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创作200万字作品,临终仅留9字遗书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一生创作200万字作品,临终仅留9字遗书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这句话是我国著名诗人海子25岁卧轨自杀前写的九字遗书。从此,一个在中国诗坛熠熠生辉的明日之子就此陨落了。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我们熟知海子,大多源于他的一首明快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彼时年少,却迸发出了天才般的思想,像一颗流星,向暗夜中的世人带来了最炫目的光芒。其还有成名作《亚洲铜》,以及《以梦为马》、《阿尔的太阳》、《土地》......

一生创作200万字作品,临终仅留9字遗书

海子为什么会选择卧轨自杀来结束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呢?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人在什么样的请况下才会通过自杀来结束生命。当时的天才少年海子,10岁读中学,15岁上北大,18岁写诗,19岁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人生发展进程难免让人瞠目结舌。

由此来看,海子在经济上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加上自己写诗获奖,生活条件肯定比一般的教师优越许多。唯一的可能那就是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能够彻底摧毁一个人,唯有将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击垮。同时,海子在自杀前的日记上也记录了和之自杀相关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这不是遗言的遗言(写于89年3月24日)。

“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
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我也是这样感到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幻听的折磨达到顶点。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杀,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一定要追究这两个人的刑事责任。”

从海子的日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其计划自杀前的两日受到了来自外部的猛烈刺激。但是这就是对海子的致命一击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索,年轻有为,受到他人的嫉妒,只是其事业方面所遭受到的挫折。我觉得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海子出生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自然就养成了其淳朴敏感的性格。进入到大城市后,其生活和交际范围不由得扩大了。和大多数贫困农村进入城市的孩子一样,其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伴随着其在诗坛崭露头角,心理上的负担也在不断加重。
  2. 海子的父母都是农民,当他把自己想去南方办报的想法告诉父亲后,受到了父亲的严厉指责。在他父亲的眼中,今天海子所拥有的一切已经实属不易。可海子毕竟是受到先进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于是惆怅就此产生。无尽的压抑感在他的周围笼罩。
  3. 还有不得不谈的一个原因就是,爱情。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爱情始终是避不开的话题。但是,美好的爱情结局常常会被人们遗忘,唯有凄美的爱情结局常常才会被人们所铭记。人们总是喜欢,在别人的故事里默默流着自己的眼泪。海子遭受的另一重大打击便是听闻初恋女友与他人结合。这是心灵纯粹的海子所难以接受的,此刻留给他的只有悲痛。
一生创作200万字作品,临终仅留9字遗书

最终,来自事业、家庭、爱情以及自身的多重打击让他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并且付诸了行动。

此时此刻,我们不要去思考他年少成名的优于劣,不要去在乎他慷慨赴死的好与坏,也不要去感受他万念俱灰的轻与重!我们只要,记住他生前灿烂的笑容!并,默默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