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最近有在看《王阳明和明末儒学》这本书,其中有提到王阳明的

“万物一体论”,感觉很有意思。(这本书造句很多地方有些接近于文言文造句,造成有些地方看不懂,或是不能理解里面的深意。)

关于“万物一体”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如果把抛开肉体不看的话,他的心灵/思想/精神,都可以是,或者本来就是无限大的,他可以包含整个宇宙所有的物质,所有的道理,而达到万物一体……汗,只能理解到这里了。

我个人的感受是,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肉体都抛开不看,单独看他的心灵或者是思想,那本质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说每个人都是有同样潜力的。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每个人的不同现实呢?

当然讨论的范围可以很大:如出身,文化,起点,机会,甚至是运气等不同。同时现实中也有太多的白手起家,富二代惨败的案列。把讨论的范围再缩小一下,把所有外在的因素都抛开,用“同一类型”的人群来分析的话,那是什么造成了每个人的不同现实呢?具体用哪一类型的人群来分析,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情况了。

综上,分析后,我个人认为:为什么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社会现实呢?是“信心的不同造成的。因为最起码的是,最初所有人都有美好的梦想,都想追求高贵的生活,都想给孩子带来好的文化和生活的起点,虽然大家都面对类似环境,人的信心却不尽相同,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社会现实。有些人从始至终面对生活都是自信的,而有些人逐渐向现实妥协,随波逐流了。

加油吧,信心

人与人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