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一直想去造訪。終於,走近了這座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聖地,一座座石刻像,或坐或站或走、或佛或觀音,都是取自人間最自在的狀態、以濃郁的人間至美、人類之美、人情智美給予你一部世界自然遺產.......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與雲崗、龍門鼎足而三,齊名敦煌,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看過許多石窟石刻,大足石刻令我震撼,敢於敦煌媲美。重慶的朋友說,到了重慶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之說,大足石刻歷史上就是遊客朝拜之地。它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大都取自於人們的生活日常的造型。走進寶頂山石刻,那般氣勢磅礴,宛如一卷鐫刻在500多米長的崖壁上的連環圖畫,前後內容連接,雕刻無一雷同。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的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別顯著,從而以越是民族的走向了越是世界的,被稱為國之瑰寶,冠絕中外,她閃射出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光彩。

流連在那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牧牛圖”巨幅組雕下面,像是走進了田園生活,畫面上山徑崎嶇,林泉幽靜。十個牧人或揮鞭馴牛,牽牛緩行,或並肩而語,獨奏牧笛,或袒胸露懷,憨然入睡;十條牛有的舔蹄飲水,有的跪地而息;人景交融,如詩如畫,風趣盎然。“牧牛圖”長達30餘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駐足於“六道輪迴圖”的雕刻下,看著龕中刻著的圓形巨輪,心裡揣摩著佛教中的“一切眾生都處於因果輪迴之中”,生生死死、沉沉浮浮,皆有因果。

這就是著名的華嚴三聖像,在寶頂大佛灣南巖東端,有三尊擎天柱般的立像。中為毗盧舍那佛,左右為文殊、普賢二菩薩。三尊像合稱“華嚴三聖’。雕刻的精美不用多說了,最奇特的是文殊手裡託的寶塔,高1.8米,重千斤,卻一點都沒倒。其秘密在於象撐弓式的袈裟,把重力引向地面,據說重慶銅梁的邱少雲紀念館門前的雕塑是從這裡得出的靈感。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我們都看過《千手觀音》,這裡的千手觀音是一個非常壯觀的雕像,它的“千手”,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傳說本來1009隻手才是最頂點,由於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而皇帝為“九五之尊”,故雕刻了1007只。這尊千手觀音如孔雀開屏般從上、左、右三個方向伸出,每隻手都雕得纖美細柔,手裡拿著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無一雷同。人們稱它是人間唯一的千手觀音石雕像,是天下一絕!金光閃閃的千手、千眼觀音,令人莫不歎為觀止!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佛像是橫臥著的,人們就叫它臥佛。佛前有一弧形溝壑,自然形成了仙界、人間的分界線。立足在這臥佛前,心會肅穆寧靜下來,寶頂山這尊臥佛是半身像,他的下半身隱入石巖之中,這種意到筆不到的手法,有種於有限中產生無限聯想的藝術效果。因此大足民間對寶頂山臥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縣,腳踏瀘州”的說法,給人插上了無限想象的翅膀。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更令我記憶深刻的是一組叫《父母恩重經變像》的石刻,把父母養育兒女的過程,從懷孕、臨產、哺乳到兒女長大成人,婚嫁、離別等,分別用十一組雕像來表現。這是目前看過的那麼多石刻中最具人性化的石刻,每一組表現一個主題,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畫得相當生動、細膩,並都刻有文字說明,彷彿古代的連環圖畫。其中穿著開襠褲、摸著媽媽奶頭吃奶的孩子的形象,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穿開襠褲的唯一石刻記錄。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的藝術形式有別於西北和中原的早期石窟,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也達到了高度統一。不但有中華民族自身的審美意識,更具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具有雄渾的陽剛之氣,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約之美。它以宏大的規模、精湛的技術、豐富的內容、卓越的技巧蜚聲中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一幅幅入木三分的畫雕,不禁想起佛教中的一個故事,一次,風吹幡動,兩個和尚各執己見,一個說是風動,另一個說是幡動。六祖惠能見其爭論不休,便說,“不是風動,也非幡動,是人心之動。”這實際上是要求解脫,只要自己修心煉性,自悟淨心即可,不必到心外求佛。

凝視石刻造像,常使人感到它們是現實鮮活的人。古代雕刻藝人把來源於生活的東西,潛意識融入了宗教雕塑,我們在這些禮佛的場所,就會感到人間真情冉冉上升,審美情操得到昇華。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大足石刻:凝聚世界自然遺產的人性、人間、人體至美

漫步在那五彩繽紛的具有濃厚中國宗教文化的藝術殿堂,解讀那種賦予冰冷的石頭以人的生命、以神的法力、以貴族的地位,融人間富貴貧賤於一體的圓雕、浮雕、透雕、線刻,這種將佛教道教與民間生活融為一體的藝術堪稱人間之美、人類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人體之美的大美,這種大美就在重慶大足,知足,方能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