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很多朋友都知道,自近代以来,我国因屡遭列强入侵,文物大量流失欧美。

但真要算收藏中国文物的数量,日本其实并不输于欧美,毕竟这个国家自隋唐以来,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国内1000多博物馆中几乎都有收藏我国文物,数量大约几十万件,而且藏品质量颇高。

今天就细数一下听说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一.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唐朝的御用级镶嵌乐器,现收藏于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此物堪称神器,一般琵琶都是四弦,而它则是传世唯一一件五弦琵琶,为绝世孤品,价值不可估量。

更加以唐代细腻的螺钿镶嵌技巧,让其艺术水准更显大唐辉煌。

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进行镶嵌的工艺。

明《髹饰录》有云:螺钿,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二.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是一种非常漂亮的瓷器,它在黑釉中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和不断闪烁的,变幻莫测的彩色光晕。

《古陶瓷识鉴讲义》有云:闽中建窑有今人所谓曜变盏一式,冠绝等论,如日食月食之曜环。

日本史书《君台观左右帐》也提到: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

可见,曜变天目碗是建盏的一种,并在中日历史上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目前此碗全世界也就三件,而且全在日本。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三.汉倭奴国王金印

此金印呈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0.9厘米,通体高2.2厘米,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

它是东汉初年的物件,当时日本列岛遣使朝觐东汉皇帝,光武帝嘉许其远来恭敬之情,授以金印,赐名以倭。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这一枚金印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研究价值,因此成为了日本的国宝。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四.潇湘卧游图

《潇湘卧游图》为南宋时期经典的文人画作,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潇湘,指我国潇水和湘水并汇的洞庭湖流域,此地烟雨蒙蒙,景色轻灵别致,宛如人间仙境。

作《潇湘卧游图》,以晕染手法模糊山峦轮廓,将界限融入轻雾之中,制造出一派空灵飘渺之仙境美景,完美表现了潇湘的神韵。

南开大学美学博士王鹤评价云:此画中群山连绵不绝,其景其情令人感叹。

可惜满清覆亡之前,《潇湘卧游图》流入了日本。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五.丧乱贴

《丧乱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其内容十分悲痛。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晋书》记载,当时:及慕容儁攻段龛于青州,诏使羡救之。儁将王腾、赵盘寇琅琊、鄄城,北境骚动。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王羲之祖坟被一刨再刨,而自己却不能前往整修,遂写此札,抒发郁闷,在《丧乱帖》中一片哀呼,反倒成就了这情感充沛饱满的名作。

其上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中国唐代时期,现代一般认为是谴唐使带过去的。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六.观音猿鹤图

《观音猿鹤图》是南宋时期由牧溪法师所画的禅宗作品,现属国宝级文物,收藏于京都大德寺。

此人是我国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一位画家,日本及欧美的学者在出版的有关中国绘画史的记载,或画家评论中,一致予以极高的评价。

日本古籍《松斋梅谱》评牧溪云: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

此画则是他极有名的禅机绘画。

观音,猿和鹤的并置,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却分别代表了慈悲,生命与清旷,色相轮回,鹤唳猿啸,在三者的照应中,似有无穷生机,又似有无穷的寂寞……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七.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现藏于京都泉屋博古馆。

此物造型为虎与人相抱,立意奇特。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

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

中国学者将其称作为“虎食人卣”,而日本学者则将其定名为“乳虎卣”,因为中国学者认为,人与虎不是共存的,而日本学者则认为人和老虎很和谐,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卣,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酒器。

《三国演义》:秬鬯(赏赐给功臣的酒)一卣,圭瓒副焉。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八.无准师范像

《无准师范像》是南宋时期的无准师范禅师肖像画,国宝级文物,现藏于京都东福寺。

无准师范,被誉为“南宋佛教界泰斗”,在茶文化传播日本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禅宗词典》记载: 师贫,无剃发之资,时人常以“乌头子”称之。

此画也确实地表现出了这位大师随意洒脱的不羁妆容,不经意间传达出了禅师智慧风趣的风范,是宋代肖像画的代表作。

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画,也无一幅能出其右。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九.红白芙蓉图

此画为南宋画家李迪绘制的绢本设色画,共二幅,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其画面采用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细致入微地表现出芙蓉花瓣层层叠叠的细腻质感。

总得来说,构思新奇、主题鲜明、描绘生动、笔墨精妙和手法多样的风格,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觉。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老师评云:《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

这两幅画本为圆明园的藏品,后来流落海外,最终入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被日本抢走的10大国宝,中国早晚拿回来!

十.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是西魏经书,现收藏于京都知恩院。

这卷经书来头极大,它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

此卷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实有不可思议之妙。

其翻译家为竺佛念,《高僧传》还记载了他翻译之事:后续出《胎经》、《中阴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远近白黑莫不叹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