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是成年人

因為我是成年人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里。

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也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昨天,武漢地鐵工作人員發現一個年輕的女子坐在地上,她上前詢問,對方不說話。

工作人員輕聲安慰摸了摸他的頭,女子突然抱住她大哭。

女子自己連續加班1個月,工作做完了,不敢在家哭,怕嚇到女兒。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更何況是一個女孩子呢!

成年人的生活,就是如此。

雖然大家心裡都苦,但是白天裡都波瀾不驚照常嬉笑怒罵,其實深夜裡不知哭過幾次了。

誰不是在一邊咬牙堅持,一邊輕描淡寫發生在身上的苦與痛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有一段經典的對白:

“生活總是這麼難嗎,還是隻有孩童時是這樣?”

“總是如此。”

因為我是成年人

在真實的世界裡,大家都在為了生活,而苦苦掙扎。

不知從何時開始,成年人習慣了將情緒調成靜音,只是悶不作聲低頭朝前走。外表看起來平靜無虞,內心的洪流卻足以淹沒整個世界。

《傷城》裡,金城武問梁朝偉:酒到底有什麼好喝?

梁朝偉答道:酒的好喝,就在於它的難喝。

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

有一個詞叫 " 人生如戲 " ,年少的我,原以為就是對世事感嘆而已。

如今想想,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人生這場大戲的主人公,在各種各樣的場景裡,真誠或違心地扮演某個角色。

職場上是聽話的員工,辭職信在心裡默寫了無數遍,每天卻照舊賣力苦幹。

在家庭裡是聽話懂事的孩子,窮得叮噹響花唄都還不起,卻在爸媽打來電話的時候平靜地說自己還有錢。

在現實面前,我們或許無數次被碾壓的支離破碎,拼盡餘生都在修修補補。但是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正是在磨損,修復,重塑的過程中一次一次遇到那個全新的自己。

因為我是成年人

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風雨之後見彩虹。最好的成長,莫過於苦難的洗禮。當你能夠承受的越多,承擔的越重,你也能夠在命運面前舉重若輕,走的更遠。

走得更遠的人,都要有強大的自愈能力

這段時間因為工作的關係,已經讓自己疲憊不堪。有過矯情,有過發洩,有過想放棄。可這些消極的百分之八十不會活到第二個天亮。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知道哭泣、矯情、訴苦什麼用都沒有,人生只有賺錢、努力和吃苦不會欺騙自己。

生活沒有捷徑可走,人生在世,誰不是一邊心臟緊縮眼角帶淚,一邊不動聲色地咬牙跟上。

生活的苦難,從來不只是一次而已,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因為我是成年人

你需要磨鍊出一種強大的自愈能力,遇事和自己說,熬過去,就贏了。再不濟,就用崩潰療法,告訴自己:當事情壞的不能再壞,也就變好了。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