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修身、治家、立業的人生感悟

曾國藩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 。出生普通耕讀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修身、治家、立業的人生感悟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修身、治家、立業的人生感悟


1、“用功就像挖井,與其挖好多井卻都不出水,哪裡比得上守住一口井,力求挖出水來,用之不竭呢?”。

2、追求學業之精,別無他法,只有專注而已。

3、諺語“藝多不養身”,說的就是不專注。

4、一本書沒有圈點完畢絕不要去看別的書,東翻西閱,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5、夜不出門:曠工疲神,切戒切戒。

6、臣對君,子對父,只應該稱揚善美不可談論其過錯;只要給親人講明道理,不可以議論細節,吹毛求疵。

7、學經就專守一經,學史就專熟一代。

8、“善良的人即使不和我交往,我也要努力和他結交;不善良的人即使對我沒有惡意,我也要努力拒絕。”,一生的成敗都和朋友賢良與否息息相關,不可以不謹慎。

9、兄弟和睦,就算是窮苦小戶人家也一定能興旺,兄弟不和,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一定會衰敗。

10、凡事都以專為貴,求學拜師不專一,那麼受益也不會多深。結交朋友不專一,就會博愛而無所親附。心有所專注,再博覽群書來擴展見識。無所專注,就會見異思遷,變來變去,那是萬萬不可的。

11、通曉一藝就會通曉多藝,通曉於藝,就會通曉於道。

12、德行,學業一同進步,家產就會與日俱增,至於功名富貴之事,都是命中註定,絲毫不能自己做主。

16、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17、凡是一個家族中“勤”,“敬”二字能守得住幾份,沒有不興旺的;要是一分都沒有,沒有不衰敗的 。

18、我認為讀書不求強記,這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19、但凡富貴功名,都是命中註定,一半在人力,一半在於天命。只有學做聖賢,全部是由自己做主,和天命沒有什麼關係。

20、古人說“勤勞就會生出善心,放浪就會生出亂念。”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