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選擇什麼樣的效率才能滿足“活下去”?

當下中國經營者什麼都缺,唯獨不缺“危機意識”。是什麼導致當下經營者們有如此之濃、如此之重的危機意識?

與其說的國際國內各方因素、複雜經營環境導致,不如說是:一切源於我們對效率的選擇。

在筆者看來,選擇什麼樣的效率就決定了面臨什麼樣的危機。如:

選擇了電商,就選擇了面臨平臺流量獲取的危機;

選擇了內容,就選擇了面臨內容創造投入的危機;

選擇了社交,就選擇了面臨信任資產負債的危機;

(或許上述說法都不對)

……

2019年,選擇什麼樣的效率才能滿足“活下去”?

​事實上,加入不同的效率通路是發展必要。但是如果在選擇效率通路時,沒有樹立對效率危機正確理解,並與之建立相對應的危機應對機制,而僅僅只為提升效率,這種片面的經營決策往往帶來的是更大的經營性危機。很多創始人在說“咱們先得有,先得加入”的時候,期待的是旗下經理人能補充有效的效率危機應對機制,而經理人們多數只是完美的執行了領導人決策。

效率是選擇!而危機同樣也是選擇。

現在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現象是:很少有企業能雄心壯志的去發佈品牌戰略,五年發展規劃了(我們懷念那個夢想是帶著時間軸走的時代)。面對快速的迭代現象、高速效率通路……創始人很難再保持住內心的淡定。當企業的經營目標的時間軸設定發生了變化,變得更短期,向著更實用方向轉變時,企業的經營也勢必從以戰略為核心向以戰術運用為核心方向轉變。

筆者不武斷哪種好或哪種不好,但筆者想強調的是,如果社會周邊盡是充斥著“活下去”的目標?如果“活下去”的目標主導了所有的決策思維與服務執行,我們還有沒有去探索幸福生活,追求人生價值的必要?

致少不應該全面的基於生意與交易目標去進行效率的選擇,應該更多地去基於文化、價值觀以及品牌戰略發展方向去進行效率選擇。

選擇高效或許會帶來階段性的快速發展,但還有一個重要的標尺是:高效率有沒有帶來高質量利潤?相信非常多企業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創業永遠都應該是志存高遠的事!我們必須正視對效率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