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文學特徵—考研筆記15

進入十九世紀,出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條主線。簡述浪漫主義文學特徵是一道基礎題,大題論述題裡關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考題很常見,不少高校曾考過。這裡先看看簡述題。

浪漫主義文學特徵—考研筆記15


簡答題答案版本一:

“第一,強烈的主觀性。基於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對理想的渴望,浪漫主義作家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和表現主觀理想。他們反對古典主義的唯理主義,強調創作自由,表現自我的奔放、直露的個人情感和描寫想象中的自由、平等、幸福、和諧的理想社會。第二,崇尚大自然。對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工業城市的煙霧的厭惡使得浪漫主義作家激情山水,描繪和歌頌大自然的純樸、恬靜、遼闊和奇特,以自然界的清新、和諧與城市的汙濁和物慾橫流相對照,以表達作家對現實社會的煙霧的厭惡和對真善美的嚮往。第三,重視民間文學和民族文化傳統。第四,追求離奇情節、異域色彩,喜歡用極度誇張、強烈對照等藝術表現手法。”

簡答題答案版本二:

“浪漫主義一詞來源於中世紀各國用拉丁文演變的方言所寫的浪漫傳奇,即英雄史詩、騎士傳奇、騎士抒情詩。其文學特徵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方面,強烈的主觀抒情性,這是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第二方面,極力歌頌大自然,重視民間文學。第三方面,追求離奇的情節和強烈的藝術效果,多用誇張和對比手法,尤其是美與醜的對比。第四方面,憂鬱感傷是其主調,憂鬱成為世紀病。”

簡答題答案版本三:

“浪漫主義文學特徵有四個。第一,偏重表現作家的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這種主觀性是浪漫主義文學最本質的特徵。第二,著力描繪自然景物,歌頌大自然,大自然的意象成為重要的情感載體。第三,重視中世紀民間文學。第四,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

簡答題答案版本四: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在各國發展不一,但仍具備一些共同特點,可以歸結為: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個人感情;讚美大自然,反對都市文明;重視民間文學,反對古典主義;發揮想象,運用誇張,追求離奇情節,塑造非凡人物等。”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歐洲正處於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浪漫主義產生源於對工業革命負面影響的反思。所以浪漫主義文學表現了強烈的主觀性以及對大自然的歌頌。版本三和版本四都是本科教材上的描述,那麼與眾不同的版本二應該被排除。版本一的內容較為豐富,更為理想,但畢竟是一道簡單題,版本三和版本四也未嘗不可。系統不接受大段文字複製,看官們自取所喜吧。

文史知識浩瀚如煙,難以周全,請諸位察之;文中如有差錯,請來函指正,願與同道中人共同進步。考研之路多艱辛,但是我們要抱著戰必勝的決心堅持走下去。希望備考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同學們,共享歷年真題,考研路上有個伴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