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破冰行動》作為緝毒題材刑偵懸疑電視劇,其故事和人物具有一定可看性。看過《破冰行動》宣發和演員陣容後,相信包括我在內的部分觀眾,對該劇的期待不止於“具有一定可看性”。

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王勁松、大風廠長蔡成功和達康書記吳剛老師主演的《破冰行動》,對標作品如果不是掃毒版《人民的名義》的話,讓人大叫可惜。攢局,特別是攢刑偵的局,在當下影視生態環境和審查機制下,不是容易的。

攢的好局是能力是幸運是感謝,攢不好就像梁老師唱的那樣:“所有遺憾的都不是未來,所有愛最後都難免逃不過傷害”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對標得有參照,以下從真實案例、人設和故事分析《破冰行動》攢局的能力:

真實案例

編劇周梅森寫《人民的名義》時,參考了大量的真實案例。他大風廠股權糾紛的原型,趙德漢案件參考的原型是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此外他還將河北省北戴河區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的案例混在一起,搭起了《人民的名義》基本的故事架構。

《破冰行動》參考的真實案例是2013年我國公安機關在廣東陸豐發動的“雷霆掃毒”戰役,規模史無前例,搗毀的特大販毒團伙18個,搗毀制度工廠77個,繳獲冰毒2.9噸、製毒原料23噸。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雷霆掃毒”成果是巨大甚至是空前的,創造了歷史之最。02年山東史上最大的冰毒案告破,繳獲冰毒22公斤;13年長沙最大的毒品案告破,繳獲冰毒268公斤;13年南昌破獲全省有史以來販賣冰毒最大案件,繳獲冰毒13公斤。這些數據在“雷霆掃毒”繳獲的2.9噸冰毒面前是渣的存在。

過去,全國製冰毒最嚴重的地區就是陸豐(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冰毒銷量出自這裡),陸豐最嚴重就是商賈,商賈最嚴重的就是博社村,它是三甲地區,制、販毒的第一大毒村。是“生意做不做,關鍵看博社”的標杆村,甚至是陸豐制、販毒的第一堡壘村。

《破冰行動》中,塔寨的原型即博社村,塔寨村主任林耀東原型即原廣東省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原支部書記蔡東家。故事原型中有意思的點是,博社村的支部書記是博社村村民製毒販毒的最大保護傘。仔細體會一下,大天朝最最低層的聘用制幹部居然成了該地區最大的保護傘,憑的是什麼?地勢複雜。什麼叫地勢複雜?這跟當地的經濟和政治環境有問題。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村支書不能一手遮天,但錢能。蔡東家是汕尾市人大代表,具有行賄的天然優勢。正是因為蔡東家的個人能力,使得博社村的保護傘一層層擴大加厚。如果不是這樣,博社村怎麼可能成為三甲地區甚至是全國第一大毒村。

圍繞在蔡東家周圍的保護傘,當然必須是當地的權利機構,“雷霆掃毒”是過程也是結果,通過掃毒將當地保護傘連根拔起,才是去毒的最佳手段。

《破冰行動》的改編如果按照“拔毒”的思路,從掃毒切到貪腐,重點在貪腐,那麼挖出來的彩蛋就大了,可能因為審查問題,或者其它原因,該劇的講述角度沒有在貪腐上下多大筆墨,而是講的以破案為主的緝毒故事。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從緝毒的角度講故事不是不可以,它依然可以根據真實事件進行二度創作。既然放棄了主打貪腐的路子,講述販毒分子如何牛逼或是猖狂總是可以的。要知道1999年陸豐“三甲地區”因制販毒犯罪嚴重,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毒品重點整治地區,嚴打都不好使,反反覆覆,十多年過去了,陸豐的“毒帽”幾乎成了當地的影子。

在這片影子中,可不僅僅是販毒了,倒賣槍支、黃、賭、槍戰群毆等,五毒俱全。從緝毒角度講故事,能把真實事件中的這些“毒”的效果帶出來,通過影視化處理,做出發人深省的思想內涵,也不浪費真實事件這麼好的題材的。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破冰行動》的故事講述:

故事講述

看過《警察故事》《門徒》、《毒戰》、《掃毒》等系列港片的觀眾,再看《破冰行動》,其故事講述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幸運也是遺憾。在中國影視劇市場,經典的緝毒販毒影視劇還是以港片為代表,《破冰行動》敘事靠近港片敘事風格,內容講述的又是主要發生在內地的販毒事件,用經典港式敘事能講好故事嗎?從收視率和口碑證明可以。問題是,故事是故事,真實事件是真實事件,故事化的真實事件又是另外一回事。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破冰行動》在講好故事的同時,也浪費了“雷霆行動”這麼好的一個真實事件。畢竟“雷霆行動”是大陸故事,且是大陸警方行動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待考證),如此大的行動,是用港片敘事,走小人物的命運線能帶出來真實事件中“大”的重量嗎?單靠故事人物李飛(黃景瑜飾)甚至林勝武(趙煊飾)這種角色,能串聯起什麼?

這些人物的經驗和手法能帶出來什麼來呢?要知道經典港片,故事講述毒品相關的,毒品肯定不是關鍵,這些港片帶出來的是毒品背後的悲情/英雄人物,主打人物,所以這些港片可以用小人物作為主要人物,帶出的故事接地氣,牽動人心。

《破冰行動》放著“雷霆行動”這麼大的題材做雞肋,選擇港片敘事的手法講故事,故事講述的沒問題,真實事件的震撼性難以體現。舉個例子,你抱著二十斤炸藥包去炸碉堡,到了碉堡跟前,卻選擇用身體堵碉堡的槍眼,悲壯是悲壯了些,效果卻是捨近求遠,浪費了炸藥包和戰友們的犧牲掩護。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也是因為角度問題,影響到了《破冰行動》的人物塑造。以《人民的名義》為例,除了黃毛的戲讓人反感以外,其它人物,特別是反派人物,你都會認為這個人物的人設是讓人相信的,人物目的和犯罪理由是成立的可信服的。具體例子就詳述了,祁同偉在自殺的時候都有人為他流淚,可見其人物塑造是有多成功。

回到《破冰行動》,我們看劇中塔寨的保護傘馬雲波。馬雲波人物完成度較高,本人剛正不阿,唯一的軟肋是替自己擋了子彈的妻子。也是因為馬雲波妻子需要用毒品緩解傷痛,才讓馬雲波被林耀東挾制。如此完整的人物,讓觀眾對他又愛又恨,沒有人懷疑這是劇作上的成功。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馬雲波其實是個悲劇英雄,觀眾甚至可以原諒他下的罪孽。

《破冰行動》不能封神劇的原因:真實原型中國第一毒村的影響


一部劇,特別是刑偵緝毒題材的劇,緝毒警察和毒販之間是天然是貓鼠關係,貓跟老鼠同流合汙允不允許,答案是允許的。《破冰行動》既然是根據“雷霆行動”改編而成,講的是緝毒故事,你塑造了弧光人物馬雲波挺好,我們就當是看《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丑了,然後你再塑造一個李飛和趙嘉良(任達華飾)一對兒父子關係也挺好,顯得故事悲情又悲壯,你再來個李維民和李飛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也挺好,顯得人物關係豐富立體,突出了這麼多人物關係,為的是啥?不就是通過這些人物關係帶出“雷霆行動”嘛。編劇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人物上,這是戰術性勝利也是戰略性失誤,最後的結果人物沒有帶出“雷霆行動”的影響,證明是敗筆。這樣的敗筆,導致劇中最複雜的人物蔡永強(唐旭飾)哭笑不得,蔡永強不是主角,只是功能性副線人物,他才是當時真實緝毒警察生存現狀(演員唐旭也貢獻了《破冰行動》教科書級別的演技,比劇中所謂老戲骨演的好)。

該劇有故事性而無故事,看著就像編的,特別是劇中從頭到尾的閃回,還有無所不能卻啥都不能幹成的護士陳珂,閃回是用來湊集數嗎?陳珂這個人物真的這麼重要嗎?如果一個小護士這麼重要?故事幹脆護士緝毒豈不是更有戲劇張力。

其實如果故事真按照港式敘事走,拋去真實事件會把故事講得更好看。話說回來,“雷霆行動”的關鍵和出名的地方是啥——史上最大!這個概念沒帶出來,故事和人物挖掘方向不靠向這個“最大”的元素,那麼真的是難成經典,對標《人民的名義》還得走好遠的路,事實上,路已經走完,剩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