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2019年6月21日,一部动画影片时隔18年首次在中国上映。

《千与千寻》

上映仅仅4天,票房破2亿。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人们很难没听说过这部电影,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少年人的梦。

我们甚至很难相信,这段梦境,已经陪伴了自己18年。

然而不论过了多少年,无论看了多少次。当我们打开这扇大门,再次进入这个世界,依然会

被这份最珍藏的童年记忆感动。

“千”与“千寻”

荻野千寻,10岁。

跟随父母离开自己熟知的地方,搬家去远方。

千寻躺在飞驰的车里,失落,伤心,愤怒。她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与朋友分别。

父母喊她看新学校,她不开心的冲学校吐了吐了舌头。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此时的千寻还是一个懵懂天真还有些顽劣的孩子。

她不知道下一秒自己的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人类世界不同的世界。

“在这里,如果不工作,就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小小的千寻不得不为活着而努力,在凶残的汤婆婆那里拿到了一份工作。

代价是自己名字。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千,从今天你就叫小千了。”

什么东西一闪,千寻默默点头,好像忘记了什么。

曾经的我们,也像千寻一样。

懵懂天真,善良勇敢。

可是世俗的枷锁困住了我们的个性。

似乎从哪一天开始,我们都变成了“千”。逐渐失去了自我。

幸运的是,千寻有白龙的帮助。那个一脸神秘的男孩,把她的衣服和名字还给了她。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千寻猛然想起,原来自己不叫小千。

叫千寻。

她又找回了自己。

其实在《千与千寻》的世界里,太多人被欲望左右,忘记了最初的自己。

千寻的爸妈因为食物,荒纵无度,变成了不通人性的猪。

无脸男在品尝因金钱带来的愉悦过后,无法控制,最终成为吞噬一切的怪物。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甚至是白龙,因为对魔法的渴望,被汤婆婆欺骗,忘掉姓名,成为无恶不作的傀儡。

只有千寻,一直坚守着自己。

她曾经不小心忘记过的姓名,一旦再次获得,便会格外珍惜。

无论面对怎么样的绝境,遭遇什么样的困难。

她依旧不会改变,用善良本真对待每一个人。

即便是当千寻知道白龙是汤婆婆的手下,无恶不作。

千寻依然愿意救他,甚至可以把腐烂神送她珍贵的丸子喂给了白龙。

当所有人都劝她不要管了。千寻依然没有放弃。

只因为,“白龙救过我,我没法放下他。”

最后千寻乘着火车把白龙偷的印章还给钱婆婆的时候,钱婆婆问她:

“你知道你还给我的印章,是干什么用的吗?”

千寻摇头:“我只知道它对您很重要,我替白龙向您道歉。”

善良的女孩在异世界经历了可怕的一切,懵懂无知还泡在蜜罐里的她突然闯入规则残酷的世界。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笨拙的摸爬滚打,但她依然没有改变,一切尊崇本心。

这也许也是千寻吸引无脸男和白龙的地方。白龙甚至忘记了自己,却依然记得千寻。

孤独的没有自我的怪物,寂寞的忘记自己的男孩。

默默守护着,与这个被欲望蒙蔽世界格格不入的初心,最后一片净土。

《千与千寻》18年后的重逢,寻找最初的感动

再遇千寻,勿忘本心

从“千寻”到“千”再到“千寻”,这是一段寻找的旅途,也是一段成长的故事。

就如同宫崎骏所说,所有的成长到最后总是一段旅行。

有的人一路走,一路成长,却丢弃了人生最初的那份美好。

最终变成了“汤婆婆”。

那个曾经我们最厌弃的存在。

有的人面对再多的绝境,却依然保持心中那份本真。

初心不变,方得始终。

然而在这样一个物质横流的社会,金钱和权力,成为所有人趋之若鹜的东西。

人们像贪食的千寻父母,变成一头遵循内心最原始欲望的“猪”。

在社会规则下,失去了自我。

有人说:只要世界还在转动,人类的欲望就永远不会停止。

但其实,那时的你,早已不是你,而是一只遵循欲望的野兽。

一只没有思想,只会饥饿吞噬的野兽。

初心不再,变成自己曾经最不想成为的人。

其实人生的路真的太漫长,我们太容易在旅途中丢失什么。

我们也都想像千寻那样,能保持初心,始终如一。

也许这就是我们一次次打开这部影片的原因。

一次次被初心感动,一次次唤醒尘封的记忆,终有一天,你会找回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