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十月底參加腫瘤營養代謝論壇,由微生物學陳博士闡述的《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深入淺出的描述了人體微生物與健康、疾病、癌症治療及腫瘤營養干預的各種關係,個人覺得非常好,對患者有一定幫助,特分享給抗癌圈的朋友們。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人體微生物組與健康及疾病的關係

您是您和您的微生物組成的超級共生體,互惠共存!!

每個人都不是孤島,我們都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裡!!!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圖片出處:NIH HMP(http://www.hmpdacc.org)

方形框表示微生物的門/綱/屬,如圖中所示,微生物的臨床研究將有助於闡明微生物與疾病及病歷狀況之間的聯繫。

菌群和宿主之間的共生是健康或患有疾病的關鍵決定因素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腸道菌群】

  • 腸道菌群的第一次定義:

1.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

人體腸道元基因組有330萬個非冗餘的基因,大約是人自身基因的150倍

2.近1000-1300+種細菌

平均每個個體內含有160種優勢菌群,每個人的腸道菌群組成都不一樣。

----來自Natrue2010;464:59-65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 重新估計人體內的細胞及細菌數量

1.根據糞便細菌含量及結腸體積,新估算人體結腸細菌數量約為3.8的10-13次方個。

2.對紅細胞、膠質細胞、內皮細胞、皮膚成纖維細胞、血小板及骨髓細胞(共佔細胞總數約97%)進行評估,人體自身細胞約有3.0的10-13次方個。

3.一個70公斤、20-30歲、身高170cm的男性,體內細菌/自身細胞比例約為1:1

----來自CELL 2016;164:337-340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腸道菌群的分類】

少數微生物是致病性的,多數是共生的,甚至與人體互惠的,有益菌也不一定是永遠有益,健康菌平衡是關鍵!!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癌變和療法:菌群視角】

1.菌群(尤其指腸道菌群)如何為宿主系統提供微環境以促進或阻止腫瘤生成;

2.菌群在宿主生理中行駛核心作用,而生活方式、飲食和炎症等已知的腫瘤風險因素可直接影響菌群;

3.菌群在癌變中的廣泛影響及對立角色,有助於描繪微生物和宿主之間複雜而又矛盾的關係,並可能有利於有效療法的開發;

4.本綜述系統介紹菌群的促癌和抗癌作用,並強調微生物在抑制腫瘤生成中的治療潛力。

【糞便菌群多樣性提高與改善PD-1抗癌療效高度相關】

1.112名接受PD-1免疫抑制劑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的口腔和腸道菌群,緩解組/非緩解組的腸道菌群顯著不同。

2.平均無進展生存期:緩解組:232天、非緩解組:188天;

3.對其中43名患者重點研究,緩解組的瘤胃菌科細菌的α多樣性和相對丰度顯著較高,腸道細菌的功能顯著不同。

4.柔嫩梭菌(瘤胃菌科)丰度最高組,平均無進展生存期達393天,擬桿菌丰度最高組,平均無進展生存期僅188天。

5.緩解組的全身和抗腫瘤免疫均增強,且將糞菌抑制到無菌小鼠也確認類似情況。

【2017年後,癌症免疫治療,菌群的突破性進展】

1.腫瘤的發生與菌群相關,腸道菌群可調控免疫系統;

2.與細菌相關的結直腸癌中,從原發灶到轉移灶均有細菌共存;

3.在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中,菌群對基於PD-1和PDL1的免疫療法具有深刻影響。

4.小鼠糞菌移植驗證了菌群及個別菌群的免疫調節特性,菌群成為新的腫瘤預後生物標誌物及治療靶點。

5.菌群刺激抗腫瘤免疫應答的機制可能包括輔助確定免疫應答強度、通過代謝效應影響免疫系統、與腫瘤相關抗原間存在免疫交叉反應等。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腸道菌群可能會影響癌症免疫療法療效】

1.免疫開關抑制劑(PD-1)通過抑制腫瘤表明的抑制性T細胞受體開關,釋放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

2.腸道高AKK菌的檢出率與PD-1臨床應答高度相關,部分應答或穩定期患者腸道AKK菌檢出率為69%-58%,無應答或死亡患者檢出率僅34%,推測機制:AKK菌促進腸粘膜釋放IL-12,後者提高T細胞對抗腫瘤細胞。

3.腸道菌群多樣性與應答相關,高應答者腸道多樣性增高,尤其柔嫩梭和梭菌科菌群高丰度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顯著增高,而無應答者腸道多樣性低,富含擬桿菌。

4.進一步研究發現,高應答者全身CD8+T淋巴細胞水平高,同時循環血Treg細胞(骨髓源性T細胞)高水平,後者阻止TH2和TH17的細胞因子應答,且應答者腸道DC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高水平。

1.菌群可產生毒性/致癌性代謝產物,或通過引起炎症或免疫抑制,直接或間接地調控腫瘤的發生、進展和治療的療效。

2.使用抗生素可削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有些細菌能代謝抗癌藥促進腫瘤化療耐藥性,菌群多樣性和特定菌種丰度(如雙歧桿菌、AKK菌)也影響抗腫瘤療效;

3.菌群干預或可成為抗腫瘤療法,利用糞菌移植或可改善腫瘤免疫治療;

4.需考慮:如何選擇供體、潛在的致病菌傳播、合適的樣本條件和儲存、糞菌移植次數、細菌聯合類型等。

1.免疫缺陷不僅參與腫瘤的發生與進展,而且使腫瘤治療療效欠佳;

2.許多因素影響對腫瘤治療的應答,包括:腫瘤代謝特徵、HLA及IFN-Y等的表達;

3.腸道菌群影響局部腸道粘膜、引流腸繫膜淋巴結以及全身免疫系統,從而影響免疫治療的療效和毒性,而免疫系統也可反過來影響腸道菌群。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飲食、菌群與腫瘤的複雜關係】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1.研究證實了細菌多樣性及群落變化在腫瘤中的因果作用;

2.細菌可能作為癌症治療的個性化藥物;

3.益生菌在癌症治療的十字路口上,可成為藥廠的又一主要收入來源,也可作為輔助療法;

4.飲食在調節菌群中起重要作用,全球化通過對經濟、文化、教育、農業、氣候的影響重塑了全世界的飲食組成;

5.研究特定飲食對菌群組成及功能的影響,對以菌群在靶點的腫瘤治療十分關鍵。

【飲食或會影響機體乳腺微生物組,從而影響個體乳腺癌風險】

1.首次發現乳腺特異性的微生物組或會被飲食明顯影響;

2.飲食作為一種可能影響乳腺癌發生的生活因素,攝入富含糖類和加工食物的高脂肪西方飲食的女性常常患乳腺癌風險會增加,而攝入蔬菜、魚類和橄欖油組成的西方飲食的女性的患癌風險則相對較低;

3.相比良性病變組織而言,惡性的乳腺腫瘤中所含有的乳桿菌屬水平較低,這就表明,微生物菌群的失衡可能會促進乳腺癌的發生;

4.飲食能夠直接影響腸道外的微生物組,從而進一步影響乳腺健康,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些微生物或微生物所修飾的代謝產物如何影響機體的乳腺癌發病風險;

5.希望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證實在腫瘤輔助療法過程中使用益生菌、魚油或抗生素是否能夠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療結局;

【調節腸道菌群-減低腸癌風險】

飲食通過腸道菌群和相關代謝成份影響大腸癌風險;

纖維攝入增加或攝入纖維補劑能夠防範CRC產生;

運動和營養影響腸癌患者生存率的潛在免疫和菌群機制

腫瘤患者,您知道怎麼吃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營養支持》

【綜述】

基因組醫學與微生物組醫學比翼雙飛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時代一定是對共生微生物、生態營養觀、細菌疾病觀三者合理運用。如果說我們的基因不好,只是讓我們得某種病的風險升高,真的這個病要想得出來一定要有外界環境因素的打擊,生活在你的腸道里邊的這些細菌是從環境裡來的,但是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它最方便最直接地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來影響你的身體讓你得病。假如說是這麼回事的話,我們知道我們是有希望的,因為腸道菌群的結構是可以改的。把你的菌群結構再回推到健康的那樣一個狀態,而且一直讓它維持到你的基因允許你活的年齡,該怎麼吃,怎麼補,癌症患者,易癌體質,您大概明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