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是好事,農民卻「不買帳」,爲啥?專家的解釋直戳農民心窩!

老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說道路是經濟發展的動脈。把道路修繕好,就能起到加快農村建設的作用,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消費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現實中老農可以看到,農村自建新房已經來回經過幾輪高潮,茅草房變土房,土房便瓦房、瓦房變樓房,甚至樓房變別墅,但許多農村卻沒有像樣的道路。

修路是好事,農民卻“不買賬”,為啥?專家的解釋直戳農民心窩!

這些也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為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出行難等問題,這些年國家也重點發展並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道路建設便是尤為重要的一項。農村戶戶通開展以來,農村之前的那些泥窪土路也得到了許多改善,硬化方面也逐漸完成。前段時間,小編的家鄉也完成了村村通的道路建設,村莊村與村莊之間的交通硬化狀況也改善了許多。現今只要是農戶家門口超過3米的路就得硬化。

這本是真金白銀的項目,人人都歡呼高興的項目,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農民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有的農民卻不“買賬”,這是為啥呢?專家也給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解釋,每句話都直戳農民心窩!

修路是好事,農民卻“不買賬”,為啥?專家的解釋直戳農民心窩!

原因一:剛修好的農村道路,幾年的光陰就到處是坑窪。

這個原因是讓農民朋友發牢騷的關鍵原因,甚至是抱怨和氣憤。剛剛修好看起來嶄新無比的道路,可是通車沒多長時間,就出現了裂縫,坑窪等現象,不少地區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現象。

修路是好事,農民卻“不買賬”,為啥?專家的解釋直戳農民心窩!

原因二:修路的工期被縮短

不少農民也這樣反應到:明明需要1年才能硬化完的道路,硬是被一些承包商壓縮到半年完工,什麼"出大力、流大汗,"“保質,保量”等等這些話形同虛設,試想硬縮短工期的活能好嗎?老話也常說"欲速則不達",施工速度雖然快了,可忙了半天卻是個"豆腐渣工程"。

因二:偷工減料,草草接受

農村道路硬化,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大事,在施工過程中許多農民都會前去看看,幫幫忙。因此這些施工方的一舉一動也都被農民看在心裡。不少農民也抱怨道,有些一些施工方出於私心縮減支出、甚至是偷工減料,一頓水泥你用半噸,這樣的質量拿什麼保障?其次就是一些監督方未盡到自己該盡的監管責任,草草的完成接受。沒出幾年農村道路坑坑窪窪再所難免。

修路是好事,農民卻“不買賬”,為啥?專家的解釋直戳農民心窩!

原因三:村裡的道路修繕太窄。

隨著這幾年國家對農村的大力發展,農村的經濟也發展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轎車在農村已不在是稀罕的交通工具,幾乎家家都要備上一輛,尤其是到了農忙時節,路上的拖拉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也多了起來,可一些農村道路還存在著未擴寬的現象,不僅對交通上造成了堵塞,更對農民的安全有著一定的隱患。

原因四:擔心又讓農民集資

都知道,之前在農村硬化道路時,國家會撥一部分款,然後鄉里也會出一部分資金來修繕道路,當然在修繕時出現資金問題的話,往往會向農民集資,不少農民對此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現在隨著戶戶通的到來,有些農民又要擔心是否還會集資?這集資的錢自己不知道是否全用在刀刃上?等等的疑問。

修路是好事,農民卻“不買賬”,為啥?專家的解釋直戳農民心窩!

在這裡老農要告訴廣大的農民朋友:此次的戶戶通工程,國家對農村道路的質量不僅加大力度修繕。更會嚴加監管,農民更不用擔心是否還要讓農民集資的問題了。相信今後農村道路存在的這4個問題也將消失!

農村修路的這件事,你有什麼見解和想法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