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分辨購買微型投影儀的亮度貓膩

購買投影儀,人們往往會關注投影儀亮度、分辨率、對比度等參數。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在網上購買微型投影儀的時候,觀察投影儀的參數,你會發現那些價值四五千元的投影儀最高亮度也不過是一千多流明,但是那些三四百塊的微型投影儀標註的亮度竟然達到5000流明、6500流明,這是什麼情況?

教你分辨購買微型投影儀的亮度貓膩

京東上某款微型投影儀參數

果消費者對投影儀有所瞭解,就一定能明白,這些小型投影儀的亮度要麼是虛標,要麼標的是光源亮度。因為市面上主流微型投影儀均採用DLP技術LED光源,考慮其便攜體積的問題,亮度普遍做不到傳統投影儀的程度,微型投影儀亮度普遍在200ANSI流明-500ANSI流明之間,上千ANSI流明的微投少之又少,根本就不是幾百塊就能搞定的。

下來,我們需要了解下標準的投影儀亮度的概念,標準的投影儀亮度是指理想環境中,標準化的理想投影幕上,投影儀所投射最亮白色畫面的亮度。其中,理想環境的含義是“自鏡頭到投影幕這段光線傳播不引起任何亮度損失”;“標準化的理想投影屏幕”的含義則是,這個幕布的反射率是100%,且反射的角度不存在無效散射、反射幕布的尺寸恰好完全覆蓋投影畫面。顯然,這種所謂理想狀態下的亮度測量是無法做到的,實際方法是用環境散射係數、屏幕吸收係數等糾正測量系統的誤差。同時,標準定義下的微型投影儀亮度,往往與鏡頭處測得的光通量在數值上基本一致。

另,什麼是光源亮度呢?簡單說就是光源作為發光體的部分所產生的可見光總亮度。如果是藍色激光熒光色輪技術,那麼就是藍色激光器的總亮度;如果是汞燈光源,那麼除了紅綠藍三原色波長的能量,這個微型投影儀光源亮度還包括其他可見光波長(雖然眼睛對後者的敏感度低很多);如果是紅綠藍RGB的LED光源,則是三個原色發光亮度的總和。

教你分辨購買微型投影儀的亮度貓膩

在投射程中,光源亮度要變成投影亮度,中間至少經過十餘個步驟的處理。且每一個處理步驟,都會導致亮度損失。其中包括玻璃的透射率和DMD工作時,開口率、透射率、散射率、反射率、系統潔淨度,以及光源產生的光柱截面形狀與DMD光閥鏡面形狀之間的差異等因素。微型投影儀的光源亮度即使再高,經過各種因素的影響,光源投射到屏幕上的亮度也將損失大半。經筆者對網店客服的諮詢確認,其實五六千流明的光源亮度也就相當於兩三百ANSI流明。

因此,買微型投影儀,最有效的亮度參照因素應該是ANSI流明。ANSI流明是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制定的測量投影機光通量的方法,ANSI其實就是優化亮度,這種亮度也就是說在畫面色彩表現正常時的一種亮度。選擇投影儀認準ANSI流明一定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