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文藝舞臺為什麼缺少陽剛正氣

縱觀當前的文藝舞臺,無論是影視,還是電視臺的娛樂節目,都缺少陽剛之氣。諸如:抗戰題材的電影電視,男女主角大多由靚男靚女擔任,穿戴軍裝乾淨整潔,形象漂亮嬌好,讓現在人都羨慕,在炮火硝煙中也要談情說愛,與出生入死的艱難戰爭環境格格不入。

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主題內容沒多少,而大幅編造的男歡女愛的佐料情節卻充斥始終,使嚴肅的題材形同兒戲,如同小孩兒過家家。更有甚者,為了某個小鮮肉演員專門編劇,編長劇,大幾十集,任意改變歷史,編造故事,離奇古怪,胡謅八扯,不著邊際。

在電視臺,尤其是地方電視臺,其文藝節目大都是以以靚男靚女為主角,以男歡女愛為主題,嬌滴滴,軟綿綿,肉麻麻,打打鬧鬧,烏煙瘴氣 。

國家的文藝舞臺,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應該表現正能量,表現陽剛正氣。可為什麼卻越來越少呢?歸根結底是“利益”驅使使然。無論是影視節目還是電視臺節目,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影視節目是為了增加票房收入,電視臺節目是為了提高收視率,創造更多廣告收益,於是千方百計地進行市場化運作,竭力迎合一些人尋求低俗慾望、感官刺激的心理需求而為之。

因此,勵志、奮發、催人上進的陽剛之氣、正能量節目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