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虧損額超過市值的個股

豫金剛石虧損金額超過股票市值,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卻是很多垃圾股的必經之路,投資者要明白其中的數學邏輯,並注意風險。

按照一般人的思維模式,如果不細加思索,一家公司的虧損金額是不應該超過其市值的,因為市值往往高於其淨資產值,即便都虧光了也就這麼多,所以說虧損金額超過市值,需要用數學的思維思考,那就是公司還可以虧掉負債,於是就能虧損超過市值。

什麼樣的公司會出現虧損額超過市值的可能呢?其中需要有兩個關鍵要素:一是市值不能太高,如果一家公司每股淨資產只有幾毛錢,但股價卻有好幾十,這樣的公司再怎麼虧也不可能超過市值,因為它借不到那麼多錢。第二是得有大量的商譽或者其他能夠大幅計提減值的資產,抑或是有鉅額的庫存,因為如果上市公司按部就班地虧損,股價按部就班地下跌,虧損金額很難超過市值,只有大比例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等情形,才會出現上億元乃至數十億元的鉅虧。

出現虧損額超過市值的股票基本都是垃圾股或者問題股,只有在業績很差的情況下,才能讓股價降到相對較低的位置,從而降低市值。這種情況往往是公司發生虧損的第二年,第一年實質性虧損加上第二年的預計虧損,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股價降至低位,此時上市公司和投資者考慮問題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上市公司關心的問題是,第一年已經虧損了,第二年肯定也得虧損,第三年無論如何也得盈利,否則就會被暫停上市。所以第二年一定要一次虧個夠,商譽、存貨、應收賬款等等,能計提的全都計提,這樣等到第三年就能輕裝上陣,以增加扭虧為盈的概率。

所以這個關鍵的第二年,就是最有可能出現虧損額超過市值的年份,業內也管這個叫“財務大洗澡”。當然,對於豫金剛石來說,它是在一直保持盈利的時候在2019年四季度突發鉅額虧損,這或許與其被立案調查有關,這也是虧損額超過市值的第二種可能,但從數量上看,豫金剛石這樣的案例並不多見。

當一家公司曝出虧損金額超過市值時,此時這一重大利空已經反映到股價上,投資者此時再想退出已經相對困難,或者要承受巨大的投資虧損,但如果投資者能夠在早期預感到自己持有的股票存在問題,則可以先行離場。例如豫金剛石,在2019年三季度業績公佈後,其每股淨資產高達5.7971元,但是10月22日其“一”字漲停的價格也只有4.07元,而且次日直接低開低走,這4.07元的價格也成為了轉瞬即逝的高點,這個現象就非常奇怪,此時投資者需要考慮,是4.07元錯了,還是5.7971元錯了,迴避風險也成了當務之急。

所以本欄說,要防範自己的持股虧損超過股價,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警惕持股非理性下跌,如果它的股價和業績相比明顯不匹配,投資者應該有所警惕,如果股價偏低,大多數情況下股價都比業績真實,此時用腳投票一般都不會錯。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