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法治保障 黨建引領——南昌縣探路縣域治理現代化


科技賦能 法治保障 黨建引領——南昌縣探路縣域治理現代化

消費日報網訊 郡縣治,天下安。近年來,南昌縣積極探路縣域治理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積極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效完善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

讓科技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在南昌縣澄碧湖東南角,澄碧湖一類智慧公廁(服務站)被綠植環繞,白色的牆面非常乾淨。記者走進廁所的大門,在正前方的牆上掛著一臺智能人臉識別系統。系統上有"請您注視這裡""三秒自動出紙"等字樣。距離智能人臉識別系統1米遠的正前方,有一塊黃色識別區。記者站在黃色識別區,等待差不多3秒後,機器便"吐"出了80釐米長的衛生紙。

南昌縣城管局副局長丁長明向記者介紹,目前南昌縣大力推進智慧公廁建設,對城區內13座公廁分別安裝紅外感知設備、環境監測傳感器、人流量統計終端、物聯網關、智能水電系統、室外攝像頭等智能終端設備,實現公廁智慧化管理,給老百姓如廁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智慧公廁'主要是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解決了傳統廁所服務過程中有關異味控制、節水節能、人性化服務等方面的問題,實現了對公廁的精細化管理,提升公廁日常管理維護效率。"丁長明說,"我們將公廁的相關信息導入'智慧公廁雲''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中,群眾可以通過"智慧公廁雲"微信小程序,在手機上就能瞭解城區內公廁的地理位置、繁忙程度等信息。"

圍繞智慧治理,南昌縣全力推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平安等"智慧南昌縣"平臺投入使用,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目前,該平臺建設已完成總工程進度90%。

與此同時,南昌縣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方式,讓疫情之下的城市管理井然有序。市民宅家期間,南昌縣積極協調各大企業、商家、商超搭建"線上銷售+無接觸配送"平臺,"線上菜籃子"讓居民安心宅家,支援抗疫。

讓法治增添城市文明底色

"在疫情期間和房東說提前解除合同,要求退還押金4500元,但房東不肯,我們該怎麼辦?"近日,網友青梅君在"法治新昌南"微信公眾號中問道。短短五分鐘就有四位律師給出專業答覆。

為拓寬普法渠道,提升法治宣傳力度,南昌縣堅持法律服務"不打烊"。通過已開通的 "法治新昌南" 微信公眾號、"法治新昌南" 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和"法治新昌南"普法抖音號,南昌縣積極開展免費線上預約、諮詢、辦理業務以及免費觀看短視頻,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普法宣傳。目前普法抖音累計瀏覽量突破300萬次播發,點贊量14.9萬次,粉絲量1.4萬人。"法治新昌南"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累計超20萬名群眾登錄平臺。

近年來,南昌縣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切入點,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主攻點,不斷提升新時代政法工作現代化水平。深入開展打擊"套路貸"等新型違法犯罪、打擊傳銷"百日會戰"等系列專項行動。截至今年2月底,該縣共打掉惡勢力集團以上犯罪組織12個,偵辦涉黑涉惡刑事案件241起,刑事拘留586人,抓捕涉黑涉惡網上逃犯177人,查封、凍結、扣押各類涉案財物共計1.8億餘元;成立全省首個打傳教育基地,排查搗毀傳銷窩點1482處,查處傳銷人員4912人;出臺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組建企業法律服務團,以法治保障企業健康發展;深入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擴大農村"法律明白人"隊伍至38300餘人;全面啟動民商事、執行案件全國跨域立案,推行執行流程集約化模式,執結案件同比上升33.89%,"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

讓黨建成為基層治理"金鑰匙"

"通過'民情連心橋',每週三下午固定安排鎮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走訪。訪貧問苦,宣傳政策,收集訴求,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創新工作方式的一張名片。"見到南昌縣三江鎮民情辦幹部塗傳永時,他正忙著同該鎮水管站技術人員一道去維修村民反映的一條老舊水渠。

"民情連心橋"是南昌縣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項重要舉措。2017年起,南昌縣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探索實施"民情連心橋"工作。截至目前,該縣共受理群眾各類問題9328個,已經交辦解決8762個。

2019年底,為全面推動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民情連心橋"優化升級,整合成立民情連心橋服務中心,搭建"多網合一"的智能指揮平臺,並引入"吹哨報到"機制,變以往的"屬地管理"為"責任到人"。該縣20個鄉鎮(街道、管委會)被劃成20個片區,38個具有執法、管理、服務職能的縣直部門和駐縣單位,分別指派一名班子成員和一名辦事幹部,就本部門(單位)責任範圍之事進行對接。責任幹部不能向下交辦,或者叫同事代辦,必須本人親自到場處理問題。此外,縣委還會組織對責任幹部和責任單位解決問題效果進行打分,結果會被運用到全縣年終高質量發展考核中。

除了搭建城區治理新平臺外,南昌縣還通過紮實推動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深入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等方式,切實提升基層組織力。南昌縣通過縣級領導掛點指導,按照"一個組織一個對策"的要求,制定方案,採取配齊配強班子、完善制度機制、發展集體經濟、加強教育培訓、夯實基礎保障等方式完成了26個村、3個社區(居委會)、3個非公經濟組織和1個社會組織的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胡雪萍 高林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