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的外號為什麼叫"武球王"?只有老球迷,才懂這個梗

武磊並非不習慣右前衛,正相反他很習慣。自從埃裡克森擔任上港主教練直至他去西甲,他在上港打了整整五年右前衛。區別在於,他在上港只負責進攻,永遠遊弋在對方後衛線身前伺機高速反插,防守的任務歷任教練從不要求武磊參與,因為他們瞭解武磊天生是進球機器,讓他回半場防守那是暴殄天物,遺憾,西甲不能給予武磊這樣的男一號地位。好事還是壞事,說不清楚。兩面都有,我個人的理解是浪費了他的天才,但裡皮在上一期打馬代武磊回來時說,武磊自從去了西甲有明顯變化:踢球的強度顯著增加。

武磊的外號為什麼叫

武磊就是對抗差點,14年徐根寶還特意叫他練盤帶往前腰的方向發展,可惜後來沒堅持。不過當時在國內來說也夠用。他的盤帶其實可以,只不過在歐洲球員的對抗強度下基本上發揮不出來,身體太弱。臨門一腳還不錯,意識在中國球員裡面算非常出色的,但是歐洲球員這樣水平的一大把。給武磊的球就是要這種第一腳或第二腳就能打的,特別是直線或斜線到禁區肋部,武磊的跑位真的很好,在這個位置能讓他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處理球。他打影鋒最合適,大量的反插撕扯防線,既能拉開空間,也能給他面對大門的機會。

武磊的外號為什麼叫

武球王這個稱呼,最近一年成了一些人反諷的用詞了,這稱呼確實是中國球迷叫出來的,但不是留洋後,是前幾年叫出來的,語境是國內,不是全球,看下中超戰績,現在根本就沒第二個本土球員能跟他相提並論。球迷叫武球王一方面是武磊確實是當前獨一檔的本土球員,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調侃中國足球每況愈下,好多年都無人出村了(去年前),獨成一個結界,於是村民放棄跟國外比了。但沒想到村霸居然放棄天價薪酬出村了,於是武球王這個村霸稱呼就成暱稱了,看看村霸的在我村的戰績。

武磊的外號為什麼叫

2016年武磊在中超聯賽打進14球,射手榜並列第二,本土球員第二董學升9球射手榜並列13;2017年武磊20個球,射手榜第三,中國球員第二郜林9球,射手榜21名;2018年打進27個球,沒有一個是點球,獲得了中超金靴,往下2到16名都是外援,中國球員裡排名第二的是董學升12球並列17名。

武磊的外號為什麼叫

雙前鋒除非是能拿球的,像伊哥萊西亞斯那樣,能吸引對面絕大部分火力,武磊打影鋒才行。否則只能三前鋒。歸根到底,武磊還是自身能力不足,前鋒除了射術跑位要好,其他方面可以不精,但不能沒有。武磊的身體對抗能力、傳接球能力、背身拿球能力在西甲就相當於沒有,這對他影響太大了了。典型的表現就是隊友不給他傳球,比賽中沒有存在感。希望西班牙人能夠重新引進一個伊哥萊西亞斯那樣的人吧,也祝運氣能夠眷顧努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