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晚上服用的藥物


宜晚上服用的藥物


人體的生理變化具有生物週期性,在生物鐘的控制調節下,人體的基礎代謝、體溫變化、血糖含量、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節律性和峰谷值。機體的晝夜節律改變了藥物在體內的藥動學和藥效學,致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藥濃度、代謝和排洩等也有晝夜節律性變化。同一種藥物,同一劑量,同一規格,同一批號,同一廠家,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服用,其療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根據時辰藥理規律用藥,選擇合適的用藥時機,可以達到最小劑量、最佳療效、最小毒性,提高病人用藥效果。

本文總結了需要晚上或睡前服用的藥物,供大家參考。

一、他汀類降血脂藥

膽固醇合成酶有晝夜節律,夜間活躍,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在凌晨時最強,因此晚上或臨睡前服用他汀類藥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酯效果最佳。

二、平喘藥

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等存在生理性晝夜波動,因此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發作,此時哮喘者對乙酰膽鹼和組胺反應最為敏感。故多數平喘藥以睡前服用為最佳。如特布他林等採取晨低、夜高(早上 8 點口服 5 mg,晚 20 點服 10 mg)的給藥方法,可使該藥的血濃度晝夜保持相對穩定,以利藥物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時達較高血濃度,有效控制哮喘的發作。

哮喘患者在睡前服用長效平喘藥孟魯司特鈉一次,能有效控制夜間或凌晨的哮喘發作。

除外:氨茶鹼其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晨 7 點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三、瀉藥

睡前服用酚酞、液狀石蠟等溫和的瀉藥,用藥後 4-8h見效,次日早晨排便。

四、驅蟲藥

晚上臨睡前半小時服用阿苯達唑、甲苯達唑、左旋咪唑等驅蟲藥,可以減少食物對藥物的影響,增加藥物與蟲體的直接接觸,使蟲體失去活動能力,不能附著於腸壁上,最後因腸的蠕動,排出體外,增強療效。

五、抗組胺藥

睡前服用氯雷他定、異丙嗪、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既可以減少嗜睡、乏力、精力不集中等不良反應對生活的影響,還能讓藥物充分代謝,產生藥效,解除過敏導致的身體不適。

六、鐵劑

晚間胃酸分泌最高,有利於鐵劑的吸收,晚 20 點服用葡萄糖酸鐵、琥珀酸亞鐵等鐵劑最佳,吸收率比早上 8 點高,療效延長 3-4 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