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一放寒假,同學們的語文作業裡總有一篇關於春節的作文。而同學們每年關於春節的作文也幾乎總是包水餃、吃年夜飯、壓歲錢、貼春聯福字,等等。真是“年年歲歲文相似,歲 歲年年人不同。”似乎春節就是這些東西。其實,春節,是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

春節可以是一個節日,盡情去描寫這個節日熱鬧的場景,包括各種習俗活動、購置年貨、快活忙碌、團圓飯、守歲、祭祖、走親訪友、看燈會,各種各樣的場面都可以寫,描繪一幅熱鬧祥和的幸福景象。

春節可以是一種期待,對親人團聚的期待、痛快玩樂的期待、好吃好喝的期待、壓歲錢的期待。細膩的表達這種期待,抒發對美好快樂生活的嚮往。

春節可以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彙總,包括臘八節、灶王爺昇天、“年是怪獸的”的傳說、祛除怪獸的鞭炮、壓歲錢、春聯福字和剪紙、水餃年糕、守歲熬年、拜年訪親、回孃家、破五、元宵節,等等,沒有比這個節日更多姿多彩,更隆重熱烈,更牽腸掛肚的。

春節可以是一個時間跨度,凡是發生在這個時間段裡的事情都可以寫。把春節作為一個故事發生的背景。

以上所羅列的這些內容都可以去寫。不必包羅萬象,只需抓住一個場景,一件事情,一個人物,一件物品去寫,都可以寫得生動形象,寫得妙趣橫生,寫得感人至深,寫得發人深省,寫出不一樣的春節!

怎樣才能寫出不一樣的春節呢?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胡老師曾經給同學們說過:看到一篇作文題目的時候,立即想到的內容先不要去寫,再思考下,能不能寫別的內容。因為你想到的, 其他同學可能也想到了,很容易雷同,千篇一律。所以,思考的目的是儘量做到選材與眾不同。這是其一。

其二,即便要寫同一個內容,儘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做到新穎別緻,或者深入挖掘主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深,體現文章的深度。比如:寫回老家過年。大部分同學還是寫回家過年的熱鬧氣氛,年夜飯啊壓歲錢啊,似乎每年回家過年都一樣。但是,有的同學卻通過每年回家過年的不同之處,寫出家鄉的變化,寫出家鄉人精神面貌的變化,從而上升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寫春節的習俗,大多寫喜慶熱烈的,而有的人卻寫“上墳祭祖”,這樣略帶傷感的情景。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比如:那時最難忘的是老家上墳。我們老家祖宗留下規矩,凡是男丁,不管你幹啥,不管有多忙,不管有多遠,年三十必須趕回老家上墳。說是老祖宗要清點人數,賜福家人,必須人人到場,不到場就是不孝。那時上墳都是年三十晚上,踏著厚厚的積雪,帶上貢品和鞭炮到祖墳集中,依次給祖上進香,然後燃放鞭炮,火光沖天,炮聲震震。從燃放鞭炮聲音的高低、時間的長短就可以聽出一個家族富裕的程度和人員的眾寡。後來改成年三十下午上墳,上墳的人員也不僅僅限於男丁,女娃也可以,雖然方便了行走,但再也看不到 火樹銀花不夜天 的景象了。

有些同學家的年夜飯,祖孫三代甚至四代,熱鬧非凡,其樂融融。有的同學因為家裡人少,感覺不熱鬧,就不寫了。其實,也不用羨慕別人家,你只要抓住溫馨、安寧去寫,照樣可以打動人,照樣年味濃郁。

其三,運用逆向思維,寫出與其他同學截然不同的內容。比如: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很多同學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的歡樂情景。但是,並不是所有家庭都在一起團聚啊,還有很多不團聚的家庭:軍人還在巡邏站崗,消防員警察醫生還在堅守崗位,電力供暖崗位還有人值班,……這些人為了更多人的團聚卻犧牲了自己團聚的時刻。這種不團聚就是一種精神,就是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這種不團聚是更值得抒寫的,而在同學們當中就有很多這樣值得讚美的“不團聚”。為什麼不能寫呢?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以上講的是春節可以寫作的內容,在寫法上同學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場面描寫。場面描寫最重要的是要塑造一種氣氛:熱鬧的或者悲傷的,輕鬆的或者緊張的,肅穆的或者快樂的。而無論何種氣氛一定要具體化,圖像化。表示抽象的詞比如:高興、激動、興奮、熱鬧等,儘量不用或者少用,要通過動作、表情、語言、心理等來體現,如果能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就更生動。

舉個例子:回家見到親人非常高興。有同學寫到,“見到爺爺,我像一隻快樂的喜鵲,張開手臂,不停地喊著‘爺爺,爺爺’,撲到爺爺的懷裡。爺爺抱起我,親我的臉蛋,那堅硬的鬍子扎得我癢癢的,還有些痛,但我卻感覺到快樂而幸福。”這樣寫表達效果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是個小場面,我們看看《紅樓夢》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一段的一個較大場面:

賈母這邊說“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還發怔,後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雲掌不住,一口茶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掌不住,口裡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掌著,還只管讓姥姥。(選自《紅樓夢》曹雪芹。

賈母宴席上的場面突出了一個“笑”字。文中有“撐”、“噴”、“伏”、“滾”、“摟”等動詞,活現了各種笑態;有“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的描繪,讓中心人物得到充分表現。

場面描寫要通過精選動詞、形容詞,靈活使用修辭手法,使得場面更加逼真感人。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由於場面描寫,重在描寫人物活動,因此,凡可以用來寫人的各種描寫方法,也都可以用來描寫場面。從人物描寫方法有所側重的角度看,這個場面重在神態描寫。

比如,你寫吃年夜飯的情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動作表情的。有的是“吞”,有的是“嚼”,有的是“品”,有的是“塞”,有的是“填”…動作是不一樣的。有的邊吃邊說味道好,表情豐富;有的只顧埋頭大吃,無動於衷。再說喝酒,有一飲而盡的,有小口啜飲的,有喝完咋麼滋味的,有喝完捂嘴喊辣的,每個人的表情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同學們在作文時認真回憶,抓住人物動作表情特點,再按照老師教給你們的方法,就一定能寫好那個令人難忘的場面。

要注意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徵。《紅樓夢》中的這個場面寫的是“笑”,而每一個人的笑,並不一樣,但都能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氣質。第一個“噴”笑的湘雲,直率豪爽;第二個“伏”笑的黛玉,柔弱多情;那笑“滾”起來的寶玉,恃寵撒嬌;那笑得直叫“揉揉腸子”的惜春,可謂天真幼稚。各色人等,無不神情畢現,栩栩如生。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第二是環境描寫

我們講過環境描寫的作用,其中突出的一個作用就是烘托氣氛,尤其在表現春節的場面描寫中,更可以通過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同學們看看莫言的一段關於除夕的描寫:

終於熬到了年除夕,這天下午,女人們帶著女孩子在家包餃子,男人們帶著男孩子去給祖先上墳。那時候,不但沒有電視,連電都沒有,吃過晚飯就睡覺。睡到三星正晌時,被母親悄悄地叫起來。起來穿上新衣,感覺到特別神秘,特別寒冷,牙齒得得地顫抖。家堂軸子前的蠟燭已經點燃,火苗顫抖不止,照耀得軸子上的古人面孔閃閃發光,好像活了一樣。院子裡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彷彿有許多的高頭大馬在黑暗中咀嚼穀草。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見不到了,現在的夜不如過去黑了——這是真正地開始過年了。

這個片段中,通過“顫抖的火苗”“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的環境描寫,渲染了一個冷清,昏暗,有些陰鬱的貧窮時代的除夕夜。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再看這個片段:

陽光暖暖地照著,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春節的味道。從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從那紅紅的春聯中,從人們舒暢的笑臉、閒適的心情中,從夜空中綻放的絢麗煙花中,你會真切地感受到春節特有的氛圍。它濃烈得像一杯陳釀的美酒,醉了富裕起來的千家萬戶。

這段中通過“暖暖的陽光”“紅紅的春聯”“絢麗的煙花”等環境描寫渲染了一個富裕的、快樂的、熱鬧的喜慶氣氛。

同學們在你的作文中一定要嘗試用環境描寫去渲染你所塑造的春節的氣氛。

同學們,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寫什麼了,也知道主要的寫法了,最後我們再講講如何構思這篇作文。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第一步,確定要寫什麼,就是選擇文章的材料。曾經告訴同學們一個“九宮格”的方法,即:在九宮格的中間一格寫出題目或者主題,然後分別列出你認為可以寫的材料,列滿八個最好,一般要列出四五個,然後採取排除法,確定一到兩個材料,寫一個或者兩個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你要選擇的材料要“不一樣”啊。

第二步,確定重點要記敘或者描寫的內容。如果是一件事情,除了表達清楚時間地點人物等之外,事情的經過就是重點,尤其注意細節描寫,細節描寫包括人物的外貌動作表情心理等的描寫;如果是一個場面,那就參考上面的內容嘗試去寫寫吧。

第三步,列出作文的提綱。最好能列出比較詳細的提綱,包括開頭寫什麼、中間分幾段,每段分別寫什麼、結尾如何寫。

第四步,草稿。寫草稿的時候要一氣呵成,要記住先寫完再做修改。

第五步,修改。胡老師一再強調:好作文是改出來的。修改的過程中,要朗讀自己的作文,並讀給家長聽,聽取他們的感受和建議。

第六步,一定要認真謄寫一遍,因為這可是你自己的腦力心血付出後的收穫啊。

按照這六步,你就能寫出好作文了。

也許同學們又犯愁了:開頭怎麼寫啊?如果你想不出更好的開頭,就開門見山,直接點明要寫的內容,並把時間地點交代清楚就行了。如果想把開頭寫的生動些,就寫上三言兩語的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不要忘了開頭的最後一句話要承上啟下,引出下文啊。舉兩個例子,同學們參考下。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例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轉眼間,2016年不知不覺的溜走了,2017年悄悄地來臨。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街小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我和許多同齡人一樣,也忙著幫父母貼對聯,掛中國結。(引用開頭,環境描寫)

例二: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一到春節,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臉上掛著笑容,享受節日的快樂。(開門見山,環境描寫)

結尾一般要跟開頭相呼應的,並儘量強化主題或者引起人的思考。最簡單的就是把開頭部分的一兩個關鍵詞在結尾再寫一遍。容易得很!也舉兩例,看有無啟發。

例一:看著漫天飛舞的禮花,看著歡樂的人們,我不禁心潮澎湃,是誰給我們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是誰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世界?(疑問結尾,引發思考)

例二:過年裡,守歲、放鞭炮、看春晚、吃湯圓,都不是過年的真正含義。過年,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在一片喧鬧和喜慶中,享受幸福與安詳。(強化中心)

最後,特別提醒:今年的春節因為新型肺炎這種傳染病的流行擴散,讓我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所以,同學們在寫這篇作文的時候,除了以春節作為背景或者主題外,防治新型肺炎完全可以作為作文的背景,甚至直接就圍繞這個“瘟疫惡魔”來寫也可以的。

讓春節的作文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