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交往時,建議你冷淡一點


初次交往時,建議你冷淡一點


人際交往中,我們特別看重第一印象。


比如,剛認識一個人時,你會表現出格外的熱情和關照。


但有時候你又會發現,即使剛開始的時候對別人360度無死角地好,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未必就能一帆風順地走下去。


比如,當你總是對別人很好的時候,別人就會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


一旦有一次你的態度不夠好,那麼你在別人的印象中馬上就變成了一個不通情理的人。


這時你肯定會感到很心寒,體會到人情冷暖。


那麼,怎樣看待這種矛盾呢?


首先,第一印象確實很重要。


心理學認為,第一印象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


第一印象好的人,在別人的心目中是會有額外的加分的。


而且,越是在淺層關係的交往中,第一印象的效果越顯著。


比如你去參加一個聚會,如果接待的人對你非常的熱情,照顧的也很周全,你就會感覺很舒服,並且心存感激。


但是,如果是長久相處的關係的話,比如同事,比如經常在一起的朋友,那麼,第一印象是會隨著交往的較深而被逐漸修正的。


第一次相處時感覺很完美的人,時間久了會發現原來也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同樣,初次交往時沒有感覺,甚至印象不太好的人,慢慢也會發現對方身上有不少的優點,印象徹底翻轉也很常見。


也就是說,在深層的關係中,不管你的第一印象是好還是不好,別人對你的評價最後都會被作為一個優缺點並存的正常人來看待。


因此,一開始就對別人特別好的人,之後在別人的心目中變得不再完美是必然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高估自己的好對別人的影響。


在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即使你對別人好的無可挑剔,別人在內心深處也未必會認同,他們一般會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驗證之後,才會真正的接納一個人。


所以,在交往的初期,不管你表現的好還是不好,別人都會用一種保留的心態來看待。


那麼,假如你想和一個人保持長久的關係,初次交往時該怎麼辦呢?


其實也很簡單。


如果你的第一感覺就很好,你儘可以展現出你的熱情。


如果對方給你的印象一般,或者說沒有什麼觸動你的地方,你表現出自己的禮貌即可,沒有必要非要展現出一種虛假的熱情。


如果你非要呈現給別人一種自己是完美的,是絕對熱情無私的好人的印象,那麼對方就會對你形成一個過高的預期,誤以為這就是真實的你。


當別人已經適應並固化了你刻意營造出的這種形象,而你隨時時間的持續又不能將這個完美的形象保持下去的時候,你真實的自己和對方對你已經固化的預期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衝突,對方會感到驚訝,而你也感覺委屈。


所以,更好的處理方式是,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你平時是什麼樣子,就表現出什麼樣子。沒有必要因為急於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呈現出一個並不真實的完美的好人形象。


這種形象就像肥皂泡一樣,雖然絢麗,但一碰就破。


相反,如果你呈現的是一個真實的自己,那麼別人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了解你,你的優點,你的缺點,然後調整自己來適應你的特點,並對你形成一個合理化的預期。


也就是說,即使你有各種缺點,這些缺點也一度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但他們會通過調整自己的方式來適應你的一些不足。


然後,如果你們真的投機,關係就會長久地保持下去。


相反,如果彼此不是一個頻道的人,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浪費在一些虛假的經營上。


不管哪種結果,這對彼此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他們也知道我們剛才提到的這些道理,但是一和別人交往時,不管是否瞭解,都會忍不住過度付出,甚至是討好他人。


對這種類型的人來說,他們的內心深處可能存在著一種過度追求關係和諧的心理模式。


過度追求和諧的人,不能把自己和別人的需求分開,他們本能地覺得自己應該對別人的需求負責。


於是,他們總是在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想任何人因為任何事而受到傷害。為了實現這點,他們會竭盡所有地壓榨自己,然後迎合別人。


但結果是,雖然別人也很享受你帶給他們的好處,但是他們並不會因此而敬重你。


人們對輕易就獲得的東西,向來是不會珍惜的。


如果你是這種情況,要提醒自己,做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好人。


真實的人有自己的需求,也會盡力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你變的真實和坦誠的時候,你的內心也會變的輕鬆起來,這時,人際關係反而會隨之變的也簡單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