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極簡主義最初是一種藝術風格,多見於建築與家居設計,最早起源於20世紀初的德國。目前,世界普遍公認的極簡主義創始人是

密斯·凡德羅,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主張在物品的設計層面力求精簡,其影響力延續至今。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密斯·凡德羅(德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包豪斯設計學院第三任校長

雖然極簡主義以“少”著稱,但這並不意味著極簡主義就是空洞、乏味的,在現代人類社會中,極簡主義反而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許多忠實擁躉。如今,極簡主義也演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人秉承著極簡的理念,過上了清心寡慾的生活,而且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試圖瞭解並嘗試這種生活方式。

因此,“極簡主義者”誕生了。在這群極簡主義愛好者中,有人創建了自己的網站,分享自己的極簡主義生活;也有人通過寫作,向大家展示極簡主義給自己帶來的改變。《極簡主義》這本書,就是由兩位極簡主義愛好者所共同編著,作者在書中通過自己一系列的切身經歷和感悟告訴我們: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一、極簡的物質生活

現代人為什麼會變得如此焦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太多無用的東西。我們不停地網購,不停地買各種電子產品,不停地買各種衣服,我們以為買到這些東西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快樂,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反而會使我們變得更加焦躁,更加心煩意亂,我們買再多東西也始終填補不了自己內心的空虛。

購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是轉瞬即逝的,隨之而來的,便是該如何處置這些東西的問題。

①摒棄生活中那些多餘的、無用的東西

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在《極簡主義》中,介紹了他們曾做過的一個有趣活動:打包派對。這個活動的規則是,假設你一時興起決定搬家,而你要在一天的時間內,把家中物品全部打包裝在盒子或口袋裡,包括日常用品,在之後的一個星期,你需要什麼東西就取出什麼東西。結果在一週後,瑞安家中的絕大多數物品依舊裝在盒子裡。

這個活動結果充分說明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其實都是多餘的、無用的,雖然表面上看,它們似乎都有所用途。對此,作者喬舒亞和瑞安給出的建議是:果斷處理掉這些東西。

可是捨棄這些東西看似很簡單,卻很難做到,原因是,有些物品承載了我們以往的記憶,承載了我們對親人的思念。作者喬舒亞在母親去世後,保留了她的所有遺物,為儲藏這些物品,喬舒亞還要向儲物公司定期支付高昂的存儲費。在接受極簡主義生活的一開始,他寧願支付高昂的儲存費,也什麼都不想捨棄。

某一天,喬舒亞突然意識到,他根本不需要藉助母親的遺物來記住她,就算沒有那些東西,他也能將母親銘記於心。最後,喬舒亞將母親的東西全部捐獻給了真正有需要的人。這些對他來說只能平添愁思的物品,卻給他人帶來了實際價值。喬舒亞後來在書中總結到:記憶在我們心中,而不是在物品上;放手讓我們獲得自由。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魏瑪國立包豪斯學校校長辦公室,以極簡的設計風格著稱

②極簡的物質生活可以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專注於生命中更重要的事物

我們以為買入的東西能有所用途,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可現實情況往往是,它們不僅不能物盡其用,而且在到手後,我們還會糾結於這些東西的質量、美感、舒適度等等一系列問題。最後,我們會發現,為處理這些東西,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在猶豫抉擇中,也浪費了很多時間,整個過程可以說是在徒增煩惱,並且還花費了不少金錢。

並不是每一雙鞋子都合腳,並不是每一件衣服都合身,所以,為什麼要盲目地跟隨潮流,追隨所謂的新款產品呢?

蘋果公司前CEO喬布斯就是一個極簡主義者,他的穿搭數年未變,永遠都是那套固定的裝扮。有人會認為他缺乏審美,不懂如何穿衣打扮,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同一款衣服,覺得穿得合身,穿得舒適,就一連買下好幾套,這種做法為喬布斯節省了大量時間,他不會再為挑選衣服而浪費時間,也不需要在穿衣服這件事情上投入更多精力。最主要的是,這讓他變得更加專注,他不會被沒必要的小事而分散注意力,所以,喬布斯才得以打磨出蘋果手機這樣偉大的產品。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在接受採訪時曾說:

我認識太多厲害的人,他一定是全力以赴、忘寢廢食,去完成他的夢想。我們不可能同時做兩件事,我們只有一顆心,只能一心一意去做自己要做的事。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雖然我們不能說,這種極簡主義的精神理念對喬布斯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極簡主義對喬布斯的成功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再來看當下的互聯網,人們之所以會變得焦慮,正是因為網絡媒體平臺上充斥著大量瑣碎的信息與內容,而且這些東西對你我來說大都是無用的,它們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消耗我們寶貴的時間。

但這並不意味著互聯網就是邪惡的,網絡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正如作者喬舒亞在書中寫的那樣:互聯網本身並不壞,就像糖果本身並不壞一樣,可如果全部飲食只由糖果組成,你很快就會長胖生病。

為了剋制使用互聯網的慾望,擺脫互聯網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喬舒亞切斷了家中的網絡。這種行為在我們今天看來有些不可思議,我們生活中處處都需要網絡,沒有網絡可怎麼辦?但這麼做是因為喬舒亞對自己怎麼使用網絡做好了規劃,他會到指定的地點如咖啡店和圖書館,帶著目的去上網,不會再渾渾噩噩地沉浸在無盡的消遣中。

這為喬舒亞節省了大量時間,他得以把時間留給那些真正有意義的、能使他提高的事情上,比如閱讀、寫作和思考。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喬舒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而這種良好的感覺又可以使他繼續對學習和挑戰甘之如飴。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

二、極簡的人際關係:
衡量現有人際關係,杜絕無效社交

生活不單單包括物質層面的東西,也包括我們每個人的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層面,我們也要做到極簡,儘量杜絕無效社交。《極簡主義》這本書給人際關係劃分了三個等級:首要、次要、外圍。

  1. 首要人際關係:你最親密的關係,包括你的心上人、直系親屬以及密友,他們是你人生中的主角。
  2. 次要人際關係:可能包括你的好友、精挑細選的幾個同學和同事,以及關係稍遠一點的家庭成員,他們是你人生中的配角。
  3. 外圍人際關係:可能包括你大多數的同同學、同事、鄰居、遠房親戚等,這些人是你人生中的小角色。你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被劃分到外圍人際關係當中去。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會在外圍人際關係上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作者喬舒亞和瑞恩認為,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我們應當把時間投入到更為重要的首要人際關係上。因為外圍人際關係中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最少,用比較功利一點的話來說,他們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利益,至少相對於首要和次要人際關係,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

對於這個建議,我深有體會。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會把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外圍人際關係當中去。這些人有很多,屬於見面會打招呼的那種,但都是泛泛之交,也只不過會在逛街的時候並排走在一起。當我遇到實際困難,需要切實幫助的時候,這群人往往不會伸出援手,因為你們的關係還是很疏遠,甚至不完全瞭解彼此。最後,幫助你和給你提供機會的人,通常是那些與你相處時間久,和你一起經歷過各種事情的同學或密友。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跟我們的關係越近的人,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好,有些對我們有消極影響的人,恰恰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所以,如果發現首要人際關係中的親朋好友開始自甘墮落,比如吸毒、賭博或出現暴力傾向,我們絕不能欣賞他們的行為,有時候就應該果斷地與他們道別,就此分道揚鑣,而且我們完全可以從次要人際關係中,尋找對我們有積極影響的人來代替他們。

當然,放下一段關係與建立一段新關係的過程都是極其艱難的,但我們要知道,人際關係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註定會有人不斷走出、走進我們的生活。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瑞安·尼科迪默斯

三、《極簡主義》給我帶來的一些思考

曾經有一段時間,短視頻和知識付費大火,內容的創作和傳播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碎片化時間和焦慮的概念充斥在整個媒體平臺,有人甚至擔心圖文的創作形式會因此消亡。但如今看來,並不會,因為所有迎合焦慮,迎合碎片化時間的內容產品,本質上都不能解決焦慮,解決焦慮的最好方式只有深度學習、深度閱讀這一種形式,實際上就是專注於一件事情,長時間浸入式的體驗。

我至始至終相信,圖文或是純文字的內容創作形式,永遠都不會消亡,因為好的文學就是極簡的,作者可以用寥寥數筆就描繪出各種畫面,讓讀者感覺一幕幕猶如眼前。形式上的簡單與單一,並不代表淺薄,它一定是參透了某個事物內在的規律,讓它變得簡單卻篤定。正如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弗所言:簡潔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也不僅僅是把雜亂無章的東西變少或抹掉,而是挖掘複雜性的深度。

《極簡主義》:擺脫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一切無用的事物

喬納森·艾弗與喬布斯

最後的話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本書有些雞湯,但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又挑選其中的幾個部分反覆看了幾遍,我覺得,這本書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非常有啟示意義的,因為書中的一些內容,確確實實是作者的真實經歷,書中的一些句子,飽含了作者的經驗哲學,是經得起推敲的。如果你想在這個群體普遍焦慮的時代尋求內心的平靜,那麼不妨翻開這本書,感受下極簡主義的奧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