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故事:上下其手

成語小故事:上下其手

成語:上下其手 [shàng xià qí shǒu]

這個故事出於《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

經典故事:

春秋時代,楚國軍隊攻打鄭國的城麇(jun音均),守將皇頡(jie音結)抵擋不住,被穿封戍俘虜了。可是公子圍硬是說是被他捉到的,讓穿封戍把皇頡交給他。兩個人爭持不下,就跑到伯州犁那裡去講理,請求主持公道。伯州犁說他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最好當面問俘虜。於是把皇頡帶到三個人的面前。這時伯州犁高高的舉起一隻手指著公子圍對皇頡說:“這位貴人是公子圍,是我國國君寵愛的弟弟。”然後又把手放下來指著穿封戍說:“這個人叫穿封戍,是我國的縣尹,究竟是誰捉到你的?”。

皇頡見伯州犁介紹公子圍的時候,“上其手”,話說得非常尊敬;而介紹穿封戍時,卻“下其手”,說話又不怎麼客氣,心裡明白伯州犁為了逢迎權貴,暗示他承認是被公子圍俘虜的,於是撒謊說:“我遇見公子圍就被捉住了。”

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構成“上下其手”用來說明某些人互相勾結,玩弄花招,歪曲事實,進行舞弊的罪惡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