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一座城市醞釀一種氛圍,需要漫長歲月的沉澱,成為市民的生活習慣。

廣州的足球氛圍已經醞釀了近百年,每個年代都能結出磊磊碩果。你能夠看到20世紀初的遠東運動會、五六十年代的全運會、七八十年代的國家隊半壁江山、90年代的甲五風雲以及21世紀初期的恆大八冠王,但你應該看看廣州足球的土壤。花開花落終有時,只要廣州足球氛圍依舊、土壤還在,終究能夠再次結出累累碩果。


  • 自小耳濡目染的足球愛好

不同於目前轉播技術的方便,早在七八十年代足球賽只能到足球場觀看,拖家帶口看球成為一種傳統;隨著電視進入千家萬戶,在八十年代中後期,香港幾大電視臺開始播放英超比賽,作為最接近香港的省份,廣東人不滿足於本地足球賽事,開始利用衛星天線每週觀看英超聯賽。隨後央視轉播意甲,讓廣州人更多了一個業餘選擇。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70年代的英超直播

時間在推進,在90年代的時候,廣州家庭已經可以通過電視直播看到英超、意甲、西甲和德甲的比賽,豐富的閱讀比賽經歷讓廣州市民越來越懂球。1994年,中國職業足球的元年。廣州地區電視臺開始本地足球評論員直播解說比賽開創了先河,也開拓了廣州市民的眼界,從此廣州市民不但討論興趣,連足球技戰術都豐富起來。於是一家人排排坐看電視或者到越秀山、東較場看比賽成為全家人生活的重點,耳濡目染下,青少年逐漸融入足球氛圍,可以說在早期時候,廣州球迷對於足球的認識是遠遠高於其他城市球迷的。

  • 廣州的職業足球:毀於金元、成於金元

不知道怎麼看待廣州足球的全盛時期;是恆大的八冠王還是國家隊的半壁江山。但是對於職業足球來說,或許1996年的甲五風雲才算是廣州足球的全盛時期。當年甲A聯賽同時迎來了廣東宏遠、廣州太陽神、廣州松日三支甲A球隊,城市內的德比第一次出現在國內球迷面前。廣州球市迎來火爆時期,德比戰也逐漸蔓延火藥味,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在首屆甲A賽事中奪得聯賽第二的廣州太陽神俱樂部

那時候廣州職業足球的發展是良性的,時任廣州太陽神總經理的劉孝五回憶說:太陽神幾乎不用花一分錢,俱樂部運營的資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門票、廣告、電視轉播收入各佔三分之一。對比下筆者前文《對比曼聯與恆大的財報,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那時候的俱樂部基本實現了財政的良性循環。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由太陽神二隊組成的廣州松日也衝上甲A

但是,隨著國家振興足球的口號,各地體育局開始要求當地國企入主當地職業足球,金元足球到來改變了足球的良性循環。是的,廣州恆大隻是打破了規則,真正的金元足球早在90年代末期、20世紀初期已經來臨,各地大型國企奉命入主俱樂部,不計成本進行引援讓足球成為一門只是投入的產業。後來劉孝五感慨說:國有壟斷企業進入足球行業,行業就已經失去了公平性,民營企業不可能無止盡的投入。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廣東宏遠足球俱樂部,主教練陳亦明因為100萬元人民幣購買了馬明義、黎兵,獲得人販子綽號

於是,廣州民營企業在資本洪流中無法再支撐廣州的職業足球,廣東宏遠遠赴青島,廣州松日解散,唯一的獨苗廣州太陽神幾經易主,終於等來了民營資本大鱷廣州恆大,同樣不計成本的投入才帶來廣州足球輝煌的八冠王。毀於金元的廣州職業足球,在金元中崛起,對於廣州人而言從來不在乎職業足球怎麼運作,只要有球賽可以看、有球賽可以討論,就是最大的滿足,這是根植於本地足球文化的一種強大自信心和內涵,我只喜歡我所喜歡的,其他隨意。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廣州足球毀於金元足球,恆大又用金元足球成就廣州

  • 供不應求的足球場地

對於廣州人而言,自小耳濡目染,喜歡足球成為一種家風。當看球成為一種愛好,踢球也自然成為一種興趣。不同於國內其他城市的足球場,廣州遍佈全市的足球場一直供不應求。順應發展,廣州發佈了《廣州市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要在2020年完成全市足球場地1277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0.8塊,有條件的區達到1塊以上。這份文件由廣州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住建委、市足球協會聯合發文,其他城市的足球場地發展規劃一般由足協牽頭,但是廣州市動真格聯合所有有關部門共同下發文件證明動了真格。儘管如此,廣州的足球場地依然供不應求。在廣州市足協官網,你能下載到包括百來個足球場地的詳細信息,從預訂電話、地址等不一而足。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在廣州,能很方便的預定足球場,大部分為5人場、7人場。

  • 蓬勃發展的業餘足球

隨著廣州經濟的發展,廣州也湧入越來越多外地人前來淘金。作為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廣州的外來人口占了本地人口的37.7%。諸多外來人口的到來不僅帶來了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碰撞,還帶來了足球的交流。於是各類校友會、老鄉會、企業交流會、行業交流會之間的足球聯誼賽絡繹不絕,根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廣州經常活躍的業餘球隊超過500支,近幾年參加業餘圈子比賽的球隊更是超過一千支,而業餘球員註冊人數更是達到四五千人。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廣州舉辦的千村足球競標賽,尚且不算廣州最大的業餘足球賽事

有了豐富的業餘足球俱樂部和場地,各類型比賽也蓬勃發展。廣州市足協每年需要舉辦四千餘場業餘足球賽事,首先不論城市足球系列三人賽、五人賽、七人賽、十一人賽,以及各類型中小學聯賽,廣州千村足球競標賽更是將廣州市各個行政村納入足協競賽範疇。還有各大球迷協會、足球組織自行舉辦的各類型盃賽供業餘足球參與。球場上活躍的足球愛好者更是數不勝數。每逢週末或者下班時間,呼朋喚友在球場AA制踢上一場球賽成為常態。散客租用足球場地的費用一般為2小時六七百元,週末費用更低,對於五人場、七人場居多的業餘場地,人均不到100塊錢的消費讓更多人負擔得起自己的消費。

孤傲的足球城市廣州:當足球已經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

千村比賽的預告及預測,絲毫不亞於職業足球聯賽



低調務實的廣州人從來不愛炫耀,端午節在河涌賣力划著龍舟的可能是你身價幾億的房東,在公司寫字樓給你掃地擦桌子的阿姨可能在附近有十幾套房的拆遷戶。曾效力於廣州松日的楊鵬鋒曾經感慨說:中國足球的成績不好,廣州甚至廣東足球要有責任的。但是,廣州人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中國足球的希望,他們只是喜歡踢球,也喜歡看足球。正如白國華老師曾經評價廣州足球一樣:孤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