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如果你真愛他,一定帶他走夏特;如果你痛恨他,也一定帶他走夏特。”

記得十多年前,一位女驢友成功穿越新疆夏特古道後,她流著悲喜交加的眼淚寫出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戶外遊記,因此贏得了國內外驢友和探險者的敬佩,更激起了在感情上受到挫折的男女穿越夏特的夢想。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夏特,又稱夏塔,是古代通往南北疆的交通要道。如今,還有人叫它“唐僧道”,杜撰說唐僧曾經從這裡翻過到達印度取經。根據歷史記載,這個說法確實有點離譜,當年的玄奘的確沒有從這條危險的山道穿過,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裡記敘,他是從凌山(烏什縣邊境)翻越大阪,然後沿途向印度進發。

不過,發生在夏特古道的歷史故事,有據可查的真的很多,從漢代開始,夏特古道就曾發揮了它重要的交通作用,並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夏特古道的歷史,承載著時光和記憶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夏特古道是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境內其中一條著名的古棧道。它的起點位於拜城西部的木扎提達坂,與溫宿縣破城子相鄰,終點為昭蘇縣騰格里山下的夏特驛站,是阿克蘇通往伊犁的交通驛路。

夏特古道貫通天山南北,全長120公里,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隘道。歷史上由於南北疆之間交通不便利,夏特古道曾在軍事、商務和民間交往等方面發揮過獨特的作用。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常思漢土兮內心傷,願為黃鵠兮還故鄉。

兩千多年前,一位風姿綽約名叫劉細君的大漢公主,曾途經這裡遠嫁到烏孫國。她是第一個遠嫁到西域的中原公主,時年僅有十五六歲的她,卻也經歷了“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為了漢武帝“折匈奴右臂”的政治誓言,她一路艱辛來到這裡做了烏孫王的“左夫人”。她以個人的犧牲贏得了漢朝與烏孫六十年的交好,為大漢擊敗匈奴雄霸東方貢獻了力量。

幾年後,另一位公主解憂也是從這條路進入了烏孫,繼續充當兩個民族的友好使者。尤其是她的隨嫁僕女馮繚,表現得更為可嘉,有人甚至稱她是中國首位“女外交家”,西域和中亞、南亞眾多國家是通過她認識到了中國。此後醬紫色的大漢龍旗在這條古道上拓展、飄揚,漢風漢雨沐浴著西域這方熱土。

十幾年後,解憂公主的兒子萬年出任莎車王,豪情萬丈地從這裡經過。不久,他的妹妹弟史(史稱烏孫公主)也是從這裡嫁給了龜茲王,並在她的夫君龜茲王賓絳的陪同下,沿著母親的足跡來到了大漢京師長安,受到了大漢皇朝的歡迎。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夏特古道承載著太多太厚重的歷史,有過太多太炫目的輝煌。那位扶漢節隻身走西域的張騫是否也是從這裡到的烏孫?史家暫無考證,不過依他後來的表述,應當途經的也是這裡。因為只有他走通了,此後的公主們才跟著走過去。

據歷史學家考證,木扎提達坂還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的必經山口,從南路的安西都護府到伊犁的弓月城,此處山口是一條捷徑路線。

直到清朝時期,伊犁成為新疆的軍事中心,木扎提達坂曾被啟用。清政府在木扎提山口附近駐有七十戶人家,專門負責鑿冰梯,維護道路。當時的官兵換防、商旅往來,也多走這條道路,因而便繁盛一時。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芬蘭探險家馬達漢由新疆阿克蘇出發,經夏特古道穿越回國,證明此道是進入中亞腹地的通達之路。此外,在夏特古道哈達木孜達坂和木扎提山口附近,有許多刻在石上的維吾爾文字和三區革命軍的徽標,記錄了1945年三區革命軍由此出兵阿克蘇的軍事行動。

從上世紀中葉起,由於沿天山南北的交通條件的改善,險峻的夏特古道逐步被人所冷落與淡忘。但它的沉寂,並不代表真正被後人所遺忘。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戶外徒步探險,掀開夏特古道神秘的歷史足跡

大概2005年前後,一位失戀的內地戶外女驢友,跟隨著戶外探險隊伍來到新疆的伊犁,然後歷盡生死磨練,成功穿越人跡罕至的夏特古道,並寫出本文開頭的一句充滿真情的話語。之後,便被很多人廣泛流傳。

穿越夏特古道,是要選擇季節的,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至五月底,或者九月底至十月底。這兩段時間,避過夏季的雪融山洪,冬季的大雪紛飛和最冷時機。

這是阿克蘇朋友狼牙十多年穿越夏特古道的經驗。只因狼牙在國內戶外探險界的名聲大,他每年都會帶隊兩到四次穿越夏特古道,那些驢友大部分都是疆外的“犟驢”,每次都非纏著讓他組隊,哪怕付出很高的領隊費。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狼牙,很早就獲得了國內某機構頒發的戶外探險領隊資格證,所以算是資歷很深的“老驢”了。由於經驗豐富,他所帶領的探險穿越隊伍,從沒有發生過隊友遇難事故,每次都成功地將驢友們安全帶出夏特古道。

眾所周知,拜城縣境內有夏特和烏孫兩條古道,更狠的一次是,狼牙帶隊從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和溫宿縣交界處的破城子古城出發,在成功穿越夏特古道到達伊犁昭蘇縣境內後,他把隊員安全送到伊寧市坐飛機離開,然後孤身從伊犁特克斯縣境內的烏孫古道山口穿越,成功從阿克蘇拜城縣黑鷹山山口走出。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值得一提的是,狼牙在第一次穿越夏特和烏孫古道時,他把歷史上有關記載古道的資料瞭解得非常透徹,特別是歷史上穿越古道的事件或人物,他都銘記在心,然後在穿越過程中,尋找古人遺留下的足跡。於是,他曾多次發現了古人在石壁上刻下的字跡,還有近百年間,探險家、商旅及軍隊留存的痕跡。

作為有責任有膽魄的戶外探險領隊,狼牙曾在日誌裡感慨地說,每次穿越夏特古道,我感覺自己正穿越時空,彷佛到了漢唐時期,猶如看見了解憂公主,還有漢唐將士攀爬雪山的身影,所以每一次穿越,我渾身充滿了激情和興奮,因為行走在古道之間,我能感覺到自己身邊有他們陪同前行。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神秘和寧靜漸遠,昔日古道重現歷史喧囂

上世紀80年代,當人們再次認識到夏特古道在歷史、人文、旅遊、生態、爬山探險等方面的特殊價值,並且也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人們對夏特古道的探險考察活動由此拉開了序幕。

1989年6月,日本探險團作為首個境外團隊開始穿越古道探險,但他們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連領隊也在探險中遇難。

2006年10月,伊犁地區三名徒步愛好者在穿越夏特古道時受挫,最後由軍方派直升機將其從木扎提冰川救出。

近幾年,眾多區內外“驢友”們憑藉衛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再次進行探險嘗試,並屢獲成功。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據瞭解,夏特古道窄處只有數米,最寬處可達兩公里,兩岸翠綠襟袍,雲霧升騰,蜿蜒南北,跌宕有致,望不到邊際。由於鮮有人跡,尚呈純原始狀態,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處。谷底地勢起伏,森林密佈,植被平坦,綠茵葳蕤。可謂是“天開一處千古奇道,地闢一道人間美境。”

“追溯遠古,蒼勁而屹重,凝聚歷史,厚德而載物。”因為它的奇險,因為它的詭秘,至今很少有人穿越這條千年神秘的古道。古道上尚有眾多的歷史遺蹟,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有待後來人去挖掘和探索。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正是因為夏特古道的無窮魅力,它被列為“中國十大精品探險線路”之一。從地質學上講,其屬於褶皺構造體系,地質地貌條件的原始成分複雜。穿越古道必須經過眾多的高山埡口、雪峰、激流、冰川、溼地,還必須征服原始森林、無人區及眾多的艱難險阻,所以一般人少有問津,只能望而嘆止。

遙望夏特古道,先輩們攀援於深山大澗,穿梭於茫茫霧海的身姿時能浮現。他們不僅有著我們民族的氣節,更有著我們民族永不服輸的豪邁精神。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和鬥志,足以使今天的我們肅然起敬。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據傳,伊(伊寧)—阿(阿克蘇)鐵路未來會開工建設,只因修建這條鐵路存在巨大的爭議。反對的人認為,一旦修建鐵路和公路,勢必會影響生態平衡,重要的是會造成雪山和冰川衰退,引起難以預測的自然災難。

另外,贊成方認為,修建伊—阿鐵路,會大大縮短南北疆的交通距離,能給西部大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不可估量經濟效益,必定會加速新疆的全面發展。其實,決定任何事情,都會存在“好與壞”兩方面的結果。夏特古道,最終將來會迎接怎樣的未來,我們不得而知。

新疆夏特古道歷史悠久,交織著悲壯和激情,演奏一部部時代交響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