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股骨頭壞死患者收好這份“秋涼養生三字經”

白露已過,雨水漸少,天氣漸涼,氣候日漸乾燥。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

尤其是股骨頭壞死患者並不適合“秋凍”,裸露在外的膝關節尤其容易“受傷”。

那麼,天氣逐漸轉涼,股骨頭壞死患者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鄭州市管城中醫院副院長、骨傷科首席專家王長勇將秋天養生三字經,送給大家!

天氣漸涼,股骨頭壞死患者收好這份“秋涼養生三字經”

“勿露身”

白露節氣是氣候轉涼的開始。古語說:“白露身勿露”,告誡人們白露時節氣溫轉涼,不能袒胸露體。

“撤涼蓆”

夜晚睡覺要撤掉涼蓆、關好窗戶,防寒溼侵襲出現關節痠痛沉重,應注意腹部保暖。

“多泡腳”

從白露起,可堅持每晚泡腳;尤其是下肢發亮的股骨頭壞死患者。

水要沒過腳腕,溫度在40℃以下為宜,時間在15~2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

“常搓耳”

日常可以經常搓耳朵和腰部,至微微發熱為宜。

腎開竅於耳,經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補腎、養生方法。

“少辛辣”

天氣漸涼,股骨頭壞死患者收好這份“秋涼養生三字經”

秋宜收不宜散,入秋後要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

“重睡眠”

秋冬之季養生,應注重陰之收藏。早臥早起,正是白露節氣主要的睡眠養生之道。建議每晚9點-11點休息,爭取在11點-1點入睡。

“要養情”

秋季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或煩躁,或傷感,從而引起憂鬱、悲傷。

股骨頭壞死患者要重視調攝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寧,心平氣和,以減緩情緒對病情的影響。

秋天是保護腸胃的關鍵時期,每天早上空腹胃虛,喝上一大碗熱粥,不但讓腸胃得到滋養,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還能補充營養,為一天的工作養精蓄銳。

秋天喝碗養人粥

●玉米棒渣粥

「玉米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黃金主食」,其中所含的「全能營養」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食用。

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溼、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等功能,立秋後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於延緩衰老。

●南瓜粥

經過一個夏天的日照和生長,現在的南瓜正是營養最佳的時候。南瓜粥屬溫性,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天氣漸涼,股骨頭壞死患者收好這份“秋涼養生三字經”

●紅薯粥

紅薯與粳米同煮,早上喝對高血壓患者非常有好處。

●黑芝麻粥

秋天容易便秘,而黑芝麻潤燥的功效非常好。做的時候,可以把黑芝麻稍微研磨一下,再與大米同煮,口感更醇厚。

●紅棗糯米粥

大棗、糯米同煮,再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溼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對食慾不振、慢性腸炎的人更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