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盛汪李村

摘要: 種蔬菜,能成?潁上縣楊湖鎮汪李村,李長賀家靠著3畝大棚蔬菜,去年一年掙了4萬塊錢,一家人也摘掉了窮帽。    母親患老年痴呆,妻子身體不好,孩子還在上學,46歲的李長賀不得不留守在家,打理幾畝薄田養家餬口 ...

種蔬菜,能成?潁上縣楊湖鎮汪李村,李長賀家靠著3畝大棚蔬菜,去年一年掙了4萬塊錢,一家人也摘掉了窮帽。

  

  母親患老年痴呆,妻子身體不好,孩子還在上學,46歲的李長賀不得不留守在家,打理幾畝薄田養家餬口。近兩年,村裡鼓勵種植蔬菜,算盤撥拉好幾遍,李長賀動了心。“咋種有人教,銷路不用愁,一年下來不少掙。”

  

  汪李村位於潁河岸邊,窪地較多,多年來一直飽受內澇困擾。條件差、產業弱,村莊發展滯後。全村1078戶502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1戶717人。

  

  如何讓貧困村拔窮根?要致富,必須興產業。2016年,通過進村調研、入戶走訪、徵求意見,駐村工作隊為汪李村開出了脫貧良方——汪李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2000年前後村裡中壯年陸續外出務工,蔬菜種植面積日益萎縮。既然有基礎,再重新拾起蔬菜種植產業。

  

  有了脫貧方向,但依然面臨鄉村道路不暢、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完善基礎設施錢從哪裡來?村民心結咋破?2017年4月,中鐵四局派駐汪李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兼隊長張坤向上級申請到160萬元,打通了汪李村主要道路。與此同時,村幹部積極動員該村種糧大戶李澤龔調整結構,發展蔬菜種植,並承諾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村裡支持72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幫忙建設了100多個大棚,縣技術員定期上門指導,蔬菜種植效益很好,畝均純收益在一萬元左右。”嚐到甜頭後,去年秋季,李澤龔又流轉100多畝土地,眼下正在種植茄子、辣椒等蔬菜。

  

  看著蔬菜產業紅紅火火,在種植基地務工的村民李士東有了新打算。“我種了半輩子蔬菜,像種茄子,以前總覺得天冷受不了,過完年才能種,專家來指導說只要做好保溫措施,現在種,茄子要比之前早上市大半個月,也能打時間差賣個好價錢。”李士東說,順應市場、科學種植,今年自己也想承包幾個蔬菜大棚試試。

  

  在大戶的示範下,目前,汪李村3500畝耕地有一半以上種植蔬菜,126戶村民依靠蔬菜種植走上致富路。

  

  “依靠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和光伏扶貧收益,全村集體收入已達到11萬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07%。”汪李村黨總支書記劉家偉說,下一步,將延伸產業鏈,依託蔬菜產業發展深加工,在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產業興盛汪李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