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文廟遊記|樑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雖然已近大雪時節,卻沒有什麼冷的感覺,本來想雪後一片白的時候到正定看那雪後常山郡,可惜天公不作美,一直沒有機會,只好在冬日的暖陽裡驅車前往正定,尋訪古蹟,第一站就來到了文廟。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欞星門是文廟的第一道門,類似於寺廟的山門,是三進牌樓式建築,中間的匾額書寫"欞星門"三個字,右面匾額書寫"金聲", 左面匾額書寫"玉振"。 《論語•八佾》中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就是木舌頭的銅鈴鐺,象徵孔子的能像銅鈴一樣喚醒眾人。《孟子·萬章下》中說"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所以此處的金聲玉振是在稱讚孔子是集大成者,用自己的學說喚醒眾人。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過了欞星門就是泮池,泮池由兩個半圓形的水池組成,分列在泮橋的兩邊。泮池本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的學校前都半圓形的水池,名叫泮水,明清時文廟因襲其制。明清時期書生考中秀才成為生員後,要拜謁文廟,因此考中秀才也稱入泮。而泮橋也就有了一個吉祥的名字——跨鰲橋,意謂蟾宮折桂獨佔鰲頭之意,當然民間也直接稱為狀元橋。

正定文廟的泮橋,因為沒有活水,所以砌成了直上直下的半圓柱形,而且左、右泮池和泮橋並沒有從地下連通。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跨過狀元橋,來到了文廟的大門。不過古代是不這麼說的,正確的說法是學宮的宮門。因為文廟也稱作學宮,裡面供奉的是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他應該居住在宮城內,所以文廟的門成為宮門,文廟的牆稱作宮牆或城牆。

看看這張近照,文廟二字像不像劉寶瑞單口相聲裡說的"丈廟"或者"文朝",抑或有人直接念成"丈朝"?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進入學宮看到的第一個建築就是戟門。戟門也稱作儀門,是一座硬山頂的三間兩進建築,古代這裡是供官員休息以及參拜者熟悉禮儀的地方。如今這裡懸掛著一口新鑄的銅鐘,牆上有一些活動的照片。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從戟門經過空曠的廣場,就到了文廟的主殿:大成殿。正如前文所說的孔子是集大成者,所以祭祀孔子的大殿叫做大成殿,全國的文廟都是一樣的,包括山東曲阜的孔廟。這座大殿是單簷歇山頂式臺柱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頂出簷平緩深遠,古樸大氣的外觀讓人感覺到很是威嚴。門柱上的對聯寫道:"萬世尊崇稱至聖,千秋景仰奉先師",表達了對孔聖先師的崇仰之心。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正定縣文廟大成殿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據考證是五代時期建築。當初梁思成攜林徽因遍歷全國尋找唐代木質建築時,曾經在正定搜尋研究達三個月之久,期間也曾經到過縣文廟考察大成殿。梁思成看到此殿斗拱用材很大,分佈疏朗,對出簷起到支撐作用,不像後世的斗拱只起裝飾作用。而且此殿的外觀與敦煌壁畫中的建築及其相似,殿內樑架也有當時的特點,因此認定此建築最晚是五代時期的建築,但沒有其它佐證材料無法證明其具體年代。

古建築專家羅哲考察後,認為此正定文廟大成殿要比山東曲阜的文廟大成殿早5個多世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

現存曲阜孔廟大成殿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500年左右,後來清朝進行了重修。因此羅哲先生也認定正定文廟大成殿屬於五代時期建築。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進入大成殿,迎面看到的是孔子神像,頭戴12旒平天冠,身穿12章服,雙手持笏端坐在神龕之內。因為孔子被尊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這裡的王是君王之王,也就是像周天子那樣的王。所以孔廟裡孔子的穿戴是與周天子平級的,都是12冕旒。兩側的楹聯頌揚孔子:"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可謂德侔天地,道貫古今。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孔子神位兩側的神龕分別供奉之孔子的優秀門徒以及在儒學傳承上起到關鍵作用的四人,稱為四配。分別是:亞聖孟子、宗聖曾子、復聖顏回、述聖子思。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四配中除了孟子的塑像以老者的面目示人外,另外三人都是幾乎一個面孔,像是有為的中青年學者。四人均頭戴9旒平天冠,屬於諸侯一級,可見在當時四人被供奉的地位也不低。

四配後面是孔門十二哲,塑像也是幾乎一樣的面孔,這裡就不再展示了。


正定縣文廟遊記|梁思成林徽因來過的地方,有現存最早的大成殿


出了大殿,兩側是兩廡,在古代是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先賢、先儒有固定的座次,歷朝不斷增多,到清末已經達到一百多人。

只是此處的兩廡是現代重建的建築,裡面也沒有供奉先賢、先儒,而是成為儒學會的的學習場所。

上面這張照片是遊覽結束後照的,可以看到,兩側捲棚頂的建築就是兩廡,建築等級低了很多。

同時照片上還看到在戟門前又立了一尊孔子的銅塑像,感覺有些不倫不類,孔廟哪能讓孔聖人沐風櫛雨在門前站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