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階段的性格特徵及生活目標

進入老年階段,各方面情況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社會環境方面,社會活動範圍場合減少,居家較多,以前忙碌活動節奏緊張,現在賦閒自由較多;在生理方面,因細胞水平的變化,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近期的、機械的記憶力減退,反應能力漸緩,聽覺視覺減弱等等;在心理方面,空虛、失落、自卑、孤獨等不良情緒增長。

因此,老年階段生活的總目標是:健康長壽,有所作為。具體化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六有方針。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是指老年人健康長壽,安度晚年,實現自身價值的體現;而“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則是老年階段再一次創造社會價值的指導。老年階段是人生思想最成熟的階段,經驗最豐富,是一支不需要再投資的智力大軍,最受社會、家庭、子女尊重。因此,其價值的最大光點是搞好“傳幫帶”,把老年自身最有價值的寶貴經驗、成熟思想、優良品質等資本,投入到關心教育下一代中去,對下一代進行道德教化,促進社會和諧,是最適合的角色位置。也是老年人實現價值、創造價值、增值價值的最終光點。這是一種永恆的責任,神聖的義務。其作為不僅是在家庭中,更重要的是投入到社會中去,古語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種志就是培養子女道德之志,這種壯心就是培養子女成人成材之目標,捨我其誰,當仁不讓,唯我獨尊。

老年階段的性格特徵及生活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