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提速”讓夢想“抵達”——寧馬城際鐵路上位規劃正式獲批,我市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日前,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作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重點工程之一的寧馬城際鐵路正式獲批,向啟動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消息一出,引起廣大市民熱議。公眾空前高漲的關注熱情背後,流露出搶抓重大機遇、加快同城步伐、推動城市發展的殷殷期盼。

速度重塑時空,城鐵驅動發展。作為我市舉全市之力強力推進的“一號工程”,寧馬城際鐵路正式獲批,意味著全體市民多年夙願即將“夢想成真”,寧馬兩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城化指日可待。通過城際鐵路,踏上與南京無縫對接的“直通車”,我們更有充分理由期許以此帶動馬鞍山經濟社會新一輪發展,促進產業加速轉型升級,開啟“同城生活”無限美好的精彩未來。

為發展“提速”,讓夢想“抵達”。寧馬城際鐵路,我們滿懷期待。

一線貫通雙城——寧馬同城化將駛入“快車道”

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推動城市之間軌道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共同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成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城市間聯繫紐帶的城際鐵路,憑藉高效的聯動效率,已成為拉近時空距離、放大同城效應的“黃金通道”。

作為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馬鞍山與南京地域相連、經濟相融、人緣相親、文化相通、歷史人文淵源深厚,交流合作源遠流長。近年來,我市將融入對接南京都市圈作為首要戰略,將交通運輸特別是軌道交通作為先行領域,不斷加快推進寧馬一體化發展步伐。

作為融入對接南京都市圈的標誌性項目、節點性工程,此次正式獲批的寧馬城際項目,起於南京市中華門站,向南引入馬鞍山境內,止於當塗南站,項目全長約65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約28公里。這條貫通兩市的“交通主動脈”,建成後將使兩市中心區之間的綜合旅行時間縮短至40分鐘左右,曾因“公里數”造成的“距離感”將在公交化通勤的便利中加速消弭,“同城夢”將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真切。

“寧馬城際是連接南京與馬鞍山的都市圈通勤軌道交通骨幹項目,不僅對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共建‘暢達南京都市圈’具有典型示範意義,更是推進寧馬同城化的一項標誌性工程,必將對我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推動寧馬一體化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市委副秘書長、市鐵建辦主任劉斐表示,近年來,隨著寧馬兩市交流合作的愈發緊密,同城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需求呈井噴增長態勢。寧馬城際獲批建設,將進一步拉近寧馬之間時空距離,刷新城市空間版圖,為寧馬一體化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黃金通道”,不論是對提高南京首位度,還是對推進馬鞍山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40分鐘左右綜合旅行時間的快捷,公交化運營“隨到隨走”的便利,將使寧馬兩地“同城效應”充分顯現,讓“寧馬兩市,如居一城”。“城際列車開通後,將讓‘同城生活’更加名副其實,廣大市民將更好地享受到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帶來的滿滿紅利。”劉斐信心滿滿地表示。

要素便捷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借力“跑起來”

呼嘯而至的城鐵,帶來的不僅是市民生活和出行方式的深刻改變,更將讓一輪嶄新的發展機遇“撲面而來”。

“產業一體化是寧馬一體化發展的核心環節和重要內容。作為都市圈通勤最便捷、最高效的出行方式,寧馬城際建成後,將進一步加速人員、信息、技術、資金、物質等生產要素的流動。”安工大科研處副處長、教授方大春表示,依託城鐵所產生的“同城效應”,不僅將為兩座城市之間的資源共享、人才互動、創新共建等提供更便利條件,更將有效推動區域內產業優化分工、深度交融。

方大春認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要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要讓要素快速流動和高效集聚,距離短、效率高的交通聯繫極為重要。馬鞍山可以發揮工業體系較為完備、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的優勢,積極融入南京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和要素鏈,從“背靠大樹”邁向“產業同頻”;南京的企業也可以開啟總部經濟生產組織方式,在馬鞍山設立生產基地,建立“雙方共贏”的經濟形態,實現產業一體化發展。

“以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寧馬城際鐵路建成後,將放大我市區位交通優勢,加快產業集聚速度。” 方大春說,馬鞍山市生活成本和商務成本大約是南京的一半,便利的交通將為我市帶來廣泛的合作機緣,有利於進一步優化我市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城鐵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我們要敢於並善於把握這一契機,配置優質生產要素,加快產業轉型步伐。”市委黨校經濟管理副教授沈潔認為,依託南京科技資源密集優勢,可加快我市制造業智能化轉型;與此同時,將促使農業向綠色化、休閒觀賞等方向轉型,服務業向高品質、精細化、多樣化轉型,合力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力“新基建”——為“穩增長”築牢“壓艙石”

寧馬城際鐵路既是織密都市圈通勤網的重點工程,同時也是“新基建”領域一項重要示範項目。伴隨著寧馬城際鐵路的落地實施,不僅將為“同城化”提供“強驅力”,更將為“穩增長”築牢“壓艙石”。

“加快‘新基建’規劃佈局,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力舉措,是擴大有效投資的努力方向,符合新經濟發展趨勢和高質量發展要求。” 市經濟學會會長洪紹明表示,寧馬城際鐵路獲批可謂恰逢其時,不僅將為當期“穩增長”提供重要支撐,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長期來看,更將極大提升城市軟實力和競爭力,為我市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推進寧馬一體化發展,寧馬城際鐵路成功獲批只是起點,還需要在多個維度上繼續發力,從‘交通一體化’,努力向‘功能一體化’和‘治理一體化’梯次邁進,最終讓同城‘好夢成真’。”沈潔表示。

“城鐵時代呼嘯而來,我們要在認識上先‘接軌’、觀念上先‘對接’、行動上先‘檢票’。”沈潔認為,我們既要充分認識到城鐵之“利”,更要清醒認識到城鐵之“變”。“城鐵建成後,既能更加凸顯我市區位交通優勢,為我市發展‘提神提速’,也可能形成‘虹吸效應’。我們必須切實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搶佔先機、抓住機遇,主動謀劃和迎接城鐵時代,選得準、接得住‘經濟溢出’。”

“我們要全方位提升城市競爭力,進一步彰顯城市之美、生態之美、環境之美。”洪紹明建議,我市要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同時,要在更高層次上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讓“生態福地”成為城鐵時代最迷人的景緻;此外,要以迎接城鐵時代為契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用更好的服務,更開放的理念留住客商、留住商機,讓更多的資金、項目、人才在馬鞍山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真正讓這條“黃金通道”顯現“黃金效應”。

記者 劉挺 談恆成 張令琪 黃瑩 通訊員 嶽斌 汪盛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