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養豬,農民卻“不買賬”,現在農民的顧慮要“實現”了?

養殖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主營業務之一,一直備受關注,在農村,農民除了種植業這條路子,很多人會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從事養殖業。

國家鼓勵養豬,農民卻“不買賬”,現在農民的顧慮要“實現”了?

養殖業也是國民經濟的一大重要產業,只要做得好,收益也是很可觀的,例如這幾年養豬的農戶就發了財,市場是豬價一直走高,養殖戶的收益與之前相比有的還翻了倍。

但一些不規範的養殖場,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例如隨意排放牲畜糞便會汙染土壤、河水。在一些不合適的地方搞養殖,更是會嚴重損害自然環境,因此國家下發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在這一文件中,5類地方被劃定為禁養區,只要在禁養區的養殖場,將被要求拆遷或者搬離。​

國家鼓勵養豬,農民卻“不買賬”,現在農民的顧慮要“實現”了?

很多農民稱這一次的行動為禁養風暴,被劃定為禁養區的5類區域如下:第一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第二種:自然保護區。第三種:風景名勝區。第四種:城鎮居民區和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第五種:法律規定的其他應該劃定的區域。

市場上豬肉價格高漲,一方面與非洲豬瘟有關,一方面與有些“炒豬團”有關,還有一方面,可能就與禁養風暴有關係了。因此國家為了穩定豬價,今年已經連續下發文件,鼓勵有條件的農民養豬。有的地方對於養殖戶有政策傾斜以及現金補貼。

國家鼓勵養豬,農民卻“不買賬”,現在農民的顧慮要“實現”了?

“禁養風暴”反轉,從禁止到鼓勵,在這樣的鼓勵下,農民仍舊還是“沒動靜”,甚至很多農民坦言,對於養豬不看好。其實農民不看好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豬肉價格經過兩年的上漲,已經很高了,接下來可能就是跌落的時候。

另一方面, 在國家的鼓勵下,從事養殖業的人更多,市場上豬肉供應多了,價格自然也會下降。

還有就是,現在農名種地的少可供給的糧食少,受市場環境影響豬種成本也高,算下來綜合成本過高!

國家鼓勵養豬,農民卻“不買賬”,現在農民的顧慮要“實現”了?

農民的顧慮不無道理,現在才過了沒多久,農民的顧慮在市場上已經有所反映了。最近市場上豬肉的價格已經漸漸回落,從3月中旬開始,我國的生豬價格就出現了震盪下跌的態勢,到了4月份,現生豬的價格,均價只有17塊錢一斤,就連前期一直在20塊錢以上的海南省,現在價格也已經下跌到了18塊多錢一斤。

國家鼓勵養豬,農民卻“不買賬”,現在農民的顧慮要“實現”了?

目前豬價這樣的下跌態勢,已經反映了一些問題,市場在調整中,豬肉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物資,而前段時間的豬肉已經讓人直呼吃不起了。

因此不管是市場調節,還是政府的宏觀調控,豬肉價格下降將成為必然,起碼要降到一個正常的水平。

對此你是怎麼看,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