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百病之源”!掌握這些祛溼方法,比吃藥管用


奇妙的本草 2019-03-13 08:17:08

大部分對養生關注的人對溼熱這個詞一定並不陌生。溼熱是屬於中醫判定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於溼氣入體飲食結構不當,導致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功能失調的症狀。

溼熱體制的人一般會有一些明顯的症狀,外在來說,有難以適應溼熱氣候比如夏季,或者在溼氣重、高氣溫的環境覺得煩躁身體不適。而更具體的表現是精神不振,覺得身體乏累沉重,臉上容易出油或者長痘痘,面色發黃,沒有光澤。此外,舌苔和牙齒也會發黃,而牙齦和嘴唇會發紅。大便容易秘結,小便色黃味大,體味明顯。

溼氣是“百病之源”!掌握這些祛溼方法,比吃藥管用

實際上因為飲食生活習慣,很多人都有溼熱的症狀,只是症狀的側重點不一樣。有的脾胃的問題更嚴重,有的肝臟的問題更嚴重,所以,大家都想知道有沒有對大部分人都能管用的方式來改善自己的溼熱體制呢,下面我們將告訴大家幾種常見的方法。

1、通過藥物和膳食來調理

中醫認為溼熱是一種疾病,所以擺脫溼熱的狀態,吃中藥是中醫常用的方式。中醫認為溼熱主分兩種類型,主溼則須服用滑石、薏苡仁、茅根、杏仁還有生甘草等,主熱則服用蒲公英、黃岑、紫地丁、金銀花以及黃連、野菊花等。當然藥量以及用法禁忌還是要遵醫囑,不要隨意服用。而藥膳相對緩和,適用於大部分溼熱體制的人來調理身體,例如:山藥薏苡仁粥,紅豆薏苡仁粥等,相對簡單方便,也不用擔心副作用。

溼氣是“百病之源”!掌握這些祛溼方法,比吃藥管用

2、改變飲食衛生生活習慣

熬夜傷身體,也更容易導致身體疲勞,溼氣入體,所以適時休息很重要。而病從口入,身體溼熱更多是由於飲食不注意,平時要少食辛辣,少喝酒,不要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這些都會使水溼內停或溼從外入。油膩的食物也儘量少食。這樣能夠更好的防治體內出現溼熱鬱結的情況。另外,要注意居所的衛生,避免環境溼熱而導致身體不適,更重要的是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清理由於溼熱造成的皮癬溼疹等。

溼氣是“百病之源”!掌握這些祛溼方法,比吃藥管用

3、理療排溼氣

排溼氣的另一種方法是理療,由於失眠、精神燥鬱,導致夜間睡眠效果不好,肌肉痠痛緊張,別是頸椎的肌肉部分更為不適。此時刮痧、拔罐效果最好。通過刮痧或者拔火罐等理療方式除去體內溼氣。這些都能很好的改善體內溼熱鬱結的情況,對於小便發黃還有心情煩悶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改善溼熱體質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有效果,不能稍微沒有效果就停止,這會使得本來要改善的狀況又回到原點,持之以恆,相信你會看到身體的變化。


【想免費學習中醫,或諮詢健康問題,私信回覆:中醫,即可諮詢。】

【您的諮詢與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讓我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