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巨嬰頻頻出現,別讓公司裡擁有那麼多的“寶寶”

“寶寶”這個詞,不知道是何時開始通過網絡迅速盛行起來的,與父母我們自稱寶寶,與愛人我們自稱寶寶,與朋友自稱寶寶,

最可怕的是有一些人,在職場上的心態也是“我還是個寶寶”。

“我還是個寶寶”這句話,日常聽起來是撒嬌戲謔,但是這種心態放在職場上,就是一種逃避與推脫。


職場巨嬰頻頻出現,別讓公司裡擁有那麼多的“寶寶”


「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我們都是大號兒。」

——《巨嬰國》

正如《巨嬰國》中所提到的,我們很多人都還在社會生活中抱有巨嬰心態,而職場無疑是重災區之一。

職場中,總能看到有些人以嬰兒一般的心態對待工作,這類人對待工作時普遍表現為不認真、不負責,明明是成年人的年紀,卻總是在像孩子一樣撒嬌耍賴選擇逃避,這類人就是傳說中的“職場巨嬰”。

消極對待,積極逃避

就像小孩子遇到困難習慣性後退看向家長一樣,職場巨嬰在遇到困難時都習慣性消極對待,逃避問題,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身後有人幫自己收拾爛攤子的場景。巨嬰心態嚴重者,甚至會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隱瞞,得過且過。再嚴重者,會依賴公司同事或領導為自己收拾爛攤子。

然而公司不是家庭,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的“長不大”,每個人在公司中都需要各司其職,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公司才能維持正常的運營和發展。

無論如何,先說不行

相信很多管理者都見過這類人,在新任務或者新項目出現的時候,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眉頭緊鎖,徵求大家意見的時候,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說“這個不可能”,追其根源,可能並不是項目本身的問題,而是巨嬰們不願逃離舒適區,平日裡墨守成規、不願改變,只願意日復一日在自己熟知的認知範圍中荒蕪度日,也就是我們所定義的“混日子”。

公司項目想要成功,肯定需要每個人的全力配合,一旦人群中出現了這樣不和諧的聲音,就很可能會造成大隊伍整體的心態受到影響。

平時不反饋,交差要延期

安排工作的時候,收到指令不回覆,遇到問題不反饋,提前終止不報告,等要他們交差的時候,又哭喊時間不夠,過程困難,需要延期……這是職場巨嬰的明顯表現之一,與他們一同工作,總是要追在他們屁股後邊追進度,他們看起來好似是在悶聲做大事,踏實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是殊不知這種總缺少溝通協調的工作方式,會造成工作進度的滯後,形成持續的低效率。

先逃避責任,再推卸責任

巨嬰們總是害怕責任的到來,如果面對的任務需要承擔風險與責任,那就想辦法逃開,如果工作出現了問題,那麼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面對,而是逃避。因為發現別人身上的壞毛病總是簡單,發現自己的問題卻總是很難。“職場巨嬰”出了問題從來不會怪自己,總是怪環境,怪別人協作不利,總之就是——不是我的問題。

那麼面對如此“毀”人不倦的職場巨嬰,我們站在企業的角度,應該如何讓其快速“長大”呢?


職場巨嬰頻頻出現,別讓公司裡擁有那麼多的“寶寶”


1

設置充分的規則,規定最後的原則

面對惰性,就制定針對惰性的規則,職場是個講原則與規則的地方,原則不僅是做事的評判標準,更是每個人存在的理由和基礎。所以我們需要定好標準與規則,督促其完成工作所需。

2

要求時效性,規定deadline

既然總是拖延,那就從根源上斷絕他的拖延。從開始就制定好佈置任務的交差時間,再在任務進行過程中不定期詢問一下進度,使其意識到緊迫感,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在工程量較大的任務開始前,讓其先列出任務計劃,按計劃執行。

3

主動溝通,調動其積極性

“困難不來找你,那你就去找他”。如果此類員工一直拒絕反饋,悶聲低頭,那麼就需要管理者去主動引導其進行溝通,一是解決其工作上的問題,二是幫助其打開心門,形成主動溝通的動力。很多人效率低下的主導因素在於缺乏自律。不少“巨嬰”忍耐度極低,壓力一大就情緒洩洪,這個時候,也就是需要體現公司對員工人文關懷的時候,合理引導,及時溝通,可能他們也沒那麼難拯救。

4

遺憾至極,糾結不如選擇放棄

當以上方法都已經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時,那不如及時取捨,選擇放棄,糾結下去,可能只是在無謂地增加用人成本,長此以往,甚至可能會傳染惡習。

你的企業裡也有這種職場巨嬰?你對問題員工和員工問題都感到無所適從?你覺得員工管理難梳理?員工關係難管理?員工制度毫無系統性?那麼你需要一個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團隊來讓你的公司重新擁有活力!

分析管理問題、制定管理方向、梳理管理制度、執行管理細節,我們每一步都能做到精益求精,中人優選,讓你用低於人事專員薪資的成本,高效快速地得到科學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讓你用一人的薪資聘用一支幾十餘人的團隊為你全程服務。

改變,就從選擇中人優選開始。聯繫我們,改變企業。

諮詢瞭解更多,請關注公zhong號“中人優選”點擊下方“企業服務”,我們將帶給您與眾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體驗。

- End -

職場巨嬰頻頻出現,別讓公司裡擁有那麼多的“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