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頭暈的病人比較多,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你需要知道

筆者相信有不少人都頭暈過或者頭蒙過。

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今天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最近頭暈的病人比較多,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你需要知道

臨床上並無頭暈和頭蒙這兩個定義,但是有前庭系統性眩暈(真性眩暈)和非前庭系統性眩暈(假性眩暈)的區別

我們常講的頭暈(真性眩暈),患者呈一種旋轉、搖晃、移動的感覺,常伴有噁心、嘔吐,甚至有種想上廁所的感覺。這種暈是由於前庭神經系統病變(比如前庭末梢器、前庭神經以及前庭中中樞相連位置出現功能異常)所引起,表現出運動錯覺的眩暈。

而我們所講的頭蒙(假性眩暈),患者常表現為頭昏(頭重腳輕、眼花、頭腦昏昏沉沉)的感覺,並無對自身和外界空間的位置空間位置錯覺,無搖擺感,很少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這種頭暈往往可以由於多個系統疾病引起,比如高血壓、心衰、中毒、眼部肌肉病變等。

用一句話來講:前庭性暈是真正的暈,是真性眩暈;而大家口中有時候所說的暈,更多的是一種頭蒙、頭昏,是假性眩暈

,是由其他的各個系統引起來的,去除掉也就不暈了。比如高血壓的控制好血壓,心衰了糾正心衰等。

最近頭暈的病人比較多,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你需要知道

人體的平衡是怎麼維持的,前庭系統是什麼鬼,眩暈又是如何產生的?

機體平衡的維持,定向功能的正常,是藉助視覺、肌腱關節的本體感覺、以及前庭平衡覺共同完成的。前庭系統的平衡覺對人體姿勢的平衡維持相較於其餘兩者更為重要

外界的各種刺激信息,通過上述的如視覺、軀體的本體感覺、前庭平衡覺到達小腦,小腦再進行不斷的反射調節使軀體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與平衡。

前庭系統包括內耳迷路末梢感受器(半規管中的壺腹嵴、橢圓囊和球囊中的位覺斑)。

三個半規管中的壺腹嵴,其感受器在半規管中內淋巴流動時接受角加速度的刺激;而橢圓囊、球囊的位置覺則接受直線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刺激。這些衝動沿著前庭神經傳入中樞,反射性的調節機體平衡。

正常情況下,從前庭器官傳入中樞的平衡信息並不被人所感知,只有當前庭或中樞受到較大刺激或病理損害時,前庭感受的刺激與其他平衡感受器(肌肉關節的本體感覺)感受的刺激不一致時,眩暈就產生了,既運動錯覺。

最近頭暈的病人比較多,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你需要知道

眩暈的病人往往會噁心,又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樣的表現

在解剖上,前庭神經屬於第IIIV對腦神經。腦神經也叫顱神經,由腦及腦幹向顱外發出的具有感知和運動功能的成對的外周神經。

比如嗅神經,讓我們能聞到噴香的飯菜視神經,讓我們看見美麗的世界;而前庭神經既是聽神經的一部分,又掌管著人體的平衡。

其中樞支即組成前庭神經,與蝸神經一起經內耳孔進入顱腔,在經腦橋尾端進入腦橋後,終止於腦橋及延髓內的各前庭核。

當前庭神經受到強烈刺激,就會出現眩暈,同時,前庭神經與支配胃腸道的迷走神經距離較近,有時候會走形於同一神經束,故而眩暈出現時也會引起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等。

最近頭暈的病人比較多,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你需要知道


儘管真性眩暈與前庭神經相關,但同樣是暈,裡面的機制還有很多的不同

眩暈的病因分類有多種方法,各家也不盡統一,但根據解剖部位再結合病因進行分類相對較為合理:

1.耳源性 比如外耳道耵聹(耳屎)、急慢性中耳炎、咽鼓管堵塞、迷路炎、梅尼埃病、暈動病、迷路動脈供血障礙等。前庭雖在內耳深處,但這些影響聽力的疾病會因為影響

蝸神經進一步干擾到前庭的功能引起眩暈(從解剖上可以看出位置關係)。

2.前庭神經受損 前庭神經元、聽神經鞘膜瘤、橋小腦角腫瘤、前庭神經元、前庭神經外傷或中毒性損害等(本身的病變,無需多說)。

3.腦幹病變 從前庭神經的解剖上我們已經知道了,前庭神經由腦幹中的橋腦部分發出,所以腦幹病變會影響到前庭,尤其是腦幹相關腫瘤、延髓空洞症等。

最近頭暈的病人比較多,但頭暈和頭蒙真的不是一回事,你需要知道

眩暈症如何治療?——幾乎是來自靈魂深處詢問

①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精神安慰。用藥改善患者噁心、嘔吐、眩暈、焦慮等症狀(如胃復安、異丙嗪、安定等)。

②病因治療:上文我們已經講到了各個方面因素引起的眩暈,比如迷路炎,可以手術引流和抗感染;小腦腫瘤、聽神經腫瘤可以手術切除;梅尼埃病以自主神經調節為主等等。

總結:

臨床上出現的眩暈,良性的位置性眩暈居多,但有一個看病原則應該把握,一定要用CT明確有無顱內的嚴重病變,如小腦出血、小腦腫瘤等,只有把握到沒有中樞的病變,良性位置性眩暈對症治療即可,儘管會再次發作,但不會危及生命,也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只是暈起來真的很難受

(完)

更多醫學乾貨,關注齊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