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桂林狗肉吃狗肉

最近狗肉一詞又大火了一把,起因是傳聞農業部不讓吃狗肉了,一時間網絡開炸,凡提狗肉就\\火,好生熱鬧!這段時間本人也關心這事,後來聽農業部相關人解釋,不把狗列入牲畜範圍,並不代表不讓人吃狗肉!本人這才長舒一口氣!因為我喜歡吃狗肉,並有一手做狗肉絕活,深知享食之法。今天我說說吃狗肉這檔子事。

我是廣西人。一提起吃狗肉大家首先想起的是玉林狗肉節!其實論吃狗肉,無論味道,還是吃狗歷史,都非我大桂林莫屬!桂林人好客,有老朋友自遠方來,便召待狗肉,為的是更加深朋友關係!自我孩提時記事開始,桂林話便把朋友稱之為狗肉,上溯何時起,我沒考證,能否追至靳軻刺秦時的出處:仗義多為屠狗輩,本人不得而知。桂林人朋友互稱狗肉,於是便按關係深淺,分為狗肉,老狗肉,鐵狗,血狗!血狗是那種兩肋插刀關係了!朋友來了,也就是狗肉來了,招待以狗肉,吃完情意更深,新朋友變成老朋友,老朋友更鐵更血更夠朋友了!所以席間常提的一句話,就是狗肉吃狗肉,吃了狗肉更狗肉!呵呵!何等豪氣!這句話也成了桂林千古絕對!桂林有十二個縣,烹狗有四種做法,黃燜,水煮,白切,脆皮,四味各有千秋,但最聞名的是靈川縣黃燜做法!桂林有句老話,好狗不過靈川!說的是再好的狗也被靈川人吃了!再一種說法就是:出了靈川縣狗肉就不好吃了!其實靈川距桂林只十三公里,如今城市已連成片,你在桂林市區吃的狗肉,便是靈川做法的狗肉。

我之所以會做狗肉,是七十年代初我知青插隊在靈川,在農村,但凡重要聚會,必吃狗肉,狗肉溫補,當地有句老話是,吃狗肉賣被窩,也是雙關語,一說是寧可賣掉被窩受凍,也要吃狗肉,二是吃了狗肉身發熱不用蓋被窩了,可見靈川人對狗肉的理解至深!靈川吃狗肉先分色,按優劣分之為一黃,二白,三花,四黑,市場上你買狗,黑狗就會每斤便宜二,三塊!再講狗齡,有道是斤雞六狗,吃六個月大的狗最合適不過了!這點現在稍有改變,通常變成吃一年齡左右的了。宰殺好的狗,先用稻香將皮燻黃,再將‘狗肉切成塊塊見皮的,佐以砂姜,八角,草果,胡椒。桂皮…若干種香料,長短火烹之…(過程恕我留一手)靈川狗肉吃時皮脆肉爛,香氣襲人,佐以桂林腐乳,味至更醇,吃時

按食之順序,添加酸菜,米粉,保證吃得你香汗淋漓欲罷不能!別說你一介俗人,聞了狗肉香,神仙也跳牆!

關於吃狗,本人這樣看,吃與不吃,並非關係到是否愛狗,食狗自古皆有,食狗的並非不愛狗,狗原本與豬牛羊無異,要說與人關係,牛和馬為人當牛做馬,比狗更有用,且不帶狂犬病,食之也無人指擇,食狗又何妨。本人雖食狗也為狗嗚不平,狗與人原本最為親近,怎麼在中國成語中就沒有一個褒義的!有次我和狗肉吃狗肉,見鄰桌一幫人模狗樣的狐朋狗友,搜盡狼心狗肺,想找一個關於狗的好成語,狗崽子的一個沒有!唉!正合了我們靈川那句老話:狗肉好吃名聲醜!

說說桂林狗肉吃狗肉


(本人正告,偽愛狗人士勿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