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記得你也曾經來過這座古鎮。終於來到這裡,站在鎮子口的石橋上,難免會想到你,想到你當時也曾經經過了這座石橋,而當時你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總之,我來到古鎮的這個傍晚,有種難以言表地胸悶和無措,還好緩緩來臨的暮色替我遮掩了這一切。你是個重度旅遊愛好者,走過很多地方。每去一個地方,你都會精心研究攻略,謀劃路線,並且這麼多年依然樂此不疲,腳步也延伸得越來越遠。而我好像並不是這樣的。我總是擺脫不掉那種如影隨形的厭倦和惶恐感,一年也懶得動一次身。那些毫無頭緒的情緒,總是像一層薄霧一樣,籠罩在我一潭死水的日常裡,也包括在諸如此時此刻陌生的環境裡。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來到這兒,也許我想要的僅僅是一種陌生感。可我知道,這就像我仍然在屋子裡,只不過是站在窗前朝外望了一眼,風在窗外吹,我在屋內抱緊雙臂。企望用古鎮來治癒心上多少年的結痂,未免是徒勞一場。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趁著天黑下來之前,在鎮子裡轉悠了一圈。羊腸小道錯綜紛亂,不知不覺就走迷了路,好在鎮子四通八達,無論繞到哪裡,總能找到一個出口。在一條小巷裡,碰見一群來古鎮寫生的女學生。畫具一應鋪排開來,嚶嚶喳喳,你打我鬧,真好。其中一個女生像極了高中生的你,齊耳的短髮,高高的鼻樑,一雙有點憂鬱的眼睛。記得你那時候也喜歡畫畫兒,只是從來沒有往專業方向上走。你都是從作業本上撕下一角,徒手就能畫出一樣來,那時你憂鬱的眼睛裡還有一種天真。不知道你現在還畫不畫呢。因為想到你,就在她們身邊多站了一會兒。注意到巷子牆上有“畫家村”三字,呆了半晌,又想笑,為什麼叫畫家村呢,是把很多畫家放在一個村子裡嗎?一群每天除了畫畫,什麼都不幹的人,彼此都可以互為知已,沒日沒夜地聊著畫畫,聊著自己愛做的事情,想必是你喜歡的調調吧。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鎮子裡隨處可見裝飾得古樸別緻的民宿,就不著急住下來了。路過這一家時,天還亮著,我用手機咔嚓一下的時候,他們祖孫二人也正透過窗戶巴巴地望著我,因為這時她們的窗外只有我。這一刻,她們是我的風景,我也成了她們的風景。雖然喜歡用拍照的方式記下一些東西,但光天化日之下總有點放不開,偷偷摸摸的靦腆著,我還是和過去一樣,太容易慌張,太害怕和陌生的目光對視了。所以在咔嚓完那一下之後,我就準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溜走。這時從門裡走出來了孩子的母親,那是一張特別特別年輕的臉,年輕到和她身後的這排古建築完全不搭,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我想那應該是一張還沒有經歷過多少生命風浪的臉吧,在這平靜地小鎮上,她像她家門前的這些洗澡花一樣,一年一年,一季一季,過著平淡卻滋潤的日子。不像你我,生活的浪潮一個接一個湧來,生命被拍打得七零八亂,只剩下行屍走肉的軀殼,每一分疲憊都被刻進了皮膚的紋路上,讓人一覽無餘。那一刻我望著她,竟望出了神。她好像洞悉了這一切,卻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她說今天家裡客滿了,要不就留我住她家。我問她,你家生意這麼好?她笑說,是啊,因為她會上網,現在客人基本都是從網上定房,於是那些會上網的家裡生意好做些,像對門那一家,因為不會上網,只能等著客人自己上門,所以生意沒有她家的好。她的坦誠和善意解開了我的防備。我們就站在這窗前聊了一會天,這是令人愉快的。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古鎮的夜晚那麼地安靜,那些商店依然彩光琉璃,琳琅滿目,河邊有人三兩來往,古鎮上的老人坐在橋邊納涼,還是我們小時候的那個樣子,竹葉蒲扇,小小的竹騰椅子,一邊是腳下的河水,一邊是熱鬧的老街。只有每隔幾米的那盞路燈提醒了我,我來到的是個旅遊景點,而並非真的走回了曾經的那些夏夜的傍晚。路過一家飲品店,裡面有你喜歡的冰鎮珍珠奶茶。要了一杯酸梅汁,想在這夜晚的橋頭坐上一會。酸梅汁是女主人調的,竟然酸得出奇,卻不願再折返了,端著酸梅汁站在河邊,對著一家精品店發呆。精品店裡熱鬧非凡,店名也很文藝:劉小姐的店。劉小姐穿著也很應景,一條古樸的藍色碎花底的祺袍,正蹲在自己門前,像個男人一樣,用電鑽鑽一隻木製的工藝音樂盒,那種專注深深吸引了我。我看不見她的臉,可我好像又把她看得一清二楚。這種專注也刺傷了我。你說人生有什麼意思呢?人只有在懷抱希望的時候才會覺得活得有意思吧,而你我的希望,你我願意為之付諸全部的專注,都是哪年哪月的事了?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住宿的地方也是我經過的地方,在老街的中心,一座叫作“瑞安居”三層小樓。前面是臨熱鬧的街,後面推窗就能看見炊煙和黛山。旅店的老闆是很熱情的夫妻倆,還特意帶我上到樓頂的露臺,上面很刻意地放置了一套喝茶的桌椅。他們告訴我燈的開關在哪裡,晚上上下樓梯要小心。他們說,晚上坐在這裡喝茶看古鎮的夜景很好看的。老闆口若懸河,聽起來是一套很有講究的說辭,看來這古鎮來來往往,都是些文青。可惜我已過了文青的年紀。到了晚上,早早就躺下了。意料之中,這個晚上我失眠了,凌晨三點鐘醒在這個陌生的小鎮裡,我聽見了雞嗚聲。四點多一點,我來到老闆推薦的這個平臺,看見了這個小鎮最早的一縷炊煙。我站在露臺上,好像才真正感覺和這個小鎮相遇了,對它有了一點膚淺的瞭解。而這瞭解,也是我自己的瞭解,只和我自己有關。有那麼一刻,我也好像瞭解了你的旅行。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你想去尋找的,一定不止是一處風景,而是另一個自己吧。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一生怎能不這樣去一次古鎮?

早上走的時候,碰見樓下正在吃早飯的老闆和老闆娘,問我要不要一起吃個早餐。老闆說,在外面隨便吃一點也要十多塊呢,這是家裡的飯菜,乾淨。我其實很想坐下來,和他們一起坐在八仙桌上,喝一大碗白米稀飯,但我還是拒絕了。拒絕他們的,是我體內的那個小孩。那樣一個小孩,我知道你也有。我們永遠拿他沒有辦法。

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也就輕描淡寫過了。我現在常常想到“老境”,不知不覺你我都從懵懂無知的少女變成中年婦女,真正傷及身體髮膚的,並不僅僅是歲月,而是些什麼呢。離開古鎮時想給你個消息,然而還是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