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待著,刷手機,該怎麼辦?


很正常的,誰都經歷過這樣的日子。

接下來我說的這些可能會戳中你內心比較隱秘柔軟的地方,或許會適度引起不適,但相信你會有能夠改變自己的收穫。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的時間都被手機綁架,甚至感覺精力都被掏空了?

我花了很長時間琢磨這事。回答有點長,希望你花十二分鐘慢慢看完,試著去感受和思考。


提前透支自己的人生體會後的空虛

我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爸媽經常騙我的“你還小,爸媽壓歲錢給你收起來,等你長大知道該怎麼花錢了就給你”

雖然是在坑我吧,但“長大了就懂怎麼花錢了”的儀式感,讓我對成長這個事充滿了期盼,每天都掰著手指等我爸媽 flag 倒的那一天。

那時我知道,我成年後的人生體會就是“財富觀”。

那,啥又叫透支自己的人生體會呢?

不管你多年輕,許多體會現在不用等,不用盼,一臺手機就給你安排明明白白。

比如黃賭毒,在自我覺察度還配不上時,就能提前追求性慾、金錢、刺激感。

比如血腥暴力遊戲,在自控力不成熟的階段,就能提前感受血腥、人性黑暗面。

甚至躺在家裡刷一整天抖音快手,看肥皂劇,也是在將你潛意識的怠惰與散漫提前透支出來。

每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待著,刷手機,該怎麼辦?

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的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板。”——《約翰·克里斯多夫》羅曼·羅蘭

人生過早過快的接觸到強刺激,會導致你對人生整體的想法和思維都發生改變。

如果你在遊戲中體會到看誰不爽隨時掄槍殺人的快感,又怎麼會對傻逼上司同事心平氣和。如果你在X贏家商城的賭博中金幣一袋袋地往賬戶充,又怎麼會踏實安穩的幹一份慢工拿一份細活的錢。

包括現在許多年輕人二十出頭就想著想退休,其實正是透支了人生體會的體現。

每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待著,刷手機,該怎麼辦?

我一直覺得,如果在20歲最年輕最富創造力時,被各種強刺激的東西提高了生活的閾值,感覺前途無可期,這是很可怕的事。

就像電影,你先在種子網站看了個480p的槍版,那再去電影院看1280p正版高清也沒啥味了。


注意力被過度耗散後的不專注

每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待著,刷手機,該怎麼辦?

信息不斷地爆炸,時間仍自顧自的穩定向前,那麼信息在營銷的是什麼東西呢?

沒錯,是你的注意力

李笑來也說過“注意力是你這個年代所擁有的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正因為它很貴,所以許多商業巨頭,都在想方設法爭搶,收割你的注意力。

每次打開手機裡的抖音,頭條,微博,我就很明顯的感受到像那種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大姐們“大爺看看我,大爺來這逛啊!”的那種賣力勁兒。

這誰頂得住啊?

信息氾濫讓人的持續專注力普遍下降了。微軟曾經做過一個調查,2000年人們的持續專注力還有12秒,2015年只有8秒了。那2019怕不是隻有5秒了。

但真正能夠讓你的大腦汲取到營養的,都是需要高度且長時間專注的事,比如讀書。

現在,這種注意力都被打碎,分給手機裡的其他APP,或者養眼的網紅直播了。

我之前也是個注意力很分散的人,做什麼事情都集中不了。轉折是認識了一個很nice的心理諮詢師,他推薦了我看了一本行為決策學的書,《不做正常的傻瓜》

真的是一本讓人一看就懂的書,經濟學結合行為,讓我重新理解了注意力。這本書我看了以後對我提升很大,差點因為書名錯過一本好書……

如果你也有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很推薦你去看下這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