不佔便宜,是一種大格局

不佔便宜,是一種大格局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這樣一句話:有便宜不佔是傻子。


有些人,甚至為了佔得一絲便宜,絞盡腦汁,費盡唇舌。


一旦佔到便宜,便開始沾沾自喜,忍不住想要更多。


這樣的人,眼中只餘那些蠅頭小利,再也看不見其他。


久而久之,眼界變得越來越窄,格局變得越來越小,人生路也將越來越難走。


01

想佔便宜的人,會吃貪便宜的虧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對深夜歸家的夫妻,開門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鑰匙,無奈之下只得花100塊錢找開鎖師傅。


2分鐘的時間,師傅就打開了門鎖,看到這一幕,女人便覺得之前談定的價格太貴,在她看來只值五十塊。


女人與開鎖師傅討價還價,不料突然聽到“哐當”一聲,打開的大門再次緊閉。


開鎖師傅帶著工具徑自離開,留下一臉呆滯的夫妻倆,夫妻倆不得不重新找人過來開鎖。


可電話打了無數個,沒有一個開鎖師傅願意過來。


最後,夫妻倆不得不花400元在賓館湊合一晚。


《你配得上這世間所有的好》中曾寫道:“想佔便宜的人,最後往往都會吃虧。”


想佔便宜的人,只看得見擺在眼前的利益,卻沒看見利益之外的利害關係和後果。


這個想佔便宜的女人只看到鎖開的容易,卻不曾想過,那可能是別人數十年如一日訓練的成果。


被利益矇蔽雙眼的她也忘了,每個人乃至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圈子,因一點小利得罪一群人,最後倒黴的還是自己。


一個總想著佔便宜的人,缺少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善於思考的腦子。


這樣的人,看不到別人的好,也無法理解別人的難,眼中只有自己的個人得失。


即便貪得一時之利,卻失了人品,也將自己未來的路越走越窄。


胡雪巖曾說:“天下沒有白佔的便宜,所有的便宜之後都是深坑。”


佔了便宜,失了人緣,滋養了僥倖之心。


當僥倖變為常態,心存僥倖之人終將親手毀掉自己的底線。


02

想佔便宜的人,毀的是自己的人生


雪峰在《禪院文集》中曾說過:“世雖有僥倖之事,斷不可存僥倖之心。”


心存僥倖之人,總是為自己佔到的一絲便宜而竊喜,卻不知,在一次次僥倖中,丟失了自己的人品和格局,也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去年,一則研究生先後逃票480次被警方刑事拘留的新聞驚呆了無數網友。


家住無錫的楊某在上海上班,每個月必須在上海和無錫兩地來回往返二十多次。


為了省錢,楊某用自己和親人的身份證各購買一張旅途兩頭的區間票,這樣每次可以節省40塊錢。


直至被抓,楊某用這樣的方式先後逃票480次,累計“節省”2萬多元。


研究生學歷,在上海的某公司擔任工程師,學歷高、收入不菲的楊某,為了佔40元的便宜,一次次觸犯法律的紅線,最終將自己送進了監獄。


當記者問他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嗎?


他回答:“知道。”


明知犯法,卻依舊一次次佔便宜。心存僥倖之人,終吞下自己種的苦果。


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最後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大好未來。


如楊某這般,心存僥倖總想佔便宜而毀了自己美好未來的人不在少數。


疫情期間,一則“上海月薪2萬男子偷快遞”的新聞衝上微博熱搜。


特殊時期,某小區所有的快遞都堆放在臨時快遞存放處。


每天經過存放處的王某心想,這麼多快遞,丟失幾件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於是先後拿走近10件快遞,價值幾千元,而研究生學歷的他,月工資2萬。


因心存僥倖,高學歷的他終淪為賊,被依法拘留。


愛因斯坦在《教育論》中寫道:“沒有僥倖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


那些你以為佔到的便宜,其實都為自己的未來埋下了禍根。


03

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最佔“便宜”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做砂石生意的老闆,與其他的同行相比,他既沒有文化,也沒有任何背景,可是他的生意卻比同行都要紅火。


有人忍不住向他詢問秘訣,老闆笑著說道:“哪有什麼秘訣,不過是每次與別人合作時,我總是隻拿小頭的分利,讓別人拿大頭罷了。”


自己微利,卻讓別人的荷包滿了,砂石老闆看似傻氣的行為,卻吸引來了無數的合作伙伴。


一份小利微不足道,卻看出了這個老闆的遠見和格局,為他換來的是更多真誠的夥伴。


那些不想佔便宜的人,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站的高度更高,眼界更寬,看的也更遠。


胡雪巖說:“世上隨便什麼事,都有兩面,這一面佔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虧。”


為人處事更是如此,佔了便宜便要有吃虧的準備,得了好處,便要加倍的回報。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這是中國人刻進骨子裡的教養。


國內疫情最困難時,日本愛知縣豐川市曾向我們捐贈過4500個口罩。


在得知豐川市物資告急時,雖然我們的物資也並不寬裕,但依然準備了5萬隻口罩回贈。


相比於口罩的多少,我們更看重的是那份守望相助的情意。


不著眼於小利,便不會斤斤計較;不斤斤計較,便更懂得有來有往。


不佔便宜,不僅是一種教養,更是我們立足世間的為人處世之道。


04

不佔便宜,是一種大格局


司馬遷說:“小事見格局,細節見人品。”


不斤斤計較是一種人品,不佔便宜更是一種大格局。


凡事總要佔一分便宜的人,目之所及皆是個人得失,


這樣的人不僅丟了人品,也失了格局。


人生如行路,眼睛不要只盯著腳下,


多抬頭看看前方的風景,心寬路自然也變得更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