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讓“黑名單”長出牙齒

不到長城非好漢,但到了長城在上面搞“破壞”,就讓你這輩子再也登不了“城”當不了“好漢”。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近日《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明確規定破壞長城者不但要受到行政處罰,還會被列入景區“旅遊黑名單”,終身不得再登長城。

長城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遺蹟。也正是因為長城馳名中外、享有盛譽,一直以來總有一些人在上面留其姓名、隨意刻畫甚至肆意便溺以求“名留青史”,令長城傷痕累累、苦不堪言。為解決這一問題,有關方面多采取批評教育、曝光、列入“黑名單”等方式予以懲戒。

然而,這些方式看似嚴厲,卻沒有形成足夠的威懾力,沒有阻止個別人隨意塗寫、恣意破壞的行為。以“黑名單”為例,當下包括長城在內的很多景區都設立了“黑名單”,可實際運行起來效果並不理想。原因就在於“黑名單”發揮不出應有作用。很多景區售票時根本不會查驗身份證,不去比對“黑名單”,致使“黑名單”徒具其表,形不成任何實質性的威懾。比如,今年3月,八達嶺長城開放首日便又遭遊客刻字,還被拍成視頻傳到網上。而做出這種不文明行為的人,除了受點白眼和非議,或者景區工作人員的批評教育之外,很少受到行政罰款和拘留。這種外在約束的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這些人的囂張氣焰。

“黑名單”要想切實有效、呈現威力,就要長出牙齒。《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和探索。其中提出,對刻畫、故意損壞等七類破壞文物行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對破壞文物和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限制當事人購票參觀,在八達嶺長城景區被列入“黑名單”的遊客,也會被延慶區其他旅遊景區拒之門外。這些規定顯然是對“黑名單”制度的深化和拓展,進一步提高了在長城上刻畫等不文明行為的違法成本,對意欲施害長城者傳遞出“零容忍”的鮮明信號。同時,這種具體而明確的規定也便於有關方面對違反規定者實施處罰,對試圖效尤者起到明確而有力的震懾作用。

文明是教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讓景區不再受傷,需要喚起民眾內心的文明意識,更需要像八達嶺長城這樣加強管理,讓“黑名單”制度真正硬氣起來、管用起來,讓那些不守規則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懲處,提高不文明成本,增強法治的威懾力,促使不文明旅遊行為從此“銷聲匿跡”。(許君強)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