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於線上落下帷幕


第八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於線上落下帷幕

2020年4月21日訊,本網記者從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組委會辦公室獲悉,主題為“城市交互(Urban Interactions)”的第八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以下簡稱為“深雙”)4月19日正式以“線上閉幕式”的方式落下帷幕。

本屆深雙由建築師、麻省理工學院“可感知城市實驗室”負責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著名策展人與藝術評論家法比奧·卡瓦盧奇(Fabio Cavallucci)三人擔任總策展人;由華南–都靈聯合實驗室(都靈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擔任學術策展人。展覽包含兩個板塊,即“城市之眼”和“城市升維”,展出共計140多件作品,彙集來自24個國家及地區的280多位參展人,從不同角度探討城市空間與科技創新之間不斷髮展的關係。兩大主展場選址於深圳福田高鐵站和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各區9個分展場與主展場聯動,形成遍佈全城的有機交互網絡。

2019深雙是歷屆以來跨學科範圍最廣、視野最多樣化的一屆展覽。展場內外皆真正呼應了“城市交互”這一永恆的城市主題,揭示了數字技術為城市生活所帶來的眾多影響。據統計,自2019年12月開幕以來,主展場及分展場共迎接超過25萬觀眾,舉辦講座、研討會、導覽等各類活動164場。在展場之外,本屆深雙以未來城市話題延伸發問,吸引了眾多不同學界的專家及媒體共同討論。近千篇來自國際國內專業媒體、大眾媒體及本地各大主流媒體對展覽進行了報道,引發熱烈的迴響。

線上閉幕,六大獎項頒出

第八屆深雙首次採用了線上閉幕的方式。跟隨紀錄片對展覽進行系統回顧後,總策展人卡洛·拉蒂、孟建民、法比奧·卡瓦盧奇,學術策展人博明凱(Michele Bonino),以及深雙學委會代表張宇星通過視頻發表閉幕致辭。

卡洛·拉蒂表示雖然本屆深雙沒有以我們期待的方式閉幕,但在展覽中進行的關於科技和城市的討論,對我們當下所處的危機也有著重要意義,雙年展能在這樣的困難的境地中依然能發聲傳達,令人倍感欣慰。

孟建民在視頻致辭中向支持本屆雙年展的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認為,本屆深雙辦得很有意義。雙年展是否成功,不是以展期長短來衡量的,而是以它的思想性、前瞻性、啟發性為判斷標準。從這些方面來說,這屆雙年展是有探求、有展示、也是有啟迪的。

法比奧·卡瓦盧奇則認為在這三個月裡,世界經歷了各種變化,不管出於哪種原因,他希望中國和意大利之間能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回顧這次展覽,一些作品想象了未來城市中可能出現的危機和挑戰,這是藝術和建築所獨具的遠見,也是我們需要深雙的原因之一。

博明凱提到參與本次的策展工作對於都靈理工大學而言是一個極好的契機,提供了從學術界到實際現場工作的機會。過程並不容易,但都靈理工大學始終努力推動與中國的關係和各項活動。

張宇星在致辭中提到,這次展覽的主題“城市交互”具有非常深刻的預見性——預見到我們城市有可能會走向“隔離”,所以需要更加緊密的“交互”。本屆深雙無論是從展覽內容還是展覽規模來說都是具有突破性的。

本屆深雙共為優秀參展作品及合作伙伴頒發兩大類型共六大獎項。在優秀作品類獎項中,組委會大獎“城市之眼”板塊展場設計“城市升維”板塊特別項目“九座城市,萬種未來”摘得。“城市之眼”板塊展場設計由卡洛·拉蒂建築設計事務所和都靈理工大學共同完成,為了應對福田高鐵站這個不尋常的場地,採用鋸齒形的空間佈局,配合模仿“免稅店”的視覺設計,使展場成為開放式的藝術空間,吸引公眾參與其中。

“九座城市,萬種未來”由吳巖、陳娛策劃,邀請13位不同身份的參與者想象未來城市,通過文字、聲音、裝置、場景等多維方式,展現了一組複合型的立體作品,嘗試傳遞不同的視角與信息。

四件作品獲得學術委員會大獎:袁烽的作品“遊木(目)”利用交錯盤旋的“數字潛望鏡”來感知城市;張永和及非常建築設計的透視裝置“尋找布魯內萊斯基”試圖探討看與被看的關係;王子耕的作品“製造人類”通過超現實的模型向人類發問;張之揚的“共生之城”則大膽構想城市體系,營造城市生態新邏輯。

通過歷時一個月的觀眾電話回訪及投票,五件獲得票數最多的作品被授予公眾獎:MVRDV建築規劃事務所與空中客車設計的 “城市與天空之上”構築了大膽的未來城市空中交通規劃;由陳輝、喬柳、鍾凱共同完成的“疊影入境”

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展現了多維視角下時空交織的重慶;日本建築設計師藤本壯介帶來的“似於林中”以傢俱森林的方式探索空間的尺度與邊界;王維仁、鍾宏亮、曾慶豪的“垂直肌理:密度的地景”挑選了具有20棟代表性的塔樓模型,展現緊湊變化的香港都市形態及塔樓構築的自由空間;日本先鋒音樂人池田亮司製作的“數據.矩陣 1-10”試圖奏響廣闊的數據樂章。

在支持貢獻類獎項中,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獲“傑出貢獻獎”;綠景集團、卓越集團獲“優秀合作伙伴獎”;鹽田綜合保稅區、寶安國際藝展中心、寶安橋頭社區、龍崗坂雪崗科技城、龍華觀瀾古墟、光明雲谷、大鵬新區所城、大鵬新區溪涌、前海合作區九大分展場獲得“優秀實踐獎”

閉幕式最後,深雙邀請觀眾寫下自己對深雙未來的寄望,助力啟動下一屆雙年展,共同期待在這一屆精彩且獨特的展覽之後,深雙繼續以國際、先鋒、公益的姿態與城市相連,開啟未來的無限可能。

跨越邊界,以“交互”點燃未來遐想

“城市交互”意味著一種新型的時空關係,也是本屆雙年展重要的方法論。歷經十六年時間, 本屆雙年展成為一個重要轉折點——建築、城市規劃、科技、藝術、科幻和文學等學科首次共融,形成一個實踐與想象並行、現實與虛擬重疊、當下與未來交織的綜合平臺。

“城市之眼”板塊展場位於深圳市福田高鐵站,由卡洛·拉蒂和華南-都靈聯合實驗室聯合策劃,揭示技術的變化,並促進設計對科技的回應。“城市之眼”板塊從“觀看”出發,構思歷時15個月,以“開源策展”匯聚了許多學科的觀點並最終呈現,是世界上第一個幾乎完全在現場製作的建築雙年展。“城市升維”板塊則選址於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由孟建民及法比奧·卡瓦盧奇團隊策展,團隊由知名建築師、藝術家、電影人、作家、博物館研究員等跨國、跨領域成員構成,以全新而深刻的方式以及多種維度交織之下的視角切入對未來的想象和探討。

展場不僅與城市息息相關,也與我們身處的環境、世界休慼與共。“城市即展場”是深雙一直奉行的策展理念,也始終貫穿在每一屆深雙的實踐之中。在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今天,科技在延續著彼此之間的交互。未來看似抽象,但蘊含著巨大的潛力與變化,深雙再次為深圳帶來了一場豐富且多元的討論。

九大分展場,開啟廣闊的城市實踐

位於鹽田、寶安、龍崗、龍華、前海、光明、大鵬七個區的九大分展場不僅刷新了深雙分展場的數量記錄,更探索了更為多樣與豐富的城市實踐。這些橫貫深圳東西的分展場,涵蓋了保稅區、藝術館、歷史戲臺、客家古墟、海防所城、產業基地、科學城、度假區、商廈住宅等擁有不同功能的建築空間,一系列身份交織的場所,從更加精細的維度對“城市交互”主題進行了演繹,構成了最具活力的城市體驗,在與主展場有機互補的同時成為精彩的深雙角色。

本屆深雙同時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發展和迭代的全新關係,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地區的建築設計師、藝術家們都積極地參與到展覽創作中;主展場中設置的香港和澳門城市館皆反映了灣區城市的不同文化肌理與角色。通過展覽,深雙與大灣區城市持續對話,促進彼此理解與合作,呈現開放、融合、多元、跨界的格局。

頭腦風暴會,暢想未來深雙

4月17日,為下一屆深雙主題所組織的“頭腦風暴會”於線上進行。討論會的參與者身份豐富多元,深雙組委會、深雙學術委員會、深雙策展人、參展人以及建築評論家、藝術家等嘉賓共同展開交流,各抒己見:未來的深雙會有更多跨界型的議題的討論;線上的技術與空間將會有持續的發酵與討論;主展場與分展場的關係將有更多探索……從疫情帶來的變化到雙年展共性的延續、從主題討論到運作機制,“頭腦風暴會”帶來了更為開放、更多視角下的深雙思考。

深雙學委會主席張宇星提出,下一屆的深雙需要思考城市應該如何應對緊急事件和突發事件,並思考背後的原因和機制。他期待下一屆展覽可以探索城市與自然的關係,未來城市的建構需要建立在對自然的高度尊重之上。此外,他也希望深雙未來能形成對城市、對人類共同體的深度思考,多年之後每一屆深雙的成果能形成系統的研究,進入城市規劃、城市研究、城市建築等教科書中,成為真正專業的“深雙學”。

深雙以國際性、先鋒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已經成為深圳面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品牌,與深圳共同成長與發展。從2005年到今天,深雙成為城市建築前沿領域與深圳市民兩年一次的思想聚餐,是深圳城市生活文化的重要體現。深雙不僅在全球範圍內追求前沿與創新的思考,同時在不同領域、行業乃至大眾中產生深刻的影響力,這些影響滲透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最終匯聚成深圳創新力的一部分。

2021深雙期待以全新的面貌再次與你相遇!

(劉立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