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大足石刻崖壁上端坐的千手觀音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二月十九的寶頂香會是當地最要緊的盛事,熱鬧的時候,10萬餘人前來祈福、請燈、敬香——除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足石刻景區從1月24日起宣佈暫時關閉,直到3月20日恢復開放,此時,庚子年的寶頂香會剛剛過去一週有餘。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去年,大足石刻迎來申遺成功20週年。如無意外,今年大足石刻原本將以更耀眼的方式書寫下新篇章的扉頁。“疫情帶來的影響肯定是明顯的。受不可控因素影響,原計劃的國內外文物保護、科研合作、巡展都將推遲。”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告訴記者,研究院已於今年年初提格為市文旅委直屬的副廳級事業單位,目前正在深化調整管理機制,以加速推進部分不涉外、可操作的既定項目。“目前來看,今年總的目標是要實現景區對大足石刻保護性利用的新突破。”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零接觸”式景區服務


大足石刻最經典的露天景點——寶頂山石刻和北山石刻,是景區首批恢復開放的景點。據悉,南山石刻、北山石刻夜遊,以及寶頂山石刻景區內的大足石刻博物館及聖壽寺(含廣大寺)等密閉場所何時開放,則需視疫情防控形勢而定。“恢復開放以來,大足石刻景區平均每天的客流量不超過400人。”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表示,這個數字並未達到景區疫情防控的閾值。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劉賢高介紹道,除線上購票、實名參觀、體溫檢測、防控消毒外,景區還格外注重流量控制。“通過實時客流量監測管控,景區一方面合理安排遊客間隔性進入景區,一方面確保每個景點每日客流量控制在最大承載量的50%以內、瞬間承載量的30%以內。”在秩序管控方面,景區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時刻關注遊客是否發生聚集、不戴口罩等行為,還需針對個別遊客可能在景區內進行的民俗活動加大巡查防控力度。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導遊講解是大足石刻景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疫情防控之下,大足石刻景區推薦遊客使用手機掃碼自助講解服務。“疫情暴發之前,智慧講解功能的使用率大概佔20%到30%,現在遊客基本上都會使用這一功能。”劉賢高表示,景區仍然提供人工講解服務,但每個講解團人數限制在5人以內;為避免產生肢體接觸,人工講解不使用耳機,而採用傳統的面對面講解方式。


石刻“上網”,推陳出新


疫情對大足石刻景區年度計劃的影響,不只在2020年頭兩個月的停擺。春節前,大足石刻研究院召開了年度總結會議,敲定了年後將著手推進的專題研究、學術交流、科研合作項目。“我們今年原計劃和意大利方開展石質文物保護研究,還計劃有一系列一帶一路相關交流項目,從境外疫情擴散狀況來看,目前推進這些工作都存在一定難度。”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涉外工作遭遇“腰斬”,大足石刻研究院順勢向內轉移工作重心。劉賢高將今年的年度目標拆分為4個方面:首先,要不斷完善景區基礎設施,讓景區更有顏值;其次,要強化大數據雲服務等現代技術的應用,讓景區更有智慧;第三,要提高景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最後,要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手段,提升大足石刻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今年3月,為了彌補暫停舉辦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給遊客帶來的缺憾,大足石刻寶頂景區和北山景區在快手開展了三場“雲遊”景區直播,看頭最足的當屬第二場亮相的千手觀音——這尊“國寶中的國寶”全身貼滿金箔,集雕刻、彩繪、貼金於一體,氣勢恢弘。三場直播全網直播觀看人次超過1200萬,短視頻播放量已超過7000萬,直播上線的“變身千手觀音”魔法表情還引發“快手老鐵變千手觀音”的熱潮。操辦這一系列營銷活動的是大足石刻國際旅遊集團。營銷負責人劉愛華告訴記者,接下來,大足石刻還將打通線上和線下渠道,進一步加大宣傳營銷力度;“雲遊”項目不僅會保留下來,未來還會運用微博、OTA等更多平臺,持續發力。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此外,旅遊集團還將加強文創產品開發。“前些年開始的文創產品開發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劉賢高表示,研究院和旅遊集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文創產品離不開對大足石刻文化內涵的挖掘,為此,研究院也將向旅遊集團提供相應的支持。


大足國際文旅城揚帆起航


今年,大足石刻還將加強一系列旅遊項目的打造和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品質。據劉愛華介紹,這些項目具體內容包括十里荷塘、棠香人家等鄉村旅遊、景區南北宋街商業提升和景區遊客中心建設等。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未來,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將集文化展示體驗、集散、服務、休閒等於一體,成為大足國際文旅城‘十里景觀十里城’的重要一環。”劉賢高介紹道,今年一月,重慶市大足區第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大足將以大足石刻為核心,建設大足國際文旅城。大足石刻是大足響噹噹的文化名片,推動國際文旅城建設關鍵正在於以石刻為魂,厚植底蘊,城景融合,山水共生。“這項工程已經超出了景區範圍之外,它是整個大足區的‘一號工程’。除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還包括海棠、荷花等文化精髓,以及自然風景景觀、美麗鄉村建設等等。”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大足石刻:向內而生,舊貌新承 | 景區復遊圖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