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由墨翟创立的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显学,墨翟早年曾学习儒家学说,但后来认为周礼过于烦琐,提倡破除繁文等节而简朴从事,创立了务实的墨家学派。墨子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后来成为劳动者,这样的出身使他力图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代言,为他们的意愿而高声呼吁,墨家的弟子通常穿粗衣和草鞋。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墨子认为社会问题主要有三种: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贫寒的人没有衣服,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必须进行社会革新才能改变这些不公正的现象。这种观点赢得了小生产者的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墨家学派发展迅速,招收了许多弟子。《墨子》是墨家的代表性著作,内容为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墨子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墨子认为,人们“不相爱”是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源,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以试图恢复社会的稳定。“兼相爱”是指人和人之间要互相施加以爱,“交相利”是指人和人之间要互惠互利。墨子认为如果诸侯间能够兼相爱,就不会有战争;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做到这点,不互相伤害,那么社会就会稳定。同时,墨子主张“非攻”,反对战争,他认为诸侯之间接连不断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但墨子反对的仅仅是不义的战争,而对于防御性的正义之战他是支持的。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非攻”的主张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人民大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得到了人民大众的支持。墨子还反对宗法制度下依靠血缘获得社会身份地位的情况,而提出“尚贤尚同”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被决定了社会地位是很不合理的,那些人靠的是自己的出身而非真正的能力。墨子认为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够做官,如果官员没有才能就应该让位,如果平民有才华也应该让他做官。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除了官吏要“尚贤”以外,墨子还进一步提出天子应该“尚同”,即应该选拔既有才能又人格高尚的贤者立为君主,从而使天下民心统一。“尚贤”和“尚同”的主张体现了小生产者希望取得政治地位的诉求,体现了他们的政治追求。“尊天”、“事鬼”则概括了墨子的哲学主张。与原始信仰中的“天”“鬼”的含义不同,墨子认为“天”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不论是国君还是百姓,上天都一视同仁,任何人犯了错误都会受到惩罚,上天的意志是不可转移的,具有超越人间的权威。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而“鬼”则使人畏惧而不敢肆意妄为,只要人有了畏惧就不会轻易作乱。实际上墨子是借用民间对“天”“鬼”的信仰来宣扬他自己的思想主张,用“天”“鬼”的权威来限制统治者的行为。如果天子行善就会得到上天的赏赐,如果天子作恶则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而善恶的标准自然是根据人民的意愿,这样“天”便成了人民的代表。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墨子“非命”的思想是指人的命运并非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要通过个人的后天努力来争取的。他主张不要过分依赖天命,而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来争取,这种思想具有积极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非乐”则是指过分贪图音乐享受不仅浪费钱财还会误事,这是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贪图享乐的贵族提出的批评。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此外他还提出“节用”“节葬”的主张,反对浪费社会财富。墨子认为国家想要增加物质财富应该从内部节约做起,而不是盲目扩张领土。这种节俭思想体现在礼仪上就是“节葬”,他认为葬礼不应该过于奢侈浪费,死者不分贵戴都不应厚葬,埋葬之后亲人也不必守丧,而是应该回去继续参加生产劳动。这些社会主张体现了墨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表现出墨家务实求用的主张,并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