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管理頭銜,卻帶不動人?資歷,不代表領導能力!


有了管理頭銜,卻帶不動人?資歷,不代表領導能力!

某天一位年輕主管向我提了一個好問題,讓我深思許久。他的問題大概是這樣的:「我知道培育組織人才對公司基業長青來說很重要,我也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但這都是以企業競爭力的角度來看領導力的必要性!」

「但領導力到底是什麼?對我這樣的年輕管理者來說,學習領導力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又到底有什麼好處?」

關於領導力到底是什麼,一直以來都是管理的主流問題,成千上萬的學術研究與書籍都不斷闡述、討論這個話題。我看待領導力的想法是:

「能影響他人,獲得他人支持,讓人們願意追隨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關於「學習領導力對個人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我更願意理解為「為什麼主管需要培養領導能力?」從個人發展的視角來看,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1、專業能力讓你晉升管理職位,但不代表你具備領導能力

員工最希望的是上司能成為一個好教練,像是提供一對一談話,給予具有建設性的反饋,這些項目都與領導能力相關。

擔任管理者多年,我得出一個想法,大部分的離職員工其實想離開的不是公司,而是自己的直屬主管。因此,當員工在離職申請書上寫著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沒有說出口的是,上司才是真正促使他們離開的人。下屬跟隨一個缺乏領導力的上司,在工作中得不到認可與尊重,最終只能選擇離去。作為一個缺乏領導力的管理者,將不定期地面臨流失優秀人才的風險,即便是面對留下來的人,也很可能得不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同與信任。

2、領導力就是與人相處的能力,到哪都適用

發展一個人的領導才能,通常磨練的是傾聽溝通、同理他人、提問反饋、覺察專注等軟性技能,以得到人們的信任和尊重。這是到哪都用得到的能力,並不侷限於企業管理,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比如說家庭教育、人際互動、溝通說服等情景都適用。

《哈佛商業評論》分享過一個實驗計劃。他們團隊將傳授給大公司經理人的領導原則,以相同內容教導給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發現不到十歲的孩子也能理解這些內容,而且還有孩子能進行反思,將這些原則運用於父母身上。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傳授領導技巧,永遠不嫌早,也就是說,學習領導力其實跟你是不是管理者沒有關係,甚至愈早開始愈好。

3、權利不足以帶動人!想讓員工自動自發完成績效,領導力是關鍵

許多人常以為只要主管做久了,領導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因而誤解只要累計頭銜和地位,伴隨而來的權威就足以有效的進行管理工作,驅使團隊小夥伴願意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

不過,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因為連最重視命令與服從的軍隊,都認為權利不足以帶領他人順利完成任務,總是再三強調領導力的重要性。

缺乏領導力的指揮官會先指責他人,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錯;而那些展現領導特質的指揮官,則先將責任歸於自己,並尋求下次如何能做好的回饋,獲得成員的信任。軍隊重視領導力的價值觀,往往也讓這些軍官退役後都能順利轉任企業,成為商界優秀的領導人。

所以,領導力其實與職位權利無關,不管你在哪一個位置,都可以把握機會發展自己的領導才能。無論是公司或軍隊、學校或家庭、主管或下屬、年輕或年長。只要有合作的地方,就需要領導力,你都可以在各個領域與層次發揮領導力,影響他人,共同解決問題、完成目標,讓人人都覺得有所貢獻,並充分發揮潛能。

引述《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它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領導力。你會發現,學習領導力,其實在學習人性的情感聯繫,磨鍊與他人同心協力而能讓結果發生的能力。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艘船,不是先請大家去收集木材,或是分配工作與發號施令。相反的,你應該先激起所有人對浩瀚海洋的一片渴望。」

-《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