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在山西省長治市的南邊,有一個風景秀美的古山村,它因為村內有十幾口甘甜的泉水井而聞名,它就是位於上黨區(原長治縣)西火鎮東邊不遠的十泉嶺村。

十泉嶺村是個丘陵山村,整個村莊的建築基本都在一個山頭周邊,圍成一個圓形。不少保留至今的明清老房子散佈在村莊各處,帶來了濃郁的古樸氛圍。

在前面的文章中,胡哥帶領大家欣賞了十泉嶺村的井泉風采、四龍抬大院的精緻。今天,繼續帶領大家欣賞村中最高的張家大院。

這張家大院雖然名氣比不上全國知名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之類的晉商大院,但是,在上黨區的範圍內,甚至在整個長治市轄區範圍內,也算得上一處別有特色、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築群落了。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張家大院主家院。

在18口泉井的滋潤下,十泉嶺村孕育出了張家這樣亦儒亦商的潞商書香世家,不但為後人留下了一座氣派的民居建築群落,還留下了耕讀傳家的家風傳承。

走訪十泉嶺村的時候,正是春陽和煦,春花爛漫時節。我們一行一路從長治市區出發,驅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村裡。

一路慢坡上行,將車停到村子中心的小小井龍王廟旁,開始步行走訪。從這裡往北望去,坡下就是四龍抬大院,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欣賞過了。

井龍王廟向東上坡100米左右的最高處,就是全村的最高處,很明顯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影壁牆,牆後就是佔地面積頗廣的張家大院。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杏樹旁的張家窯洞。

張家大院無論是佔地面積、建築格局,還是裝飾手法,都極富特色,代表了當地民居建築的一個高峰和樣板,也反映了潞商儒商世家的持家傳統,對研究潞商的崛起與興衰極具參考價值。

一、宏大的院落,低調的外表

許多人走進張家大院就急忙上坡去看那古香古色的四合樓院,卻忽視了迎面雕塑背後的窯洞群。這是張家先祖最先挖掘和居住的老院,展現了張家先祖起家之時的情形。

張家大院的格局是這樣的,最下面是崖下依崖向裡開挖的南北並列五孔磚窯。最北邊還有一空更加高大的敞口窯洞,是古代的磨坊和油坊。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普通的拱券門。

窯面整體磚砌直到洞頂,緊貼洞頂邊,起一座過街影壁。

過街影壁正對的是一面寬敞的緩坡,坡上是從西向東的三進四合樓院,南北兩面則是主院落的附屬建築,包括客房院、賬房院、牲口院等。

這些建築都是張家發家之後陸續修建的,它們佔據了整個村莊的最高處的大片範圍,院中套院,前後貫通,左右相連,各處房屋雕飾精美,處處透露出儒商世家的韻味。

然而,這些精美的雕飾你從外面卻一點也看不出來。那個過街影壁和大門是最先看到的。然而,影壁雖然是一頭大兩頭小的樣式,但兩面都是素心,沒有任何圖案,很低調。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一進院內的二門,和大門差不多。右邊是跨院。

大門也是普通的牆垣式大門,就是在院牆正中高出十幾磚,砌出個牆簷,下面還是個很低端的拱券門。除了房子佔地面積大之外,看不出有什麼驚奇之處。

這個拱券門上有門額,轉雕刻字“爽氣西來”,也很普通,純屬應景。因為大門朝西而開嘛,也沒看出啥太多的文化味道來。

再看地面,不規則石板鋪成的,特色是有了,檔次沒上來。還是低調得很。進院門一看,正對面的二門還是個和大門幾乎一樣的拱券門。唯有門額題字變成了“惟懷永固”。

欸,有點意思了。這四個字在古籍中前面還有四字“慎乃儉德”,此二句出自《商書•太甲》,其意思是告誡世人唯有奉行節儉的美德,基業才能夠永遠長存。

大門二門之間是不大的一個院子,右側也就是南邊是一個小院子,大概是賬房院。裡面還通著其他院落。

進二門,突然一片開闊的院子。僅僅這個院子佔地面積就有三四百平米。二門斜對的是主房院,院門開在倒座房屋正中,是一處雕飾精美的門樓。奢華的氣息由此逐漸展開。

二、雙面影壁牆內外雕飾俱佳

讓我們從院子開始介紹。大院的地面還是不規則的石板鋪成,特色鮮明,粗獷而樸素,很像張家先祖的發家歷程。先是販賣砂鍋,後來主要做麻油買賣,然後介入鐵貨交易,逐漸積累了鉅額財富。

張家由商入仕,到清末,出了一名國子監太學生張祥生,在光緒年間,大興土木,歷時八載,依坡就勢修建起了這座佔地4000多平米、大小六個院落的宏大建築群。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二進院內的豪華影壁。

在院子的西牆正中,是一處代表了院子磚雕水平最高的氣派影壁。影壁旁邊是一塊略有殘缺的巨大石碑。石碑高2.5米左右,碑帽石雕雙龍盤曲,碑身正中刻“國子監太學生張祥生”幾個大字,其餘字跡全無,無法考證更多的信息。碑座缺失,代之以水泥座。

雖然太學生官位不高,但從雕龍的碑帽推測,這個張祥生生前地位不會太低,或者做過些什麼特殊功績,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尊貴的雕龍的碑帽待遇。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碑帽雕龍的巨碑。

再來看磚雕精華的影壁牆。它非常特殊。一是磚雕技藝精湛,書香氣息濃厚;二是,它是罕見的雙面影壁,朝外的那一面雕飾更為精美,如果不是因為後面新蓋的房屋有所遮擋的話,絕對是進大門就能被震撼到。

先看朝內的這一面。正中凸雕一個大大的“福”字,四個岔角凸雕卷草紋。兩邊是磚雕陰刻的一副對聯“立人品端在修己,振家聲還是讀書”,壁簷下大約是一組人物雕刻,不過已經殘缺無法辨認,壁座是石質,上面有兩層石雕,分別是花卉和麒麟等動物。

僅從這一面雕飾作品來看,是不是一股濃郁的讀書修身的家風氣息撲面而來?雕飾的精美寓意著財力的雄厚,文字的刻寫寓意著對家族的警醒。

朝外那一面有啥圖案呢?返回前院側身來到影壁前。頭緊靠著身後的新房屋牆壁,仔細看去,儘管看過無數的精美影壁,但胡哥還是被眼前的精美圖案震驚了。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雙面影壁朝外的一面。

先說圖案內容,四個岔角四朵花,中心外圈是蓮瓣,內圈是竹節,兩圈之內是一朵朵盛開的荷花,正中心是一朵凸出牆壁好多的牡丹花,牡丹花上部是一隻仙鶴或是鷺鷥,右側是一個人物,不過上半身已經缺失。

整組圖案立體感十分強烈,看著像是開在牆壁上,活靈活現,花瓣、葉片、鳥的羽毛等纖毫畢現,十分傳神。你不由得為古代工匠的精湛而讚歎。

再來看這組圖案的寓意。牡丹花象徵富貴,荷花又叫蓮花,象徵清廉高潔。那隻鳥如果是仙鶴的話,象徵長壽和品行高潔,如果是鷺鷥鳥的話,取其諧音,和牡丹組合在一起是“一路榮華富貴”,和蓮花組合在一起是“一鷺聯科(一路連科)”。推測那個人物是個白頭老翁,這樣全部的寓意連起來就是:一路榮華富貴到白頭。

你看,不只是圖案雕刻的精湛無比,就連蘊含的寓意也是十分吉祥。最遺憾的就是一來圖案有殘缺,二來這後修的房屋將影壁完全遮擋,只留下一條窄窄的縫隙,使人無法完整地欣賞它的美。

三、書香四溢的額枋雕飾

由這座雙面影壁牆開始,張家主人的內斂而奢華的享受和追求才開始慢慢顯現。他們突出體現在房屋各個建築構件的雕飾上,主要是木雕和磚雕。

前面說的那個開在倒座房正中的氣派門樓就是最明顯的一例。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三進院大門樓。

張家大院第三進主院的房屋都是二層棚樓,一樓住人,二樓置物。門樓也是頂到房簷下,大門開在屋脊下正中位置。最外面屋簷下就是磚雕木雕組合的裝飾。

先看墀頭磚雕。三層雕刻,上下不說了,最精彩的是中間的刀馬人物,雖然是山西最常見的圖案。但張家不同,圖案左上角專門雕刻了文字,告訴大家這是什麼圖案,這尤其別具一格,非常罕見。

磚雕的精美就不展開說了,簡單說說內容吧。一邊是廣武山,雕的是楚漢爭霸時,劉邦兵敗後在滎陽廣武山招兵買馬的戲劇故事。一邊是平西涼,雕的是唐朝薛仁貴掛帥平定西涼國的戲劇故事。

戲曲尤其是武戲的片段,是山西地主財主官員們在雕飾住宅時常用的圖案元素,但大都沒有明確的文字,所以,往往在見到這些墀頭雕刻時,只能感嘆圖案的精美和工藝的高超,卻無法得知具體內容而遺憾。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門楣和墀頭雕花。

而在十泉嶺張家大院,這個遺憾可以稍微彌補一下了。門樓墀頭雕刻告訴我們是這兩段戲文。院內主房屋簷下兩邊的墀頭雕刻則是白蛇傳中的兩場戲,一場是白蛇傳裡的斷橋會,一場是白蛇傳裡的仕林拜塔。

欣賞這些圖案,不但能感受到古人的精神文化情趣,更會為古代工匠的技藝而傾倒。

說完磚雕,再看門樓上的木雕。上下三層由額墊板以及兩邊的雀替上,雕滿了各種和讀書學習有關的圖案。文房四寶、瓶幾鐘磬等等,數量最多的就是各種書籍,摺頁、書摞、卷軸等。

正中就是一個打開的卷軸,上面還雕有文字。透過相機鏡頭,採編人出來,那是出自宋代理學大家程顥的詩作《秋日》裡的兩句話:“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從這些圖案和文字來看,主人的傾慕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你以為主人家真的是想著道通天地,思想滲透在風雲變化中嗎?其實核心的意思是在《秋日》的最後兩句“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古人的真性情似露非露,有一種低調含蓄的炫耀。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大門門匾“樹德務滋”。

與之相對應,大門上的匾額刻字是“樹德務滋”,富而不驕,施惠於民。顯示了主人的胸懷和追求。

從此進入第三進院,院落非常寬大,因為這實際上是前後兩院的大三進院,中間以花牆分隔。

前院中心擺一隻踹布石(元寶石),後院擺一隻水缸,寓意財源滾滾來。四周的二層樓房按等級秩序依次高低參差,青磚灰瓦的房屋,斑駁零碎的原貌青磚地,塑造了一股寧靜安詳的氛圍。

這些房屋的門窗都是精美的隔扇門窗,而且都有雕花,技藝上乘。除了這些雕飾外,壓窗石的雕飾就很普通,變化也少,基本都是最簡單的盤長紋。

山西潞商張家大院,低調奢華書香四溢,雙面影壁牆精美絕倫

三進院正房。

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推測出主人的意趣,喜歡的地方,不厭其煩地精雕細琢,力求突出,自己不在意的地方,低調處理,頗具古代文人情懷,一切唯我所願。

在張家大院穿行,乾淨整潔的院落裡早已不見了曾經的繁華與書香。惟有那闊大的院落,精美的雕花,傳遞出曾經的物質富有和精神追求。

潞商富裕之後的生活場景就藏在那一院院的四合樓院之中,潞商的文化情趣就隱現在那一處處精美的磚木雕花中。

十泉嶺張家大院展現的不只是潞商的豪宅,更是亦儒亦商的潞商精神世界的體現和傳統家風傳承的實物資料。

請關注 ,看更多古村故事。

(本賬號系網易號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