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選擇,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首語:我們談論“死”,其實是為了更好的“生”。我們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種遭遇,安靜地循著命運的安排。活多久都不重要,沒有遺憾而活出質量才重要。保持快樂的心態,讓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如果能選擇,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1 -

工作間隙休息,與幾位同事圍桌閒聊。小越問我,如果可以設定生命時長,你想活多久?她繼續解釋道,就是你覺得什麼時候敢直面死亡了?我頓感詫異,她卻正經的表情,不像開玩笑。愣了幾秒後,我感嘆道:是啊,社會總在強調人生觀,我居然都忘記了“人還會死”!

同事們一聽笑了,興趣即來,似乎都有些恍然大悟——我們忽略“死”已經太久了。在回答最先的問題之前,我提出一個觀點:人生的意義是建立在認識人死的基礎之上的,這樣才能構成人的完整,如果脫離“人死”談“人生”則顯得很片面,反而會沒有意義。

我幽默地說出答案:“退休後再過十年,70歲應該差不多了,但很難挺到那個時候吧”。小越興奮地認同,“我和你差不多,但女性50歲就可以退休,所以我只需要‘退休+5年’,55歲就夠了”。

我問她,這樣子會不會太短。她回道,把這5年過得很充實,一點兒不浪費,每天都很精彩很快樂,也許比你那十年還要值呢。我不禁點了點頭,贊這覺悟!

而作為資深吃貨的小顏希望長生不老,每天沉浸在美食的生活裡無法自拔。

小梅表示,如果物質條件好,長壽當然可以,至少不愁經濟基礎的事情,如果活得很辛苦,還是算了吧,餘生不想遭那個罪。再說人老了,器官功能也逐漸衰退,看到新聞裡那麼多的案例,活得可狼狽了,沒有一點兒尊嚴,我才不想那樣子。

小靜問,如果活那麼短,孩子怎麼辦?

小越說,我只需要保證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也不成為社會的負擔,等孩子成年了經濟獨立了,屬於我的責任義務也就履行完了,不再管。到時候就和老公到處走走看看,好好感受這個世界。

小靜又問,那孫子怎麼辦,你就不想帶孫子嗎,也許那時候還不一定有孫子吧?

小越說,有就想,沒有就不想,帶孫子是我孩子的責任範圍,那時候也不該我承擔了。

小曉問,這樣是不是有點自私啊?而且親人們會因你的離開而悲傷難過,朋友們也捨不得,忍心?

小越解釋,首次,我這不是去尋死,而是探討面對死亡的態度。其次,幹嘛要為了不讓別人難過而使自己活得不自在,畢竟自己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我繼續補充道,人生觀包括了社會觀和個人觀,簡而言之,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為他人活,體現社會價值;為自己活,體現自我價值。過度偏袒哪一方,三觀都會出現問題。

“如果能選擇,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2 -

生存與死亡被一直討論,無絕對的正解。

業餘時蒐集了不同人對問題“如果可以選擇,你想活多久”的看法,其中不乏精闢或有意思的句子。生死兩端都不容易,從中能感受到辛酸、感性、理智等不同的心態。它們也都或多或少地透露了自己的生死觀——

1.活到自己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

2.活到特別想死的時候。

3.不願承受失去親人之痛苦,選擇在他們之前。

4.只要親人們都活得比自己好,隨時都行。

5.比所愛的人多活一天。

6.看到孩子成家立業。

7.每一秒都活出快樂,哪怕下一秒。

8.活到你不愛我那天。

9.活到沒有力氣去愛時。

10.活到50歲,不給孩子添麻煩。

11.活到不能自理。

12.在不能忍受的疾病痛苦來臨之前。

13.在還能聽到所愛的人對自己訴說愛意時。

14.覺得這輩子值得的時候。

15.完成遺願清單時。

16.希望活到能夠保證尊嚴的最後一刻。

17.已經活夠了,但沒有勇氣選擇。活著的時候想死,到時候又想活,很是矛盾。

……

眾說紛紜,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裡所集內容,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也可能不具有長期的有效性。在“如果能選擇”的提前下,對“你想活多久”給出答案,其實也有一定的侷限,畢竟不少是基於現狀而提出的觀點。

有很多人過度注重於“生”,以致於活得很累。一想到還有幾十年要活,還要努力地活,一想到慢慢老去,覺得無力而恐慌。人生的熱情過後,因為太多無奈與看透,難再起熱情,但又有太多人“生”責任和理想的羈絆,促使我們留戀。

如果每天都過得好了,還會嫌命長嗎?所以從側面也得出個問題,我們的幸福感不夠。

很多人活得不明白,不清楚自己是誰,連自己為何做手上的事情都很糊塗。這次討論著實給大家提了一個醒,我們青年群體確實缺少對“死亡的省思”。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那些名人大家,有著深刻的思考和明確的結論。

“如果能選擇,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3 -

肯定會有人質疑和反駁,但你不能否定別人對“退休+5年”的選擇。“退休+5年”是“退休+N年”模式的其中一種,並沒有要極端地實現。難道因為忌諱死亡,別人的非長壽就是消極的人生觀和扭曲的價值觀嗎?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評價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文藝報》刊文說道,“一直以來,我們有兩種教育都做得不好,一個是生命教育,一個是死亡教育”。主持人白巖松也曾在一次圓桌會上說,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人們害怕死亡,逃避死亡,忌諱死亡,想方設法推延死亡。不僅對自己,包括對身邊親友也是如此,比如以愛之名進行非病人意願性地推延死亡。

法學學者劉作翔指出,人有無生死的權利是個法律問題,即生存權利和對自己身體的處置權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某知名主播選擇在瑞士安樂死,家人根據其遺願,公佈了臨終的視頻片段。這件事或稱之為“新聞話題”,直到現在都仍是熱議。“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為“幸福地死亡”。《中國經營報》刊文稱,安樂死是最好的生命教育。但目前在許多國家,站在醫學和法律的角度,安樂死仍是不被允許的。

英國婦女黛比被確診“多發性硬化症”,使她喪失了運動功能、感覺功能和排洩功能。英國人託尼患上“閉鎖綜合徵”,神志清醒卻全身癱瘓。他們都曾表示,自己的生命“乏味、痛苦、沒有尊嚴、無法忍受”。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實中存在著各方博弈。作為生命主體的我們,卻往往沒有生命的決定權。因受倫理觀念影響和立法缺位,歐美國家的一些人不得不向法院“爭取權利”或選擇“出國求死”。

我也曾認同“不能糟蹋與生俱來的人生權”,活著應該珍惜生命,所以無論如何,醫生與親屬都該努力讓病人活著,維持生命體徵監護儀的跳動。但當我親眼看到躺在病房中的親人——完全不能自理、排洩失禁、身體上插著好多根管子——我改變了此前想法。每當護工來做吸痰,把管子伸入喉嚨,他就發出難以形容的低吼聲,極力地掙扎卻才露出一點身體的抖動。其實看得出來,那一點舉動只是痛苦的冰山一角,如果不是因為他動不了的話。

紀錄片《生門》讓我們近距離地觀察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多麼不易,微信長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生死間的悲愁唏噓,電影《遺願清單》則帶著我們在“向死”的過程中審思人生的意義。死亡的發生,就一定代表不珍惜生命嗎?好友說,他可不願意花著巨資,住著ICU病房,成為家人朋友的負擔,身體上還被劃出許多道口子,插上各種各樣的儀器管子,然後任人擺佈,一點兒做人的尊嚴都沒有。生命的盡頭到了就到了,人們總是視而不見,何必枉然無為地尋求心理安慰。

“如果能選擇,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4 -

求生意志是人的一種本能,但並不代表可以活得久,更不能說明可以活得好。無非在更長的生命持續的狀態裡,獲得更多實現自我想法的可能性而已。按照目前青年人的生存疲態,在生命之“長”上,可能沒有太多選擇。科學書籍《你想活多久》指出,情緒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只有讓健康的各層面和諧地運作,提升整體生活品質,才是生活豐富和長壽的關鍵。

演員俞飛鴻曾在某次訪談中表示,生命本身是件毫無意義的事。我在文章《生死邏輯》中也表達過這個觀點,就因為沒有意義,所以才要去尋找些有意義的東西來填充生與死之間的巨大空隙。經歷過困境和絕望,才足以談人生。設法提升幸福感,這才是積極的態度。我有位很樂觀的朋友就表示活不夠,希望學很多知識,看很多書籍,做很多事情,當一個過客,想親眼見證滄海桑田與日月變遷,這樣就幸福至極,人生足矣。

所以,我倒認為“退休+5年”的觀點不僅不自私,反而很正確、很深刻,也很有力量感——它清晰地表明瞭一個人對生與死的態度,以促使人更加珍惜活著的時間,能夠好好地活著,而且努力地把自己活好。“退休+5年”只是假設的5年,誰能真正操縱呢!我們談論“死”,其實是為了更好的“生”。應該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種遭遇,安靜地循著命運的安排。

當人真正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什麼也帶不走的,那些帶不走的都會自發產生“遺”的屬性:遺產、遺蹟、遺願……乃至遺憾。事,幹多少算完?錢,掙多少算夠?愛,有多少算深?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活多久都不重要,沒有遺憾而活出質量才重要。認識生死,敬畏生命,保持快樂的心態,讓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如果能選擇,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關注“青年思考錄”:文化領域創作者,專注青年成長的思考,幫助你找到真實的自己,明白人生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