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1注:文章很枯燥,但做學問就是這樣的,要細細的嚼。文章跟注會教材還不一樣,會更側重案例的解析,多了實踐的部分。

  一、合併現金流量表的定義:

  合併現金流量表是綜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所組成的企業集團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流入、現金流出金額及其增減變動情況的會計報表。合併現金流量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併編制。

  二、編制過程及原理

  採用與編制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利潤表相同的原理、方法和程序,在母子公司個別現金流量表的基礎上,通過編制抵銷分錄抵銷集團內部交易、投融資關係、子公司支付現金股利等業務對個別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的影響,從而編制出合併現金流量表。

  對於單體現金流量表來說,現金流量表是以其母子公司本身的的角度反映其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是以一個單體企業作為會計主體進行會計核算的結果。從整個集團來說,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和業務,必然會引起其單體公司的現金流量重複的計算。如果將各單體公司的現金流量表項目簡單相加,則包含了很多內部交易的重複因素,不能真實地反映一個集團的現金流量。

  例如:母公司在20X6年度,直接以現金投資1000萬元至子公司。在母公司的個別現金流量表中,體現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支付的現金”。子公司收到母公司的投資,在其個別現金流量表中則表現為“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如果將母子公司作為一個集團整體來看,則相當於集團內部核算單位的資金流轉,並沒有引起整個集團的現金流量的增減變動。因此,應在母子公司的單體現金流量表各項目相加的基礎上,將此筆重複因素予以抵銷,以反映其作為一個集團整體的現金流量情況。

  三、常見的合併現金流量表需要抵銷的項目

  1.企業集團內部當期以現金投資或收購股權增加的投資所產生的現金流量;

  2.企業集團內部當期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與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流量;

  3.企業集團內部以現金結算債權和債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量;

  4.企業集團內部當期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現金流量;

  5.企業集團內部處置固定資產等收回的現金淨額與購建固定資產等支付的現金的抵銷處理;

  6.其他內部交易產生的現金流量。

  四、同一控制與非同一控制的合併形式對現金流量表的不同影響

  合併日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若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則涉及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問題,若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則不涉及。在合併日後編制合併財務報表,則不論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都將涉及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問題。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併中,合併方購買的是被合併方的資產和負債。合併日之前的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上的項目和母公司無關,只有合併後產生的利潤和現金流量才屬於母公司,因此,在合併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不需要編制合併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

  對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視同被合併方在最早期已經納入合併範圍,應對期初數進行重述,對現金流量表也應同步予以重述。例:A公司與B公司同受最終控制方控制,A公司於2016年收購B公司,B公司在2016年之前成立,在編制合併報表時需要重述期初數據。因為在合併日之前沒有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抵銷的時候以資本公積替代。B公司在設立時原股東投入的現金也就相當於投入了本合併主體,所以作為本合併主體吸收外部權益性投資取得的現金處理。在合併日,按實際支付的現金對價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列入“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五、《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併財務報表》

  第四十三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增加的子公司以及業務,應當將該子公司以及業務合併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併現金流量表,同時應當對比較報表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視同合併後的報告主體自最終控制方開始控制時點起一直存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增加的子公司以及業務,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併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四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臵子公司以及業務,應當將該子公司以及業務期初至處臵日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併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準則講解2010:

  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

  本項目反映企業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所取得的現金減去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以及相關處置費用後的淨額。本項目可以根據有關科目的記錄分析填列。

  企業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是整體交易,子公司和其他營業單位可能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這樣,整體處置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的現金流量,就應以處置價款中收到現金的部分,減去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以及相關處置費用後的淨額反映。

  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如為負數,應將該金額填列至“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

  本項目反映企業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購買出價中以現金支付的部分,減去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後的淨額。本項目可以根據有關科目的記錄分析填列。

  整體購買一個單位,其結算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購買方全部以現金支付或一部分以現金支付而另一部分以實物清償。同時,企業購買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是整體交易,子公司和其他營業單位除有固定資產和存貨外,還可能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這樣,整體購買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的現金流量,就應以購買出價中以現金支付的部分減去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後的淨額反映,如為負數,應在“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反映。

  六、可供選擇的編制方法

  《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併財務報表》規定:合併現金流量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併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及其補充資料也可以根據合併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進行編制。

  從準則中可見,合併現金流量表有兩種編制方法。在實務中可以根據編制集團成員企業的情況、個人的編制習慣來編制。從實務工作中來看,對於成員企業較少,業務比較簡單的集團來說,可以選擇以單體現金流量表為基礎,抵銷內部交易的方法進行。對於成員企業較多的集團來說,選擇以合併報表為基礎來編制的方法,更容易實現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勾稽,編制效率也更高。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七、合併現金流量表和單體現金流量表的異同

  合併現流表和單體現流表存在著一些共同點,主要表現為:

  1.現金流量均分類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

  2.均應遵循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會計報表附註的勾稽關係。

  3.均需要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現金流量表附列資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情況,均需要對收到和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投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作披露。

  主要區別:

  1.單體現流表是合併現流表的基礎;

  合併現流表是以單體現流表為基礎。雖然合併現金錶的編制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單體現金流量表的基礎上進行合併抵銷,另一種方法是以合併後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編制。但兩者的基礎其實是一致的。因為第二種方法實際上相當於將重複業務已經抵銷的合併報表視同為單體報表進行編制。

  2.依據的準則不完全相同。

  單體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依據準則為《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除了遵循31號準則外,還應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併財務報表》中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的要求。

  3.會計主體不同。

  單體現金流量表反映的是母子公司單個企業法人主體的現金流量,合併現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業集團整體的現金流量。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時,視同把企業集團整體視為一個經濟意義的主體,這種主體不是法人主體。對於單體現流表來說,會計主體既是法人主體也是經濟主體。

  4.編制主體不同。

  只有企業集團中對子公司具有控股權的母公司,才是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主體。而單體的現金流量表是不管母公司還是子公司都需要單獨編制的。

  5.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應反映少數股東權益項目情況

  合併現金流量表和單體現金流量表有一個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應反映少數股東權益項目的情況。只有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才會出現這些事項。並且,也只有集團內的子公司為非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才會通過這些項目,反映子公司與少數股東之間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這也是合併現金流量表和單體現金流量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

  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少數股東對子公司增加權益性投資、依法從子公司中抽回權益性投資、子公司向其少數股東支付現金股利或利潤等,都是必須單獨反映的經濟業務。對於整個集團來說,這些經濟業務導致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影響了整個集團的現金增減變動。

  涉及少數股東權益項目的現金流量情況,均在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反映。“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投資收到的現金”、“子公司支付少數股東的股利、利潤或償付的利息”這兩個項目,反映少數股東對子公司增加權益性投資和子公司向少數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的經濟業務。此外,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也會在“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單獨反映少數股東抽回在子公司中的權益性投資的經濟業務。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八、通過簡單案例說明兩種方法下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本過程

  例:甲集團公司的母公司為甲公司,乙公司為其子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所得稅稅率25%,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甲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自然人李四以貨幣資金投資設立甲公司,實收資本500萬元。

  2.甲公司以貨幣資金100萬元投資成立乙公司。

  3.甲公司從A公司購入庫存商品1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17萬元,已全部用銀行存款支付。

  4.甲公司銷售庫存商品給乙公司,存貨成本50萬元,銷售價款6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10.2萬元,價款合計70.2萬元尚未收到。

  5.計算得出應交企業所得稅(60-50)*25%=2.5萬元。

  6.根據淨利潤提取盈餘公積0.75萬元。

  乙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甲公司以貨幣資金100萬元投資成立乙公司。

  2.從甲公司購入存貨70.2萬元,款項尚未支付。

  3.乙公司將庫存商品全部銷售給B公司,銷售價款8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13.6萬元,款項已收到。

  4.計算得出應交企業所得稅(80-60)*25%=5萬元。

  5.計算得出應交增值稅(13.6-10.2)=3.4萬元。

  6.根據淨利潤提取盈餘公積1.5萬元。

  上述經濟業務中,甲公司的2、3事項,乙公司的1、2事項,為內部交易事項,在編制合併報表時應予以考慮抵銷。

  合併抵銷前母子公司報表如下: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第一種方法:

  經分析:本項目中僅涉及兩筆內部交易,內部事項(2)不涉及實際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因此需要在合併現金流量表抵銷的事項為內部事項(1)。

  所作抵銷分錄為:

  借:投資支付的現金100

   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100

  用單體——合併——抵銷的過程見下表,附表直接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相關項目填列: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方法2:將合併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視同為單體報表,通過分析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

  調整分錄1:

  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93.6

   貸:營業收入 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13.6

  調整分錄2:

  借:營業成本 50

   存貨 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17

   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117

  調整分錄3:

  借: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 500

   貸:實收資本 500

  調整分錄4:計提企業所得稅

  借:所得稅 7.5

   貸:應交稅費 7.5

  調整分錄5:計提盈餘公積

  借:利潤分配 2.25

   貸:盈餘公積 2.25

  根據上述調整分錄,編制現金流量表如下: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總結:

  1.無論是單體現流表還是合併現流表,如果採用同一種方法來編制,結果應該是一致的。實務中,一般單體現流表都是用工作底稿法,通過編制調整分錄來編制。如果合併現流表採用第二種方法來編制,也是通過編制調整分錄的方法編制,和第一種方法的結果應該基本一致。

  2.如果集團內子公司數量較多,涉及的經濟業務比較複雜,採用第一種方法編制,相對更為準確,但也對編制人員的業務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第一種方法要求編制人員對各子公司的編制均能口徑一致,對各內部經濟業務事項統計也較為完整,在此基礎上編制出各子公司的單體現金流量表。第二種方法比較而言,會顯得略為粗略。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九、非同一控制下增加和減少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處理

  正常情況下,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無論是採用單體-彙總-抵銷的方法,還是以合併後報表作為單體報表來進行編制,只要遵循方法來做,都不會有太大的編制難度。但是,如果存在非同一控制下增加或減少子公司的情形,則存在一定的編制難度。

  1.為什麼要有“購買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和“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這兩個項目的列示?

  初學者在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時,常常會有一些困惑。假設在原合併範圍內只有A和B兩家公司,本期處置了子公司B,根據33號準則,處置子公司當期要把處置期初至處置日的子公司現金流量表納入合併範圍。在處置當期合併資產負債表上貨幣資金的期初數是A公司和B公司的合併數,而期末數中,B公司的貨幣資金已不存在,只體現了母公司單戶報表的貨幣資金數。此時,子公司處置日的貨幣資金如何在現金流量表體現?合併現金流量表的期初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金額如何銜接?

  另外,在非同一控制下,如果本期購入子公司,根據33號準則,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併現金流量表。 那麼,此時是不調整合並報表期初數的。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貨幣資金的期初數是上年的母公司的單戶報表數,而合併現金流量的期末數中包含了子公司的現金流量。那麼,子公司購買日的貨幣資金如何在現金流量表中體現?此時期初和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金額又如何銜接?

  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和“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類似於一種過渡項目,將購買子公司和處置子公司時發生的現金流量在此項目中列示,達到一種平衡現金流量表的過程,使期初和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銜接。

  2、例舉說明非同一控制下增加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基本思路

  例:甲公司2016年8月1日收購乙公司100%股權,該合併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購買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對價1000萬元,購買日乙公司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00萬元。

  為簡便起見,作如下假設:母子公司的賬面貨幣資金均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考慮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影響。購買日乙公司的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一致,母子公司的會計政策一致。應付賬款的增加均為經營性應付賬款。財務費用的發生均為利息支出。管理費用均為付現費用。本期固定資產均未計提折舊。母子公司的合併抵銷直接抵銷長投和未分配利潤,未考慮權益法對子公司淨利潤的調整。

  母子公司的資產負債簡表及利潤表簡表見下表:

  資產負債簡表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利潤表簡表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分析:

  第一步:對“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項目進行分析及編制調整分錄:

  根據現金流量表“取得子公司與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的概念,甲公司購買子公司的實際現金付出為:

  購買子公司出價1000

  減:子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600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400

  我們需要通過各科目的變動驗證這個結果。在合併數中,資產負債各科目本期增加數、其中母公司本期增加數、子公司本期增加數及歸屬於購買日前的資產負債項目變動數整理如下表。對於歸屬於購買日前的資產負債表科目的變動,不應該作為影響本期現金流量變動的因素,但應通過“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予以歸集。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可以用這個分錄來表示:

  借:應收賬款 200

   存貨 400

   固定資產 1900

   貸:應付賬款 100

   長期借款 2000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 400

  第二步:編制除影響“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外的其他現金流量的調整分錄:

  (1)調整應收賬款及營業收入的變動

  借:應收賬款 200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5400

  貸:營業收入 5600

  (2)調整營業成本、存貨及應付賬款的變動

  借:營業成本 4000

   存貨 500

   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4100

   應付賬款 400

  (3)調整本期增加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1300

   貸: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1300

  (4)調整長期借款變動

  借:借款收到的現金 1000

   貸:長期借款 1000

  (5)調整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300

  貸: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300

  (6)調整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 400

   貸: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400

  第三步,根據上述分錄編制現金流量簡表及附列資料項目如下: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1.本案例是採用了將合併後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作為單體報表來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應注意的是,在非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中,應使用“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作為一個過渡項目。子公司購買日前的資產負債項目,不應作為當期的現金流量項目進行調整,但應在“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中予以歸集。對於購買日後的資產負債項目的變動,應在當期現金流量表項目中予以調整。

  2、如果採用先編制單體現金流量表後抵銷的方法進行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在非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中,對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應編制購買日至報告日期間的現金流量表作為編制基礎。同時將子公司購買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的調整項目予以反映。

  3、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在編制合併報表時,會涉及到公允價值的調整、合併商譽、少數股東損益的計算、少數股東權益的確認等特殊事項,但這些事項都不會對合並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3、例舉說明非同一控制下處置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基本思路

  根據33號準則,處置子公司當期要把處置期初至處置日的子公司現金流量表納入合併範圍。對於處置日子公司賬面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通過“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科目予以過渡,反映企業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所取得的現金減去子公司或其他營業單位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以及相關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如為負數,應將該金額填列至“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

  例:甲公司2016年8月31日處置乙公司100%股權,甲公司和乙公司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處置時甲公司收到銀行存款1500萬元,處置日乙公司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0萬元,處置時甲公司確認投資收益1000萬元。

  為簡便起見,作如下假設:本次處置不存在處置費用。母子公司的賬面貨幣資金均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考慮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影響。母子公司的會計政策一致。應付賬款的增加均為經營性應付賬款。財務費用的發生均為利息支出。管理費用均為付現費用。本期固定資產均未計提折舊。母子公司的資產負債簡表及利潤表簡表見下表: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非同一控制下處置子公司,期末不編合併資產負債表,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併利潤表,並將該子公司期初到處置日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併現金流量表。

  分析:

  第一步:對“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項目進行分析及編制調整分錄:

  根據現金流量表“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的概念,甲公司處置子公司的實際現金流入為:

  處置子公司現金流入 1500

  減:子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200

   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 1300

  我們需要通過各科目的變動驗證這個結果。在合併數中,資產負債各科目本期增加數、其中母公司本期增加數、子公司本期增加數及處置日子公司的資產負債項目變動數整理如下表。對於歸屬於處置日前的資產負債表科目的變動,影響了本期現金流量變動,應納入合併範圍。對處置日子公司的賬面資產負債科目的金額,應通過“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予以歸集。

  第三步,根據上述分錄編制現金流量簡表及附列資料項目如下:

  驗證:本期貨幣資金的合併數的變動額為-900萬元,現金流量表主表編制結果與此一致。在間接法調整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主表一致。

  對非同一控制下處置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總結:

  1.本案例是採用了將合併後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作為單體報表來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應注意的是,在非一控制下處置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中,應使用“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作為一個過渡項目。子公司處置日前的資產負債項目,作為當期的現金流量項目進行調整,子公司處置日時點的資產負債項目,在“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中予以歸集。

  2、如果採用先編制單體現金流量表後抵銷的方法進行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在非同一控制下處置子公司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中,對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應編制期初至處置日期間的現金流量表作為編制基礎。同時將子公司購買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的調整項目予以反映。

  3、現金流量表的主表各項目中,除了各活動項目的現金流量淨額和匯兌損益產生的現金流量變動項目外,其他項目都不應該出現負數的。因此,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淨額如為負數,應將該金額填列至“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

  4、對於附表的編制,只需要將母子公司本期發生的項目變動都列示進來。這一點與非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不同,在取得子公司的合併現流表的附表編制中,應剔除因合併的原因導致的存貨、應收、應付項目等資產、負債項目的變動。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4、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支付對價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列報

  例1:A公司和B公司分別為C公司控制下的兩家子公司,A公司於2016年8月1日自母公司處取得B公司100%的股權,合併後B公司仍然維持獨立法人資格繼續經營。

  例2:A公司以一項賬面價值300萬元的固定資產和一項賬面價值為300萬元的無形資產為對價取得同一集團內另一家企業B公司100%的股權。

  上述兩項經濟行為,由於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之間,因此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

  1)同一控制下合併的經濟本質: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中,參與合併的企業在合併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同一控制的合併,相當於是兩個或多個參與合併企業的所有者權益進行重新整合,從最終控制方的角度來看,該類企業合併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會造成構成企業集團整體的經濟利益流入和流出,最終控制方在合併前後實際控制的經濟資源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其交易事項不能作為出售或購買來處理。通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是指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合併。

  2)合併現金流量表的包含內容

  因為視同合併後的主體在以前期間一直存在,在編制合併日的合併現金流量表時,應包含合併方及被合併方自合併當期期初至合併日產生的現金流量。對其內部交易產生的現金流量,按照合併財務報表準則規定的有關原則進行抵銷。

  3)與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業務的不同點

  與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業務不同的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併,本質上是兩個獨立的企業或業務的整合,合併後主體視同在以前期間一直存在,母公司在合併日即應編制包括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利潤表、合併現金流量表在內的全套合併財務報表。這是與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業務的不同點。另外,與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業務不同的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的現金流量表編制,不會涉及到“取得子公司和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項目。

  這是因為,同一控制下合併中,被合併方的現金流量表自最早期間開始已經納入合併報表範圍,而不是合併日新納入的。合併日支付現金對價,在合併報表層面相當於借記資本公積,貸記現金,視同對權益持有者的分配。在發生同一控制下合併時,在合併方的合併報表層面,需要視同該項合併在最早期間的期初就已經完成,合併後形成的投資架構在最早期間期初即已存在並一直延續至今,也就是被合併方的各項資產、負債並不是在合併日才開始納入合併報表的,而是在最早期間就已經納入了。因此,在合併日不會體現為資產的增加,而僅僅體現為由於合併對價的支付而減少合併淨資產。這種行為,符合了現金流量表準則中對籌資活動的定義:“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併業務,則符合了現金流量表準則中對投資活動的定義:“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範圍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因此,應將其合併對價支付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在“取得子公司和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淨額”項目中反映。

  4)同一控制下合併業務現金流量的列示

  由於合併日支付的合併現金對價在合併報表層面並不是伴隨著長期資產和投資的同步增加,而是體現為權益的減少,所以合併日支付的合併現金對價不是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而是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在單體報表上,合併方所支付的對價款列入“投資支付的現金”,而在合併日只能將所支付的對價款作為“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列示。

  反之,如果處置子公司股權,其收到的價款,在單體報表中體現為“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在合併報表中在“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列示。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十一、不喪失控制權下期末處置子公司部分股權情形下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編制

  這部分主要涉及的內容有:交叉持股的抵銷、不喪失控制權下子公司仍然納入合併範圍時的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中少數股權權益的列示等。

  例:甲集團公司的母公司為甲公司,乙公司為其子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所得稅稅率25%,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2014年:

  甲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自然人李四以貨幣資金投資設立甲公司,實收資本500萬元。

  2.甲公司以貨幣資金100萬元投資成立乙公司。

  3.甲公司從A公司購入庫存商品1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17萬元,已全部用銀行存款支付。

  4.甲公司銷售庫存商品給乙公司,存貨成本50萬元,銷售價款6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10.2萬元,價款合計70.2萬元尚未收到。

  5.計算得出應交企業所得稅(60-50)*25%=2.5萬元。

  6.根據淨利潤提取盈餘公積0.75萬元。

  乙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甲公司以貨幣資金100萬元投資成立乙公司。

  2.從甲公司購入存貨70.2萬元,款項尚未支付。

  3.乙公司將庫存商品全部銷售給B公司,銷售價款8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13.6萬元,款項已收到。

  4.計算得出應交企業所得稅(80-60)*25%=5萬元。

  5.計算得出應交增值稅(13.6-10.2)=3.4萬元。

  6.根據淨利潤提取盈餘公積1.5萬元。

  2015年:

  甲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收回乙公司所欠貨款70.20萬元。

  2.甲公司繳納企業所得稅2.5萬元。

  3.經股東會批准向投資者分配現金股利2萬元,並以銀行存款支付。

  4.將持有的乙公司的20%股份出售給丙公司,取得價款40萬元,確認投資收益20萬元,仍然對乙公司保持控制權。

  5.計算得出應交企業所得稅20*25%=5萬元。

  6.根據淨利潤提取盈餘公積1.5萬元。

  乙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

  1.乙公司歸還甲公司貨款70.2萬元。

  2.用銀行存款支付管理人員工資10萬元。

  3.用銀行存款繳納上年應交稅費8.4萬元。

  4.支付貨幣資金70萬元從自然人李四處購入甲公司10%股權,由於不具有重大影響,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核算。

  5.本年利潤總額-10萬元,應交企業所得稅0萬元。

  6.未計提盈餘公積。

  雙方公司的單體報表如下:(單位:萬元)

  2015年編制合併報表抵銷分錄如下:

  1.將剩餘股權80%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投資收益 28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15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7

  2.抵銷母公司長投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借:實收資本 100

   盈餘公積 1.5

   年初未分配利潤 13.5

   未分配利潤 -1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4

   少數股東權益 21

  3.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利潤分配

  借:投資收益 -8

   少數股東損益 -2

   年初未分配利潤 13.5

   貸:年末未分配利潤 3.5

  4.抵銷交叉持股

  借:庫存股 7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70

  合併現金流量表抵銷分錄為:

  借: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70

   貸:投資支付的現金 70

  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70.2

   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70.2

  借: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投資收到的現金)40

   貸: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 40

  根據上述調整分錄,編制合併報表如下:

  說明:

  1.在合併財務報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權後,母公司仍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納入母公司合併財務報表。從合併報表角度來看,因為作為一個整體,不存在長期股權投資和子公司的概念,因此,應將投資收益予以抵銷。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取得的價款(或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淨資產的差額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餘額不足衝減的,應當調整留存收益。

  本例中,第1筆合併抵銷分錄其實可以拆分為4筆分錄:

  1)將上年成本法轉權益法所作的分錄結轉至本年:

  借:長期股權投資 15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15

  2)本年處置20%投資後,剩餘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借:投資收益 8

   貸:長期股權投資 8

  3)合併報表角度下將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後,本期處置20%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23萬元(115*20%)。而個別報表角度下,處置長投轉出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20萬元,因此在合併報表層面補充轉出長投3萬元。

  借:投資收益 3

  貸:長期股權投資 3

  4)處置長投時取得的價款40萬元與處置長投應應享有的子公司淨資產的份額23萬元的差額17萬元計入資本公積,並將投資收益予以抵銷。

  借:投資收益 17

   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7

  2.本案例採用的是合併財務報表準則中的第一種方法,即先編制單體現金流量表再作抵銷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

  3.本例中,甲公司出售乙公司20%股權收到轉讓款40萬元,甲公司的個別報表層面體現為“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而在合併報表層面,因為不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所以也就不存在“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甲公司轉讓股權後,子公司的其他少數股東用40萬元出資,相當於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投資收到的現金。因此在合併報表層面,將“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予以抵銷,增加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投資收到的現金)。

  4.乙公司購買甲公司20%股權,形成交叉持股。在子公司單體報表角度來看,屬於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而在合併報表層面來看,不存在投資活動,相當於將自然人李四的投資予以返還,因此應增加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列示於“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同時將“投資支付的現金”予以抵銷。

  5.對子公司分配給少數股東的股利,則應在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中的“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中的的“其中:子公司支付少數股東的股利、利潤或償付的利息”單獨列示。如果子公司的少數股東依法抽回在子公司中的權益性投資,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應在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中的“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反映!


完整版: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系列專題3/4)

有任何財稅問題,歡迎大家關注久思財稅找思思互動交流答疑。

  由於本號無法鑑別所有轉載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著作權人發現本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通知我們,本號將及時處理。 凡未註明久思財稅原創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