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我堂妹的女兒敏敏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今年5歲,特別乖巧懂事,但是讓堂妹發愁的是,平時跟家人在一起一蹦一跳的敏敏特別容易害羞,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玩。

現在眼看就要上大班了,敏敏這種懼怕社交的心理似乎越來越嚴重,只要有人敏敏就立馬縮到堂妹的身後,不敢說話不敢做出任何動作,直到那人走了之後,才出來。

平時去遊樂場只要看到人多,敏敏就拉著堂妹的衣角說要回家不想玩了,幼兒園的老師也說了,在幼兒園敏敏總是自己玩,不跟其他小朋友接觸,有什麼也不敢跟老師講。

聽了堂妹說完敏敏的這些情況,我立馬想到敏敏可能患了“兒童社交恐懼症”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什麼是兒童社交恐懼症

兒童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期情緒障礙,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其典型症狀表現為:

◆在公眾場合,比如遊樂場、商場、幼兒園等,孩子會慌張恐懼。

◆在一些人多的地方,孩子不敢和小朋友交流,說一句話吞吞吐吐講好久,極度痛苦。

◆孩子害怕見陌生人,更不願意和陌生人交談,嚴重的會把自己關在家裡,拒絕社交。

兒童社交恐懼同時會伴有軀體的一些症狀,比如口乾、出汗、心跳加速、臉紅、結巴,還有呼吸急促手腳冰涼,嚴重的會出現驚恐的表情。

堂妹的女兒敏敏很多症狀都符合這個兒童社交恐懼症,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我提醒她一定要引起重視。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為什麼孩子會得兒童社交恐懼症

1、父母教育不當

比如有的家長經常採用壓制訓斥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犯一點點錯誤就對孩子嚴加指責,對孩子的批評多於稱讚,孩子變得膽小沒有自信,做事總是小心翼翼,害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

或者有的家長從小就告誡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準去別人家玩,也不準別人來自己家玩,長期這樣,孩子便失去了社交的慾望。

2、孩子在社交中遭受過心理創傷。

比如在跟別的小朋友玩耍的過程,曾經被欺辱過;或者經常被父母當眾打罵過,心理還留下陰影。

孩子的心理創傷沒有得到修復,心理陰影會讓他在社交中因害怕不斷退縮,久了必然會被抑制。

3、人際交往能力沒有得到鍛鍊

有的孩子因父母工作忙,常年跟老人生活在一起,老人不懂引導孩子去社交,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跟別人交往,那以後在人際交往能力也很難發展起來。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孩子社交恐懼,難道就只能這樣任其發展下去嗎?還有補救的方法嗎?其實,我們可以利用系統脫敏訓練法,幫助孩子擺脫社交恐懼。

什麼是系統脫敏法

在說系統脫敏法之前,不得不說它的理論基礎——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

巴甫洛夫把狗固定住,然後在每次給狗食物的時候就搖鈴,鈴聲跟食物同時出現,然後狗就會產生唾液。

我們都知道狗只要看到食物嘴裡就會產生唾液,巴甫洛夫稱其為無條件反射;當經過搖鈴給食物訓練後,即使後來只搖鈴不給食物,狗聽到鈴聲依然會產生唾液,巴甫洛夫稱其為條件反射。

如果強化的次數越多,條件反射將會得到鞏固;如果長時間只搖鈴沒有給食物,慢慢的條件反射就會削弱,直到消失。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而系統脫敏訓練法的治療原理是對抗條件反射。

我們知道,焦慮或恐懼是一種習得行為,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比如,人群是孩子恐懼的對象,孩子一接近人群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形成條件反射。消除這種恐懼的積極辦法就是解除恐懼對象,抵制條件反射。

這就是系統脫敏訓練法。

系統脫敏法三步驟:

1、建立引發恐懼或焦慮的事件由低到高進行等級排列。

應該注意的是,每一等級的恐懼都應該能夠用全身放鬆來抵消,要不然就達不到脫敏的效果。

2、訓練患者學會完全放鬆肌肉

一般需要6-10次訓練,每次半個小時,每天1-2次,達到全身肌肉能夠迅速進入鬆弛狀態為合格。

3、進行脫敏訓練

√想象脫敏訓練:在想象的情境中進行脫敏消除恐懼。

√現實脫敏訓練:實際操作,這步是重中之重,完成了才算脫敏成功。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那我們怎麼利用系統脫敏法幫助孩子擺脫社交恐懼症

▼第一步:建立孩子的社交恐懼等級

如果有的孩子年齡較小,不能主動說出事件及恐懼值,那麼家長可以和孩子溝通,然後由家長按照孩子認為的從輕微到嚴重的程度進行排列恐懼等級。

比如:

第一等級:準備出門去遊樂場,內心不安,恐懼值為15

第二等級:去到遊樂場,看到很多小朋友,輕度恐懼,恐懼值30

第三等級:跟其他孩子打招呼,中度恐懼,恐懼值50

第四等級:跟其他孩子借玩具,高度恐懼,恐懼值70

第五等級: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極度恐懼,恐懼值100

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排列。

▼第二步:訓練孩子根據家長的指示學會完全放鬆身體

家長可以根據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採用音樂伴奏,讓孩子通過進入冥想狀態來進入放鬆的狀態。

可以孩子先閉上眼睛聽一分鐘音樂,然後家長開始緩緩道來,用引導詞積極地暗示孩子,當然,引導詞要充滿陽光、愉悅和愛。

引導詞範例如圖: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這個放鬆訓練不一定是一次到位的,需要家長耐心地配合孩子。在這期間可以要求孩子感受一下肌肉緊張和鬆弛的不同,這樣長期反覆的訓練,一直到孩子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巧使用,任意把握。

▼第三步:進行脫敏練習

1、想象脫敏訓練

讓孩子想象準備去遊樂場玩的情景,當孩子能夠想象並感到緊張便停止想象並且進入放鬆狀態,等完全放鬆了,再繼續想象,一直反覆這個過程,直到孩子對這個場景不再產生恐懼,該等級的脫敏就完成了。

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下一個等級的脫敏訓練,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訓練不要太多,最好三四個等級就夠了,以免給孩子太多壓力。

從低到高一級一級地訓練,直至完全脫敏,然後再進入現實情境脫敏環節。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2、現實脫敏訓練:

在現實脫敏訓練期間,父母的引導特別重要。

√第一等級

準備去遊樂場時,孩子如果產生恐懼心理,便引導他放鬆自己,直到不再恐懼,方可出門。

√第二等級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慢慢來到遊樂場,孩子面對那麼多小朋友,在內心恐懼的支配下,可能會緊張地握著家長的手,千萬不要甩開孩子的手。由於之前的放鬆訓練,這個時候家長的牽手和談話能讓孩子很快放鬆下來。

當孩子可以很自然很放鬆地看著其他小朋友跑來跑去的玩耍,內心不再恐懼時,脫敏也算完成了。雖然他還只是在父母的陪同下遠遠地看著而已,但是千萬不要忘了發自內心地給孩子鼓勵和認可。

√第三等級

在引導孩子跟其他孩子打招呼之前,家長可以先做好榜樣,帶頭跟其他孩子或大人打招呼,並告訴孩子,跟人打招呼是一個禮貌的行為,人與人之間就應該這樣。

如果孩子還不願意,可以進行一個小小的安排,讓朋友帶著孩子不認識的小朋友來跟你們打招呼,再鼓勵孩子回禮。等孩子接受了這樣的過程,慢慢放鬆下來,再次鼓勵孩子去跟那些遊樂場的小朋友打招呼。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第四等級

跟其他小朋友借玩具不單單是一句“晚上好”這麼簡單。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怎麼跟人家借東西,比如“能把你的玩具借給我玩一下嗎”。

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帶玩具出來,肯定會有小朋友覺得好玩,想借,可能小朋友借了還不會玩,那就可以鼓勵孩子去教小朋友怎麼玩,最好再鼓勵孩子去要回來。這一來一回的互動中,恐懼逐漸消除。

√第五等級

當到第五等級的時候,父母可以創造機會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讓孩子感受到交往的樂趣。當然,家長還是要呆在孩子身邊。可以等過了幾天,孩子習慣了,家長再慢慢地坐到不遠處的椅子上等。

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情緒不高,可以結束,改天再練習。

當然,每個等級不一定一天就能脫敏完成的,有可能一天只能完成一個脫敏,也有可能幾天才能完成一個等級脫敏,這都是很正常的,家長首先就是要有耐心和恆心,不可著急一口吃成大胖子。

孩子不與人交流,老師提醒家長,嘗試“系統脫敏法”擺脫社交恐懼

兒童社交恐懼症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一定要保持一個穩定溫和的態度,給孩子無條件的支持,只要孩子有進步就應該要及時鼓勵和肯定。

-END-

作者:小布兜媽媽,幼教工作者,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