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大家知道什么是薛定谔的点胶吗?就是在你拆开手机之前,并不能确认手机的SoC是否点胶,只有拆开的那一刻你才会看到,各有50%的几率。如果点胶了,那么不好意思,你的这台手机失去了保修的资格,如果没点胶呢?恭喜你,你将获得两台新手机。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这种薛定谔的点胶还称之为“赌机”,听起来是不是很刺激?事情的起因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为大家梳理一下。

数码博主楼斌在魅族16s的拆解视频中提到,魅族16s的SoC没有封胶。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但随后,魅族care官方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魅族Care官方否认了魅族16s 的Soc 没有点胶的传言,称换用了“富乐8023新型胶水”。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按照魅族官方的说法,这种新型胶水是半透明的状态,使得主板的观感更美观。随后,黄章也在魅族社区表示,魅族不会偷工减料,拆开发现没点胶就赔你两台!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在官方发了声明之后,楼斌直接焊下SoC回应魅族Care官方。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他的结论是视频里已经非常明显的看出这台魅族16s的SoC是没有任何封胶措施的。他还表示这台手机是从官网购买的零售版,非媒体机。随后双方的调查结果出炉,魅族工程师现场确认XYZONE手中这部16s属于产线生产中极个别封胶漏点的情况,属于特例个案,并且赔偿了两台魅族16s,随后魅族官方还去工厂拍摄了16s的SoC点胶过程。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魅族官方证明了没有点胶的SoC属于个例,并且会进行赔偿,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吗?并没有。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随后有博主爆出小米9也一样没有封胶。其实小米之前也被爆出过类似的问题。在2014年,IT华少称小米手机4的芯片没有进行“点胶”处理,所以认定其“做工粗糙”,不如华为的荣耀6。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随后小米回应,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点胶并不是必须要做的步骤。只有当一台设备的结构设计有问题时,在跌落试验中发生芯片锡球开裂的情况才需要进行点胶处理。小米同时指出,点胶会有很多麻烦,如果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在跌落试验中能够合格,就没有点胶的必要了。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总结来看,小米方面认为点胶工艺更多是用来打补丁,并非用了点胶的产品就更好。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明白了?魅族认为点胶必不可少并称16s没有点胶的产品是个例。而小米则是认为点胶不是必要的步骤,只要内部设计合理,在跌落试验中合格就完全没必要点胶。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而中兴方面也是同样的观点,在当时中兴的产品经理还写了篇《点不点胶,是个伪命题》一文阐释自己关于点胶的观点。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那么,点胶的用处是什么呢?我们也查阅了资料:

在早期的电子制造中并没有这样的步骤,但当BGA封装流行起来之后,芯片是通过底部密密麻麻的引脚和电路板连接,这种连接非常脆弱,不但害怕震动、弯折,即使是稍微严重一点的冷热温度变化,都可能会造成芯片针脚脱焊,引发设备故障。

因此,随着芯片针脚密度越来越高、芯片面积越来越大,点胶逐渐成了保护电路板的重要工艺,在其他工艺水平等同的条件下,点胶会显著提升产品可靠性与寿命。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点胶可以使芯片与外界隔绝,起到防水防尘等作用,而且点胶之后的芯片更牢固,在跌落时,焊接开裂和芯片损坏的几率降低。

当然,点胶也有坏处,那就是不易维修。以iPhone为例,一旦主板发生故障无法进行元器件维修,只能整体更换,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与点胶有关,这就是点胶造成了售后成本显著提升的例子。一旦产品质量不可控,售后成本就会暴涨,所以在具体工艺选择上,是让产品更稳固还是更易于维修,多数厂商会根据产品的故障率,仔细权衡制造成本与售后成本的平衡之后做出选择。

手机封胶疑云,五年争议仍未定

其实封不封胶还是要看产品的设计本身。如果产品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不封胶也不会对质量产生影响,那么不封胶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设计之初就是要封胶的,但是产品没有封胶,就成为了品控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