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相机的“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概念

简单介绍一下相机的“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概念

以D700为例,尼康对焦模式通常有M(手动)、S(单次自动)、C(连续伺服)等对焦模式:AF区域模式通常有单点对焦、动态区域(又分为9点、21点、51点、3D追踪)、自动区域等。如果不认真研究和实践应用一般人容易搞混。

1、对焦模式就是你选择用手动或者机器来对焦

“对焦模式”的M(手动)其实就是只能你自己转动对焦环对焦;

“对焦模式”的S(单次自动),就是按下快门键或AF-ON键,焦点就一次性锁定了,一直持续到松开按键才结束;

“对焦模式”的C(连续伺服),就是按下快门键或AF-ON键,焦点会一直不停地对焦。

2、AF区域模式就是你的对焦点在哪里的问题

3、“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的组合

M(手动)无论对应哪一种“AF区域模式”都无所谓,靠你的手眼能力。

S(单次自动)对应的“AF区域模式”为单点对焦、动态区域(又分为9点、21点、51点、3D追踪)都一样,就对在你选的那个单点上;对应的“AF区域模式”为自动区域时一般会出现一堆对焦点,全自动普通数码机一般采用之,但是单反如果有自动脸部侦测(人脸识别),这在有些场合是很有用的也很方便,比如新闻记者抢拍,T台拍摄,街拍等等。

C(连续伺服)对应单点对焦区域就是相机自动连续不停地对焦在你在51个对焦点选中的那个点上;对应于动态区域(9点、21点、51点)对焦区域不是一个单点了,而是一些点组成的区域,只要对象在这个区域里面都能连续不停地对上焦,9点适合大一点的对象如赛车或较近的单人等,21点适合体积中等的对象如几个人,51点适合小而密集的对象如一群人或一群飞鸟等;3D追踪自动区域一般适合色彩和反差都很突出的对象,低端单反效果不佳,实用性不爽;对应在自动区域的话,类似傻瓜操作,对焦速度不快,效果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