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吕家宅院原系吕德镇(字静之)私人住宅,清末建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吕德镇,字静之,系晚清贡生,举孝廉方正,民国初为济宁县众议院副议长,是济宁城内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本家。祖父吕福恒当时已富甲一方,父亲吕庆圻亦为贡生,曾是县议会议员,世居济宁城内财神阁街。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吕家宅院位于济宁市市中区(今任城区)财神阁街路北,这座深宅大院,由财神阁路北一直通至文大街路西,楼房瓦舍二百余间。可谓是楼房无数,连绵不绝。迎面便可以看到门两旁的石狮子建造得尤其精致,显得即威武又霸气。所以,在民谣中曾经流传唱道:“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水流”。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宅院的牌匾高高地悬挂于大门中间,清晰地印刻着“吕家宅院”四个大字,整个色调以朱红色为主显得绚丽又大气。让人不用走进屋内便可感觉出这是一座即富丽堂皇而且还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人文家园。

宅院为清末年间的建筑,它分为三进院落:正宅大门有三个门楹,高台阶上那两扇红漆流丹的朱门,为前会客官厅;第二进院落为会见亲眷之处;穿过正堂三间,分别有上官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顶部覆灰色合瓦,前有廊,后有厦,正房两侧各设通道通往后院;第三进院落为楼院,有两层堂楼一座,上下均为五个门楹,为重檐硬山式建筑,灰色合瓦罩顶,前廊后厦,两端各设耳厦,东西配楼各三间,与主堂楼搭配协调。宅院西北为花园,里面有堆土砌石垒筑假山,凉亭、环境典雅恬静,院内种植无数海棠、丁香、女贞等奇花异树,显得非常清静优雅。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吕氏早年在济宁祖营商业,曾在金乡县开设“济义典”一处,资金雄厚,规模很大,至民国初已具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随后在济宁陆续扩大经营,开设了“义茂”、“义亨”、“义源”钱庄三处。“义平”、“义盛”估衣店两处。“南义聚”、“东义聚”杂货栈两处,“义聚篪”、“义聚励”洋布、杂货栈两处。并与洋商“美孚洋行”订立合同,包销鲁西济、嘉、巨、郓各县的“亚细亚”煤油、“僧帽牌”洋烛,设立的专柜为“通义公司”,包销英美烟草公司的烟卷专柜为“义记烟公司”。又在小南门外设立“义昌蛋厂”,开办蛋品加工的出口工业。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将西马道的“谦吉典”由李姓手中接盘过来,改称“同义典”,早年还有与王慕周合资经营的“豫丰典”等等。这时吕家已是集工商兼营、土洋皆备,营业项目从典当、钱庄到做衣、杂货,从进口“五洋”到出口蛋品。从商号的设置,再到接近北城的院门口以南到小南门外。二里多长街的街道各店字号均以“义”字命名,统称“义字号”,就在当时济宁城关义字号的商店林立,遍及县城内外、运河南北,有“吕半城”之称。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吕静之自其父谢世后,继承了全部财产,但他身为官宦后裔,自幼饮甘餍肥,虽然位居十四座义字号商店的全权财东,但他终日呼奴使婢,奢华逸乐,过着安富尊荣的生活,对于商业上的运筹并无作为,以致大权旁落。当时各店的经理、掌柜形成“诸侯分据”、“独霸一方”、各自为政的局面。由于吕静之不善躬亲管理,造成了各店掌柜的割据中饱,加之形势所迫、军阀敲诈、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原因,结果弄得一败涂地,全部商号一齐歇业倒闭。之后吕静之负债逃亡到天津,他的一切不动产全由“债权团”处理。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1940年吕家宅院被反动组织“一贯道”道首张天然在“债权团”手中买下,那时房屋有一百多间。由此,吕家宅院更姓为张,成为“一贯道”张天然的活动阵地,全国各地信徒在此进进出出,一时热闹非凡。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济宁解放以后,张天然畏罪逃亡四川,后来自杀身亡,吕家宅院便成为了中共济宁市委驻地。1968年市委迁移新址,这里作为市委机关招待所,从此吕家宅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岁月的流失,现如今,吕家宅院由原先的广夏百间到现在只剩下原建筑的二进院落,成为了济宁市区里为数不多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从富甲一方,有“半城”之称到负债出逃,他经历了什么?

后来吕家宅院在翻修时,在当时小花园里的地下发掘出的不少珍贵的玉器,现收藏于

济宁博物馆,并常年展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济宁博物馆看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