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背后的史事:民间在问:​你说马踏飞燕是公马还是母马?


马踏飞燕背后的史事:民间在问:​你说马踏飞燕是公马还是母马?


马踏飞燕背后的史事:民间在问:​你说马踏飞燕是公马还是母马?

今年是“马踏飞燕”出土50年整,有关部门搞记念活动。9月份,有关“马踏飞燕”的学术活动还要在兰州和武威同时举办。这几天,“马”的说道是个热点。今天我就遭遇一个老汉的提问:马踏飞燕出土都50年了,还没弄清楚它是公马还是母马。你说是公马还是母马? 这事之前就有多人多次问起,说明马踏飞燕在武威民众心中还是蛮有地位,但老百姓关心的是应用型文化,不是庙堂的东西,更不是学院的故作姿态。我有些小研究,当下就应声而答:马踏飞燕是公马。 不料这老汉大怒,立即反击:你说它是公的,那铜马咋没有卵蛋?


马踏飞燕背后的史事:民间在问:​你说马踏飞燕是公马还是母马?

拔出萝卜带起泥。

这话题虽然村朴,但仍要严肃说说。

马踏飞燕,它是东汉至十六国期间铜铸的明器,自不必说它高超的造型艺术,但说它的用途,是凉州高级官员的陪葬品。西汉人所写的《小戴记》上说:“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给人陪葬的这个明器,它是“神明”的象征,天上地下神圣化了。用99个铜马,摆一个出行的仪仗,还要把马踏飞燕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领先的位置,就是存在一个导引墓主及其陪葬的器物行天成仙的意味。99个铜马,代表无穷数的马匹,古人用“万乘之国”形容一个历史人物的显赫,凉州牧、凉州刺史这样的官员,怕是不敢僭越的。马俑身上烙有“张”字,墓主说明是张氏。敢这样使用出行的仪仗阵式的人,也只有前凉的张寔、张骏二人。所以,马踏飞燕没必要非要往东汉时代靠。 “万乘”的明器,符合王者之道,这个西周、秦汉的王侯墓葬中也见端倪,势力稍弱些的王侯们,还没条件铸造如此之多的铜马俑,于是,改用画像砖或壁画来表达。死了的王侯如此,活着的王侯们还要继续发挥“万乘”的人间遐想。这样,鲁国人就创作了《駉》这样一首颂诗,歌颂王者配享的万乘之荣。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斯臧。

……


只有“ 駉駉牡马”组成的车驾仪仗,才能反映王者的气概。“牡马”是啥?公马。 什么样的公马才有资格加入煌煌仪仗的行列?《 駉》诗中举出了16种马:有驈有皇,有骊有黄,有骓有駓,有骍有骐,有驒有骆,有骝有雒,有骃有騢,有驔有鱼。这是按照毛色区别的,有黑身白胯的叫驈马,白底带黄的叫皇马,一色纯黑的叫骊马,黄中带赤的叫黄马,苍白杂色的叫骓马,白色间黄的叫駓马,赤而兼黄的叫骍马,青黑杂色的叫骐马,青毛鳞斑的叫驒马,黑身白鬃的叫骆马,赤身黑鬃的叫骝马,黑身白鬃的叫雒马,浅黑带白的叫骃马,赤白相杂的叫騢马,黑身黄脊的叫驔马,眼圈纯白的叫鱼马。这些马都是吉祥的骏马。 马踏飞燕它是本色马,以本色代表中国上古以来崇拜的16种马色。 到了秦汉间的著作中,骏马的毛色就减为8种了。《穆天子传》中例举,天子(周穆王)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汉代以后,又增一毛色,成为9种,成了王者定制。如,《西京杂记》记载,“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一名浮云,二名赤电,三名绝群,四名逸骠,五名紫燕骝,六名绿螭骢,七名龙子,八名鳞驹,九名绝尘,号名九逸。”这9种马是行空飞腾的9种寓意和象征。 你看,雷台墓中的出行仪仗阵式,恰是九逸的倍数。马踏飞燕,它是“太一”之马。《周礼》定制,天子有12闲(马厩),一闲9种骏马,就是108种。雷台墓主比天子稍逊,用11闲,有马99,就比较好解释了。


马踏飞燕背后的史事:民间在问:​你说马踏飞燕是公马还是母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